一、明渠截流水文宣传的意义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晗[1](2021)在《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水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设“海绵城市”,但现行体系实施时间较短,且脱胎于国外研究与实践,在本土化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反观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先民秉承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理念,在与水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雨洪管理方法。本文从构建因地制宜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出发,选取西安古城西周、秦、汉、隋唐时期的雨洪管理体系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借助历史资料和相关研究,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水系格局、园林绿化和水文化几个方面对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功能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西安古城构建了一个完整、综合、生态、立体的雨洪管理体系。同时根据历史记载,运用这一体系也不是完全高枕无忧的,城市内涝问题还是存在,本文创新地运用水文分析软件SWMM对唐长安的内涝原因进行定量研究,得出防洪设施规模设置不到位的原因。取长补短,将上述研究的古代体系与现代海绵城市研究结合,古代体系在地形处理、雨洪格局塑造、多元功能构建、因地制宜方面能够为现代建设提供经验借鉴,现代手段能提升设计科学性。继承创新,探索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针对西安基础情况、城市建设现状,梳理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难点,基于前文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规划原则,确立技术路线,并提出宏观-中观-微观的设计策略。宏观视角,通过溯源历史海绵格局和生态条件,避开对于城市建设不利因素。分析生态本底条件,保护维护修复对于区域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生态要素,构建适合地区自然环境的海绵生态格局;中观层面,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中两大主要自然体系——城市水体系统和绿化系统,落实上层次提出的海绵格局;微观设计,关注本区突出的湿陷性黄土问题和历史遗迹保护问题,综合类似区域既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提出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方法,以及水文化传承策略。最后将这一体系实践于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设计中,着重对本区的历史海绵格局进行梳理,并运用多因子分析法,辅以Arc GIS软件分析,得出宏观层面海绵格局指导建设。并提出复原黄渠-曲江池相伴相生的历史场景的构想,恢复黄渠能够有效提升本区雨洪调节能力,碍于城市建设和历史遗迹消亡的现状,采取自然系统辅助人工设施的方法代替黄渠的水文功能。微观层面通过实例提出海绵型公园、道路的设计方式。文章最后对完善海绵城市理论、发展海绵城市技术的未来方向有所建议。
彭媛媛[2](2020)在《我国东南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问题有:城市地表水体污染较严重,大部分水质仍然在Ⅳ类及劣于Ⅳ类;污水排放量大,201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777.4亿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82.9亿t、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588.1亿t,生活污水成为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使得降雨径流带来的面源污染成为一些城市的主要水环境问题。虽然我国在水环境治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距离城市水环境水体功能达标、实现生态宜居城市等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亟需制定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和技术路线图,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研究选取东南地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进行水质监测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南地区地表水质在Ⅳ类及劣于Ⅳ类的占比较大,东南地区水质整体较差。对东南地区河流、湖泊水环境污染的时空特征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区域城市水体的水质状况这几年正在逐渐转好;丰水期水质明显好于其他时期;夏季水质明显好于冬季。从空间上看,经过城市后水质普遍变差;上游水质较下游水质好;支流水质对城市河流的影响较大。对典型城市污染源进行估算分析,区域主要污染成因是城市生活源、管网问题造成的生活污水直排、降雨径流污染以及支流的影响。区域城市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是COD和氨氮。基于水环境特征和污染成因分析的结果,构建了适合本地区的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包括编制目标的确定、水环境容量计算、污染负荷分配计算和指导方案。其中东南地区河流水环境容量多采用河流一维模型;湖泊水环境容量计算时,COD和氨氮多采用零维模型,TN和TP多采用营养盐允许负荷模型;污染负荷分配推荐使用等比例分配法;分别从点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控制、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和节水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方案方法介绍、案例介绍和技术推荐。分析东南地区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确立时间轴和分阶段目标,确定每个阶段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最后确定技术发展重点形成东南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陈泓宇[3](2020)在《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聚焦城市雨洪调控问题,并立足于北京市新的城市发展要求,以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雨洪调控的视角下对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本研究首先于绪论部分,综合狭义的森林湿地概念、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对森林湿地复合型地块的建设要求、目前北京市森林湿地与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森林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究;之后,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雨洪调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通过匹配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特征,从雨洪调控的视角,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包括对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山水空间构建、设施布置、植物景观营建与效能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最后,依据研究得出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得到密云森林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道路交通、竖向、水系、植被以及雨水系统等专项规划,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对雨洪调控效能进行模拟。本研究旨在探究出一套适应浅山区特征、平衡生态、功能、景观的森林湿地公园的营建方法,以期通过森林湿地营建的方式解决目前北京浅山区所存在的一些雨洪调控缺失问题,落实北京市全新规划要求,支持未来北京市绿色空间高质量建设发展。
肖旭[4](2020)在《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速度迅速,随着城市规划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集聚,当代城市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城市发展迅速的同时城市的抗冲击能力也在下降,也就是说,城市正在变得“易碎”。自2012年4月起,习近平总书记将“海绵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到2015年4月,国家三个部委确定了中国第一批16块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经过了短短三年的套索,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逐渐有了起色。这时,如何确定一个海绵城市方案时候合理就十分重要,就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进行判定,以确定某一项目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规划的水平程度。首先,论文详尽地说明了以低影响开发措施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在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包括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定义、设计参数以及应用效果等。其次,通过对庄河市第V片区现状的分析,进行单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效益优先级评价,为低影响开发方案设计做铺垫。根据低影响开发措施的优选结果,进行片区的低影响开发方案设计。然后,明确了低影响开发方案规划综合评价的评价原则,确定了评价体系总体框架。通过运用文献查阅和专家筛选的方式,筛选出了18项指标层指标构建其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和排序。在指标标准的设定,参照国家和地方的行业标准相关的文献研究,对各个指标的标准取值进行划定。最后,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规划综合评价体系,对庄河市第V片区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规划进行评价。其中运用了SWMM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最终得出规划方案的评价得分为8.1977,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规划方案具有较高的水平。通过对各中间层要素的评分占比分析,总结出当前规划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现有设计的特点提出设计优化策略。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一[6](2020)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各城市中供水不足、暴雨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频发。建设海绵城市,使用其“存、渗、净”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使用传感器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实时上传、筛选等处理,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实现内涝预警、积水点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评估等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使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都能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改变海绵城市管理模式,优化其运行机制,提升城市雨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城市信息化理论、最佳管理措施等理论为基础,将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概念结合,从而提出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特征及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构建思路和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影响智慧化海绵城市的因素,包括地形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气候及水文条件、市政排水系统现状、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等,进而总结出建设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将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建立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并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本文应用DEM数据、RS和GIS技术、SWMM模型和二三维联动技术,从水系、绿地系统、排水系统、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和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进行阐述,介绍了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从调度指挥、申报审批、事务管理、成果评估、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信息共享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海绵城市管理措施。本文进一步从系统硬件设计、运行环境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等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以洛阳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洛阳市历史遗址留存较多和已经具备数字城管平台的特点,提出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和管理措施。
徐旸[7](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生态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若依旧按照传统模式对城市进行开发管理,水生态问题会持续恶化。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形成从源头控制、中途消减、末端处理的雨洪管理模式。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也称为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是指在模拟自然水文条件的基础上,从源头处进行雨洪利用与控制。通过对寿县县城现状地形地貌、气象、降雨,以及城市下垫面解析,找出县城内涝成因,提出在市政排水设施建设中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的将“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落实到县城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渗透铺装、屋顶绿化等工程实践中。针对寿县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分别为:海绵型市政道路,海绵型停车场,海绵型绿地与公园,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管网与市政设施建设,海绵型内涝建设与防治措施建设,水系整治。海绵型市政道路建设合理布置了道路两侧的排水系统和绿化带;海绵型停车场建设中基于两种停车模式合理采取低影响开发措施;海绵型绿地与公园建设充分发挥了生态性、经济性、海绵性、功能性四大功能;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将寿县县城分为老旧小区、新建小区,根据新旧小区不同的问题分别采取措施;海绵型管网与市政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的选择排水体制,结合县城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径流污染的控制,将原来县城老城区、东津、尹岔、西九里、九里五个排水区重新规划为老城区、南部新城区、西部工业区三个排水区,建设新型排水系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海绵型内涝建设与防治措施建设在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和规划水体调蓄功能的基础上,依据治涝分区内的地形、水系布局及城市排水管网布局,重新规划老城区、城南新城区、城西工业区和南部新城区四个防涝区;水系整治依据寿县县城防涝体系的相应分区及城市内河的服务范围,提出参照“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中和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复核河道,并对不合格的河道采取整治措施。另外,提出通过制定防汛工程、组织指挥、预案预警、信息保障、抢险救援等体制机制;建设寿县县城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加强应急管理力度;完善应急管理方案;衔接专项规划与相关工程,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在寿县县城的运用。通过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县城看海现象消失,节水效果良好,城市景观绿化面貌大为改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着提升。
武菲[8](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杨穆[9](2019)在《《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后,三峡移民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三峡移民。从移民工作开始至今,关于三峡移民工作进展、移民工作中的问题、移民生活及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一直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成为媒体的聚焦之点。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以《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日报》1992年-2008年间的518篇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样本,探究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如何呈现该议题的,对各个类目进行梳理,如对报道来源、报道时间及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进行分析,对样本中的典型报道进行新闻图式分析、微观语义结构分析、风格和修辞分析,并总结《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及不足。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结合访谈《湖北日报》记者得到的一线采编经验,探究《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及启示。本文梳理《湖北日报》在对该议题报道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观察报道特色和不同移民时期报道的变化情况,《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议题关注度极高,设立专版专栏报道、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注重各界意见的反馈并保持与读者互动,同时也存在负面信息的回避、移民角色边缘化、议题深度性不足的问题。结合《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观察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为今后其他工程移民报道提供借鉴。相关议题的报道应该注意“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社会需要”、“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的人情味”、“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为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起到推动移民工作顺利进展的积极作用。
房金秀[10](2019)在《合流制面源污染全过程解析及其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点源的初步控制,城市污水处理与收集系统的逐步完善,城市区域降雨冲刷造成的面源污染对城市受纳水体的危害日益突出。当前我国合流制下的城市面源污染存在的范围比较小,但是其带来营养盐、耗氧有机物等城市黑臭问题危害比较大,因此对合流制污染物传输全过程的了解以及污染物源贡献的解析是治理合流制面源污染问题的关键。先前关于合流制面源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物传输的单一过程,缺乏对污染物在地表与管道累积冲刷的全过程解析,而对污染物的源解析也主要集中在合流制溢流污染方面,这就限制了合流制污染治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因此,本研究选择珠海市金湾区非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为例,定量化表征典型降雨事件中污染物在地表与管道的累积冲刷过程并估算各个过程污染负荷的贡献比例,从而提出合流制污染治理的控制措施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定量化表征了地表累积与冲刷过程,地表街尘累积量为28.81±10.69 g·m-2,多场降雨事件中地表街尘冲刷量为19.27±10.90 g·m-2,冲刷率为52.69±13.3%,其冲刷形成的地表径流中SS的浓度为52109 mg·L-1。(2)定量化表征了管道累积与传输过程,管道中三种污染物TOC、TN和TP在小雨和中雨时累积量分别为2.34±1.07 kg·m-1、0.15±0.07 kg·m-1、0.10±0.05 kg·m-1;在大雨和暴雨时三种污染物的冲刷量分别为1.32±1.03 kg·m-1、0.08±0.06 kg·m-1、0.06±0.04 kg·m-1,冲刷形成的管道径流中SS的浓度为68158 mg·L-1。(3)解析了各个过程污染负荷的贡献比例,针对五场降雨事件中地表径流对SS的贡献率为39%72%,旱流污水对SS的贡献率<20%,管道沉积物再悬浮对SS的贡献率为13%56%;地表径流对各污染物的贡献范围为2%52%,旱流污水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范围为9%65%,管道沉积物对各污染物的贡献范围为8%81%。(4)针对城市面源污染发生的过程,本研究从工程与非工程两个方面提出了治理方案。其中工程性措施建议截流12 mm径流深的初期降雨;针对整个排水分区污染,建议管道总排口截流25 mm径流深的初期降雨以控制径流污染中80%的污染物。
二、明渠截流水文宣传的意义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明渠截流水文宣传的意义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问题的日益严重 |
1.1.2 海绵城市规划的开展 |
1.1.3 古代城市雨洪防治与利用的智慧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雨洪管理体系 |
1.2.2 西安古城 |
1.2.3 海绵城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西安城市发展历史相关研究 |
1.4.2 当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4.3 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演变与功能 |
2.1 西安周边地理环境 |
2.1.1 南依秦岭,八水环绕 |
2.1.2 原隰相间,地面辽阔 |
2.2 西安城市选址的历史变迁 |
2.2.1 顺应依附——史前聚落 |
2.2.2 依水而居——周秦时期 |
2.2.3 引水而居——西汉时期 |
2.2.4 八水环都——隋唐时期 |
2.3 城市布局与竖向设计 |
2.4 水系格局 |
2.4.1 河流水系 |
2.4.2 河渠水系 |
2.4.3 湖泊池沼 |
2.5 园林绿化 |
2.6 水文化 |
2.6.1 治水思想 |
2.6.2 亲水活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经验总结 |
3.1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特征总结 |
3.2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
3.2.1 SWMM模型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体系构建 |
3.2.2 排水管渠概化 |
3.2.3 汇水分区划分 |
3.2.4 参数及断面设置 |
3.2.5 模拟结果分析 |
3.2.6 规划方案改善 |
3.2.7 唐长安内涝原因探究 |
3.3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体系与海绵城市的耦合 |
3.3.1 现行海绵城市体系的不足 |
3.3.2 西安市传承古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3.3.3 古今体系对比研究 |
3.4 西安古城雨洪管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借鉴经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古代雨洪管理经验的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1 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4.1.1 城市基本情况 |
4.1.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4.1.3 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 |
4.2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规划途径 |
4.2.1 总体思路 |
4.2.2 规划原则 |
4.2.3 技术路线 |
4.3 古今融合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
4.3.1 宏观层面——构建完善的城市海绵格局 |
4.3.2 中观层面——构建循环的城市海绵体系 |
4.3.3 微观层面——构建众多的城市海绵斑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继承创新的当代曲江新区海绵规划实践 |
5.1 曲江新区概况 |
5.1.1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
5.1.2 地质情况 |
5.1.3 气候特点 |
5.2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5.2.1 城市建设现状 |
5.2.2 水系现状 |
5.2.3 绿地现状 |
5.2.4 现状水问题 |
5.3 相关规划要求 |
5.4 宏观层面——保障自然山水的海绵城市网络 |
5.4.1 溯源历史山水格局 |
5.4.2 评价生态本底要素 |
5.4.3 构建海绵生态格局 |
5.5 中观层面——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海绵体系 |
5.5.1 黄渠恢复可能性探究 |
5.5.2 “黄渠生态廊道”构建措施 |
5.6 微观层面——本土化布置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 |
5.6.1 曲江池生态改造工程 |
5.6.2 道路低影响开发改造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论文集 |
国家标准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我国东南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水环境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东南地区概况 |
2.1.1 位置及城市分类 |
2.1.2 气候和自然地理 |
2.1.3 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 |
2.1.4 水资源和水文 |
2.1.5 城市涉水基础设施 |
2.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 |
2.2.1 东南地区水污染物排放量 |
2.2.2 东南地区水环境水域功能分类 |
2.2.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东南地区城市河流污染特征解析 |
2.3.2 东南地区城市湖泊污染特征解析 |
2.4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污染成因解析 |
2.4.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构建 |
3.1 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总则 |
3.1.1 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4 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
3.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2.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
3.2.2 东南地区城市污染负荷削减分配方法研究 |
3.2.3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
3.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研究 |
3.3.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3.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3.3 东南地区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方案 |
3.3.4 东南地区城市节水方案 |
4.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总则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的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演化及治理历程 |
4.2.2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及分阶段目标的确立 |
4.2.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4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3 东南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3)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严峻的生态形势 |
1.1.2 我国迫切的雨洪调控问题 |
1.1.3 北京全新的发展要求与契机 |
1.2 研究对象 |
1.2.1 北京浅山区 |
1.2.2 森林湿地公园 |
1.2.3 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 |
2.1 国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
2.1.1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
2.1.2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
2.2 国内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
2.2.1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
2.2.2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
2.3 主要理论 |
2.3.1 最佳暴雨管理措施BMPs |
2.3.2 低影响开发LID |
2.3.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
2.3.4 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I/GSI |
2.3.5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SUDS |
2.3.6 海绵城市 |
2.4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小结 |
2.4.1 主要理论特征对比 |
2.4.2 研究进展与不足 |
3 案例分析 |
3.1 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项目特色 |
3.1.3 经验借鉴 |
3.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项目特色 |
3.2.3 经验借鉴 |
3.3 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中心区 |
3.3.1 项目概况 |
3.3.2 项目特色 |
3.3.3 经验借鉴 |
3.4 海坨山谷冲沟与景观湖设计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项目特色 |
3.4.3 经验借鉴 |
3.5 山东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项目特色 |
3.5.3 经验借鉴 |
3.6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
3.6.1 项目概况 |
3.6.2 项目特色 |
3.6.3 经验借鉴 |
3.7 本章小结 |
4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4.1 现状条件分析 |
4.1.1 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
4.1.2 用地条件分析 |
4.2 地形设计 |
4.2.1 北京市浅山区地形特征 |
4.2.2 地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3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地形设计方法 |
4.3 基于水量平衡的永久性水体设计 |
4.3.1 基于自然水循环的水体面积函数构建 |
4.3.2 汇水区划定 |
4.3.3 永久性水体面积的求解 |
4.3.4 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 |
4.4 基于Arc GIS积水空间可视化的季节性水体设计 |
4.4.1 基于水量扩散法的各汇水区积水深度计算 |
4.4.2 汇水区积水范围的可视化表达与水面空间确定 |
4.4.3 动态水景观与水生境设计 |
4.5 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
4.5.1 森林湿地公园基本功能布局与设计 |
4.5.2 基于雨水安全性的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
4.5.3 雨洪调控复合型功能设计 |
4.6 雨洪调控体系构建 |
4.6.1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系统 |
4.6.2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方法 |
4.6.3 雨洪调控设施的规模估算 |
4.6.4 高效能雨洪调控设施优化与组合 |
4.7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
4.7.1 基本原则 |
4.7.2 雨水截留型群落构建 |
4.7.3 水体净化型群落构建 |
4.8 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
4.8.1 常用雨洪调控效能模拟模型 |
4.8.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
4.9 本章小结 |
5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建设背景 |
5.1.2 密云区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
5.1.3 密云区人文条件与资源概况 |
5.2 项目概况 |
5.2.1 项目区位 |
5.2.2 上位规划 |
5.2.3 项目基址现状 |
5.3 项目目标与定位 |
5.4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
5.4.1 规划设计依据 |
5.4.2 规划设计原则 |
5.5 规划设计策略 |
5.5.1 生态优先,原生资源高质量保护 |
5.5.2 持续高效,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
5.5.3 复合多样,森林湿地复合型游憩 |
5.6 总体规划 |
5.6.1 规划结构 |
5.6.2 规划分区 |
5.6.3 总平面图 |
5.7 分区解读 |
5.7.1 综合服务区 |
5.7.2 田园风情体验区 |
5.7.3 浅山风貌展示区 |
5.7.4 森林湿地游憩区 |
5.7.5 滨湖游憩区(东服务区) |
5.7.6 森林游憩区 |
5.7.7 滨河湿地保育区 |
5.8 专项规划设计 |
5.8.1 竖向设计专项 |
5.8.2 水系统专项 |
5.8.3 雨水系统专项 |
5.8.4 道路交通专项 |
5.8.5 种植设计专项 |
5.8.6 服务设施专项 |
5.8.7 管理设施专项 |
5.8.8 游憩专项 |
5.9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2.1 选题的创新性 |
6.2.2 方法的创新性 |
6.2.3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图纸附录 |
(4)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暖背景下洪涝灾害的严峻性 |
1.1.2. 低影响开发措施设计缺乏综合评价体系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外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雨洪管理研究 |
2.1.1. 最佳管理措施 |
2.1.2. 低影响开发 |
2.1.3. 可持续性排水系统 |
2.1.4. 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
2.2. 水文模型 |
2.2.1. 定义及分类 |
2.2.2. 研究发展历程 |
2.2.3. 城市规划中的水文模型 |
2.3. 低影响开发措施的技术措施分析 |
2.3.1. 源头措施 |
2.3.2. 中途措施 |
2.3.3. 终端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3. 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优选 |
3.1. 片区现状条件 |
3.1.1. 研究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水安全分析 |
3.1.4. 水资源状况 |
3.1.5. 水生态分析 |
3.1.6. 雨水利用现状 |
3.2. 低影响开发措施用地适宜性分析 |
3.2.1. 评价因子选取原则 |
3.2.2. 评价因子选取 |
3.2.3. 因子分析 |
3.2.4. 总体结果 |
3.3. 低影响开发措施初选 |
3.3.1. 可实施性 |
3.3.2. 各措施类型调控效果 |
3.4. 低影响开发单项设施优选分析 |
3.4.1. 低影响开发单项措施优选的意义 |
3.4.2.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建 |
3.4.3. 评价指标表现值确定 |
3.4.4. 低影响开发措施评价优选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设计 |
4.1.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
4.1.1. 设计原则 |
4.1.2. 设计思路 |
4.2. 总体方案布局和指引 |
4.2.1. 总体方案布局 |
4.2.2. 总体方案指引 |
4.3. 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
4.3.1. 划分原则 |
4.3.2. 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 |
4.4. 水生态体系规划 |
4.4.1. 径流控制设计 |
4.4.2. 河流生态建设 |
4.5. 水环境体系规划 |
4.5.1. 径流面源污染控制 |
4.5.2. 径流点源污染控制 |
4.6. 水资源体系规划 |
4.6.1. 中水回用工程 |
4.6.2. 雨水资源化利用途径 |
4.6.3. 景观水量平衡设计 |
4.7. 水安全体系规划 |
4.7.1. 雨水管道布局 |
4.7.2. 平面与竖向控制规划 |
4.7.3. 防洪排涝设计 |
4.7.4. 饮用水安全 |
4.8. 各汇水分区详细设计 |
4.8.1. 第一汇水分区 |
4.8.2. 第二汇水分区 |
4.8.3. 第三汇水分区 |
4.8.4. 第四汇水分区 |
4.8.5. 第五汇水分区 |
4.8.6. 第六汇水分区 |
4.9. 本章小结 |
5. 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和原则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5.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1. 评价指标总体框架的构建 |
5.2.2. 评价指标筛选优化 |
5.2.3. 指标集、评价集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5.2.4.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处理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权重确定方法 |
5.3.2.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6. 第 V 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方案评价及优化 |
6.1. 基于 SWMM 模型的方案生成量化模拟 |
6.1.1. 降水量计算 |
6.1.2. 子汇水区划分及模型构建 |
6.1.3. 模型参数设定 |
6.1.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2. 研究区域综合评价 |
6.2.1. 水生态指标评价 |
6.2.2. 水环境指标评价 |
6.2.3. 水资源指标评价 |
6.2.4. 水安全指标评价 |
6.2.5. 技术经济指标评价 |
6.2.6. 社会指标评价 |
6.2.7. 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
6.3. 设计优化策略 |
6.3.1. 雨水利用率优化策略 |
6.3.2. 公众接受度优化策略 |
6.3.3. 生态岸线比例优化策略 |
6.3.4. 污水回收利用率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
2.1.2 智慧城市的概念 |
2.1.3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 |
2.1.4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特征 |
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城市信息化理论 |
2.2.3 最佳管理措施 |
2.2.4 低影响开发模式 |
2.2.5 雨水利用及雨洪管理体系 |
3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 |
3.1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
3.1.1 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
3.1.2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
3.1.3 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 |
3.1.4 建立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
3.1.5 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3.1.6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结构图 |
3.2 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
3.2.1 应用DEM数据的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
3.2.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3.2.3 应用GIS与 SWMM的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3.2.4 应用SWMM模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
3.2.5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
3.3 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
3.3.1 系统主要功能 |
3.3.2 系统结构 |
3.4 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3.4.1 成立信息共享的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
3.4.2 采用线上申报与审批方式 |
3.4.3 使用手机APP实现事务移动管理 |
3.4.4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
3.4.5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建设资金 |
4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运用管理技术分析 |
4.1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数据采集模块 |
4.1.2 通信模块 |
4.1.3 设备安装方式 |
4.2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建设 |
4.2.1 基础软件平台 |
4.2.2 网络平台 |
4.2.3 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
4.3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库建设标准 |
4.3.3 数据更新标准 |
4.4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1 住宅区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2 公共及商业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3 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4 城市道路海绵化建设方法 |
5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实践分析 |
5.1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
5.1.1 地势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 |
5.1.2 气候及水文条件 |
5.1.3 市政排水系统现状 |
5.1.4 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 |
5.1.5 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
5.2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
5.2.1 历史遗址及地下限制因素较多 |
5.2.2 现状绿地及水系调蓄能力有限 |
5.2.3 缺乏后期维护 |
5.2.4 现行管理制度与政策不完善 |
5.2.5 资金筹措难度大 |
5.3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
5.3.1 应用DEM数据的洛阳市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
5.3.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洛阳市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5.3.3 应用GIS和 SWMM的洛阳市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5.3.4 应用SWMM模型的洛阳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
5.4 洛阳市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5.4.1 结合数字城管平台成立海绵城市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
5.4.2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
5.4.3 应用三维虚拟技术结合遗址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
5.4.4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洛阳市中心城区现状积水点类型及位置详情 |
附录 B 洛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 |
附录 C 洛阳市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概算总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建设 |
2.1 总体目标 |
2.2 指标体系 |
2.3 工程措施 |
2.3.1 植草沟 |
2.3.2 下凹式绿地 |
2.3.3 雨水花园 |
2.3.4 渗透地面 |
2.3.5 屋顶绿化 |
第三章 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 |
3.1 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条件 |
3.1.4 水文地质 |
3.1.5 下垫面解析 |
3.2 存在问题 |
3.3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 |
3.3.1 市政道路 |
3.3.2 停车场 |
3.3.3 绿地与公园建设 |
3.3.4 建筑与小区 |
3.3.5 排水分区 |
3.3.6 内涝建设与防洪 |
3.3.7 水系整治 |
3.4 管理与规划 |
3.4.1 体制机制 |
3.4.2 信息化建设 |
3.4.3 应急管理 |
3.4.4 完善城市防涝应急管理的对策 |
3.4.5 加强各专项规划和相关工程的衔接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三峡移民报道的界定 |
1.1.2 媒体选择及分析单位 |
1.2 样本选择 |
1.2.1 样本的选取理由 |
1.2.2 样本的时间范围 |
1.2.3 样本的获取方法及原则 |
1.3 类目建构及其原则 |
第二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分析 |
2.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形式层面分析 |
2.1.1 报道时间及数量 |
2.1.2 报道来源 |
2.1.3 报道版面、篇幅及标题显着度 |
2.1.4 报道配图 |
2.1.5 报道体裁 |
2.2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内容层面分析 |
2.2.1 报道主题 |
2.2.2 报道倾向 |
2.2.3 报道重心 |
2.2.4 报道地区 |
2.2.5 标题及评价性报道关键词 |
第三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3.1 话语分析的样本选择 |
3.2 新闻图式分析 |
3.3 微观语义结构分析 |
3.4 风格和修辞分析 |
3.4.1 词汇语句具有积极指向性 |
3.4.2 语言生活化,叙事故事化 |
3.4.3 多使用引语及数字 |
第四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与不足 |
4.1 特色分析 |
4.1.1 设立专版专栏报道 |
4.1.2 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 |
4.1.3 注重各界意见反馈,保持与读者互动 |
4.2 存在不足 |
4.2.1 负面信息的回避 |
4.2.2 移民角色边缘化 |
4.2.3 议题深度性不足,文本可读性不强 |
第五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
5.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 |
5.1.1 选题来源及报道主题 |
5.1.2 报道立足点及社会功能 |
5.1.3 拓展与丰富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 |
5.2 对其他工程移民报道的启示 |
5.2.1 报道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 |
5.2.2 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受众需要 |
5.2.3 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人情味” |
5.2.4 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 |
5.2.5 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合流制面源污染全过程解析及其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环境问题 |
1.1.2 城市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
1.1.3 排水体制对城市面源污染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污染物在地表传输过程的研究进展 |
1.2.2 污染物在地下传输过程的研究进展 |
1.2.3 对城市面源污染物量化的研究进展 |
1.2.4 对污染物源解析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现场观测与样品采集 |
2.2.2 样品处理 |
2.2.3 化学分析 |
2.2.4 数据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流制面源污染传输系统性分析 |
3.1 合流制面源污染的晴天累积 |
3.1.1 街尘单位面积累积量 |
3.1.2 不同粒径颗粒物对污染物的吸附 |
3.1.3 各粒径颗粒物对污染的贡献 |
3.2 地表污染物的冲刷 |
3.2.1 污染物的冲刷量 |
3.2.2 街尘冲刷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管道污染物的累积 |
3.3.1 管道沉积物基本特性 |
3.3.2 不同粒径沉积物的潜在累积 |
3.3.3 管道沉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 |
3.4 管道污染物的冲刷 |
3.4.1 管道出流水质特征分析 |
3.4.2 出流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流制面源污染负荷与颗粒物传输规律解析 |
4.1 管道出流污染源解析 |
4.1.1 管道出流污染物来源解析 |
4.1.2 合流制不同污染源对出流污染的贡献 |
4.1.3 降雨特征对污染物来源组成的影响 |
4.2 合流制面源污染颗粒物传输路径分析 |
4.2.1 颗粒物传输路径分析 |
4.2.2 颗粒物传输空间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流制面源污染控制研究 |
5.1 合流制面源污染工程控制措施分析 |
5.1.1 改进城市排水系统 |
5.1.2 径流污染截流控制分析 |
5.1.3 低影响开发措施控制分析 |
5.2 非工程型措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明渠截流水文宣传的意义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西安古城雨洪管理经验的曲江新区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王晗.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我国东南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彭媛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D]. 陈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庄河市海绵城市第V片区低影响开发措施规划评价研究[D]. 肖旭.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D]. 王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7]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寿县县城雨水管理中的应用[D]. 徐旸.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2)
- [8]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9]《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D]. 杨穆.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合流制面源污染全过程解析及其控制措施研究[D]. 房金秀. 青岛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