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群关系论文,欧洲论文,经验教训论文,启示论文,社会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欧洲社会党党群关系的基本背景
欧洲社会党的党群关系有其特殊的社会和政治背景,这与社会党的思想意识、纲领和组织特点是分不开的。理解欧洲社会党党群关系不能离开这一基本背景。
1.社会党的政治定位和群众基础
欧洲社会党是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思想特征的左翼政治的代表力量。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渊源复杂,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肯定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寻求改良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途径。从政治基础来看,早期的社会党主要以工人阶级为社会基础,社会党的最初发展也是以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依托的。它们希望通过争取实现普选权的方式来赢得执政地位,并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不过,二战结束以前,除了瑞典社会民主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第一大党和主要执政党以外,其他社会党还都未能取得稳定的执政地位。党的政治主张中提出的目标和手段并不贴切实际,党所诉求的社会力量并不足以使党获得执政所需要的足够支持,这是早期社会党(实际上也可以说所有激进的左翼政党)在政治竞争中的普遍问题。二战后,欧洲各国社会党对自己的政治定位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保持与传统工人的特别关系的前提下,各国社会党普遍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基础。尤其是针对传统工人阶级队伍萎缩、新兴的中间阶级队伍日益庞大的现实,社会党把广大的中间阶级纳入到了主要争取对象之中。经过这一调整后的几个主要社会党很快成为各国最主要的执政党之一。迄今,总的来说,社会党的执政基础是广大的社会中下层。不过,它们对社会“中下层”的定位有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一个基本的趋势是普遍有朝中间阶级倾斜的倾向,并显示出从工人阶级政党向人民党转变的过程。这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趋势中,资产者和真正的贫困者的相对比例较小,越来越庞大的是中间群体。但中间阶级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阶级或阶层,而是由许多在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社会地位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各不相同的集团组成的复杂的社会群体。当然,所谓的“人民党”并不意味着社会党真的做到了对社会所有阶层的“一视同仁”,它只是表示了社会党的这样一种态度:在新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在萎缩,依靠任何单一的社会阶层都不足以使社会党获得执政地位,它要通过树立“人民党”的形象(包括向资产者开放的姿态)来聚集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力量。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存在这种普遍倾向,但由于历史的渊源关系、政党政治的背景不同,各国社会党的主要支持力量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对瑞典社会民主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和英国工党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法国社会党的影响。
2.欧洲社会党党群关系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争取和保持执政的过程中,欧洲社会党根据自己的政治定位和特点,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首先,作为激进政党,社会党既要发挥其思想上的优势,又要使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现实需要贴近。社会党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因此,它需要靠自己的思想来号召人们。但在现实斗争中,激进主义政党往往易犯的错误恰恰是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或者说其政治目标和手段)与现实需要并不贴切。作为一个纲领党,社会党能否通过自己的纲领,把保持自己的激进政治特色与平衡社会现实需要两者结合起来,是它能否发挥纲领党的特点、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的关键。社会党的发展历史证实了这一点。
早期的社会党都不同程度地把社会主义的目标与所有制的社会化(国有化)变革联系在一起。实践证明,这是社会党背负的一个沉重包袱。后来,欧洲社会党的一个普遍的变化趋势是将这两者剥离开来。瑞典社会民主党的“人民之家”实践、英国工党的福利国家政策、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哥德斯堡纲领》等都体现了这种变化趋势。它为各党带来了直接的政治利益。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普遍危机使得欧洲社会民主党人的政策模式普遍遭到怀疑,欧洲社会党因此陷入了一个政治低谷时期。这转而刺激了社会民主党人新的思想和政策更新,因此有了90年代社会党人的“第三条道路”以及社会党在整个欧洲的政治复苏趋势。
通过纲领更新来对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及时调整,这反映了社会党的自我更新能力。同时,这种纲领更新过程也是社会党党内民主的一种显示。每一次的更新都要经历全党范围的大讨论。这种全党甚至全社会范围的大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使尽可能广泛的社会力量关注社会党、并参与到社会党的建设中来的过程,因而是社会党维系它与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尤其是与党的主要支持力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
其次,与欧洲其他政党,尤其是右翼保守政党相比,社会党普遍显示了其组织程度较高的特征。有效地利用这些组织是社会党扩大党的基础、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的一个突出特征。各党都有一套发展、组织党员的制度,包括从党的代表大会到各级地方的选区和基层组织。这些组织在联系党的上下关系以及党与其他选民之间的关系中承担了一系列职能。主要包括:(1)组织发展党员。党员数量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党力量的主要体现之一,如英国工党在1952年一度有600多万党员,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党员一度也占其总人口的15%;①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社会党目前也分别有60多万和12万党员。(2)组织党内民主活动。对于大部分普通党员来说,党内民主活动是他们理解党的纲领政策、体现自身的参与价值的一个重要渠道。而这些活动是通过党的相应组织来进行的。这些组织因而成为维系党(主要是党的领导层)与党员关系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欧洲各国社会党的改革议程中,加强党内民主是其重要的一项。(3)这些组织是社会党进行选举活动的前沿阵地。社会党的各级组织在各国不同的选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组织党在各级选举中的活动、向选民兜售本党的政策、动员本党的支持力量参与投票等。(4)这些组织是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和支持的重要阵地。(5)这些组织也在相应程度上承担了党与外围组织的联系职能,如党与工会、青年、妇女和其他社会运动组织之间的联系。
第三,欧洲各国社会党都有自己相对确定的外围组织,这些外围组织是社会党群众关系的重要资源。社会党传统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工会。社会党的兴起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工会的发展。加入英国工党的工会的成员本身就是工党的集体党员。瑞典的总工会、德国的工会虽然与两国的社会民主党形式上是各自独立的,但在思想、人员以及财政上都有密切的关系。法国社会党与工会的关系较弱,但从组织上社会党要求其党员参与包括所在行业工会、所在地区的合作社和消费者组织的活动。此外,各国社会党各自有自己的与其他外围组织的联系,包括青年、学者、宗教人士和党的同情者等。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构成的多元化趋势,社会党针对新的群体、利用新的技术方式(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联系渠道也越来越多。
总的来说,明确自己的定位,及时调整自己的政治战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特点,包括与外围组织的联系,这些是欧洲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总的前提。
二、欧洲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从欧洲几个主要的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它们对我们理解欧洲左翼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和执政经验,以及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党群关系有一些启示。
首先,各国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都有一个普遍特点,即充分利用了社会党组织程度较高的特点。利用党员、党的外围组织(尤其是工会)以及其他组织形式来发展自己的社会基础,这是作为左翼政党的欧洲社会党的一个普遍特点,也是它们相对于保守主义政党的一个优势所在。从上述几国的党群关系经验中我们看到,哪个政党在组织问题上做得较好,其党群关系就较为顺畅,执政的社会基础就较为深厚。反之,执政地位就显得脆弱。相对来说,瑞典社会民主党由于与工会的特殊关系,组织的程度相对较高,社会基础就显得稳定些。而德国社会民主党,尤其是法国社会党则显得组织力量薄弱些。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的优势不是既定不变的,它与社会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构成有密切关系。例如,瑞典社会民主党就充分利用了瑞典社会结构较为均衡、组织程度较高的特点。而且,在所有欧洲国家,总的社会组织程度、工人阶级的组织程度在不同的时代也在变化。能否及时把握时代的内容变化,并在组织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这也是欧洲社会党需要面对的一个普遍课题。
其次,社会党的发展经验表明,作为左翼的纲领党,社会党不仅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纲领和政策体系,同时还需要有更多的沟通手段和技巧。能否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或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吸引足够的社会支持力量是社会党能否实现和保持执政的一个关键。20世纪的欧洲各国社会党都是在经历了思想上的自我更新后才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的。但仅有思想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使这种思想转化为民众(包括党员和选民)对这种思想认同的技巧和手段。党内民主是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党内的民主形式来向党员以及向党的同情者传达一种政治理念,这是各国社会党的普遍做法。此外,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媒体来塑造社会党的新形象也是社会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传统的社会党不大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而20世纪90年代,布莱尔领导的英国工党和施罗德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其在媒体上的成功,它们对于两党成功地转变选民对自己的传统认识起了重要作用。相反,法国社会党2002年的大选失利,与之在此问题上的缺陷,包括当时的领导若斯潘的媒体形象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如何利用网络成了各国社会党普遍重视的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党以及党的联系组织的教育职能也是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经验。社会党是左翼政党,一直也以激进政治的代表形象出现。激进政治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它要改变既存制度上,所以,如何让人们(包括党的支持者和同情者以及更为广泛的其他选民)接受其政治理念和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各国社会党都通过自己的组织功能来宣传党的政策,党的各级组织承担了大量的基础性教育工作。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党在面临自身改革问题上也必须根据自己的这一特点向自己的支持力量充分宣传自己的政策。这一点对目前欧洲各国社会党都很重要,因为它们都面临或正在经历着改革传统理念和政策的问题。相比而言,瑞典社民党和英国工党比德国社民党和法国社会党做得更好。而且,目前的一个趋势是这种教育职能越来越突破传统的方式范围,更多借助新的媒体尤其是因特网的形式进行。
不过,上述方面既是社会党处理党群关系的成功经验,也有可能是它们的薄弱环节。例如,社会党对组织程度的要求一定意义上也是它目前的党群关系的一个弱点。这可以从两层意义上来理解。一是从政治参与的形式上来理解,虽然决定社会党执政地位的并不完全是其党员的数量,但相对于欧洲的保守主义政党来说,社会党对党员的依赖性显然大于保守党。在一个时期里,这是它的优势,但近几十年来,在整个西方社会的人们对传统政治模式的参与热情下降、社会的组织弱化倾向明显的背景下,社会党面临的挑战就显得更大些。二是从执政基础与执政理念和政策的关系来看,社会党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社会党的执政基础主要是工人阶级。在传统工业社会,工人阶级的集体意识(阶级意识)相对较强,组织化程度也较高。而在当时,社会党的政治理念(民主社会主义)和政策框架(即建立福利社会)与工人阶级的要求是基本适应的。可这种前提现在已经发生变化。社会党要赢得执政地位单靠传统的工人阶级已经不行了,它必须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尤其是依靠新的中间阶级。但新的中间阶级是与新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社会意识与政治要求与传统的工人阶级不大一样,他们没有传统的产业工人那样的相对一致的“身份”意识,也不愿意长期受政党的组织束缚,而在社会经济观念上,他们也不大简单认同弊端日显的传统的社会党治理模式(即强调高税收和再分配的大政府模式)。社会党必须调整其执政的社会基础和政策体系。可这一过程中的矛盾却十分明显。一方面社会党在组织上对工人阶级的依赖性很大,另一方面它的政策体系与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由此导致传统支持力量的失望和流失,工人阶级在投票中弃权和转而支持极“左”政党的比例越来越高。表现在社会党内部的组织上,就是党员的减少和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党与传统的有组织的支持力量(主要是工会)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成为欧洲各国社会党的普遍现象。
这也说明,对包括社会党在内的左翼政党来说,仅仅认识到自己社会基础的变化并及时对政策体系作出调整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自己党群关系的基本特点对自己的组织作相应的调整。这方面,在我们所考察的几个政党中,英国工党是做得较为成功的,尽管它也是在经历了痛苦的过程(即连续四次大选失利和18年在野)后才完成的。英国工党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它是在继续保持了传统组织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而且在此过程中它及时用新的民主程序填补了旧组织程序变革的空缺。工党的组织改革主要表现在它逐步削弱了工会在党的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但该过程是渐进的,而且同时在加强党的民主程序的“权力伙伴”计划名义下建立了新的政策决策体系。另外,工党在利用其他新的手段,尤其是媒体等方面做得较为成功,由此动员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对它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治理念和政策体系变化导致的传统社会基础削弱的矛盾。其他一些社会党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社会党对项目党员制的尝试。
不过,从二战后欧洲社会党普遍经历的变革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在经历的另一场变革中我们看到,社会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伴随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社会结构、执政需要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如何在这些方面建立起一种新的协调关系,是社会党变革中党群关系的主要课题。目前对于执政中的各国社会党来说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它们依然坚持以社会的中下层作为主要政治基础,但实际上没有或者很难有一种单一的政策体系能聚集如此多的不同群体(尽管我们统称之为社会“中下层”)的支持。追求这种政策的结果只能是如欧洲社会党一些纲领变化所显示的,作为纲领党的社会党的纲领变得越来越长,但内容却越来越模糊。从技术手段来说,这是尽可能维系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支持的一种手段,但从内容来看,它有使社会党失去自己传统政治特色的危险。
注释:
①英国和瑞典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党员人数,原因之一是工会是其集体党员。例如,目前瑞典社会民主党的实际个人党员只有16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