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周素华

(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厦门市湖里区 361009)

【摘要】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治疗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5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总胆红素、胎便排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别。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胎便排出时间及次数、总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都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0%,治疗效果也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抚触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黄疸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预后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抚触护理;总胆红素;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病症,又被称作高胆血红素。它会因为血液中血清胆红素增多而表现出黏膜、皮肤、巩膜等组织发黄的特征,一般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情况。其中特别是对于病理性的黄疸,如果血液中的血清胆红素一直不能降回正常水平,则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是产生致命影响。研究发现,在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采取合适的护理方法会对治疗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1],因此本次研究特别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58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黄疸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5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8例,女41例,体重2.19~4.37kg,平均体重(3.63±1.58)kg,出生天数1~12天,平均天数(3.3±0.6)天;对照组中男37例,女42例,体重2.08~4.27kg,平均体重(3.51±1.52)kg,出生天数2~11天,平均天数(3.3±0.7)天。所有患儿入选标准:(1)新生儿均为正常新生儿,无畸形及其他产伤等;(2)所有患儿的Apgar产后评分为8~10分;(3)排除其他先天性疾病以及溶血等病症;(4)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以及生产方式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儿采取合适的黄疸治疗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护理,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包括保暖、喂食、补充维生素以及观察和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干预。具体抚触护理方式是:保持恒定的室温,一般是控制在24~26℃,由专业的抚触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实施专业操作的抚触护理,在进行抚触护理时,抚触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手部温暖干净,指甲不可划伤婴儿皮肤等处,手法必须温柔轻灵,不可过重。可以包房适当的音乐,然后依次按照前额、下颚、头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顺序对患儿进行抚触,抚触护理每天3次,每次15~20min。由于新生儿会有大量的时间用于睡眠,一般只有大约6h左右的时间处于清醒状态,在这段时间新生儿还会进行洗澡、进食等动作,因此抚触操作可以在这个时间段与进食、洗澡等同时进行,以保证新生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又能够实施抚触护理干预。在付出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新生儿的情况,如出现挣扎、哭闹以及皮肤变红等应及时停止抚触,查找原因,并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进行处理。

1.3观察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7天后,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排便次数和时间、血清总胆红素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具体的疗效评价方式是:无效:黄疸没有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依然较高;有效血清胆红素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黄疸消退;显效: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黄疸消退。治疗的总有效率等于显效数加上有效数之和/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护理干预7天后两组患儿的黄疸相关指标对比。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胎便排出时间及次数、总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时间都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施护理干预7天后两组患儿的黄疸相关指标对比(x±s)

*:与对照组相比,χ2=7.83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其中生理性的黄疸是指新生儿在生后24h,血清胆红素由17~51μmol/L(1~3mg/dl)缓慢上升到86μmol/L(5mg/dl)以上,临床上主要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的症状,1~2可周内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的黄疸则必须找到病因予以积极治疗和护理,防止因高血清胆红素水平而破坏内环境稳定,发生胆红素脑病等其他严重性疾病,造成患儿的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官能性系统损害,进而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研究发现,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黄疸患儿抚触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患儿恢复各项指标以及消退黄疸。在本次试验中,实施抚触护理的观察组于对照组相比较,患儿的排便次数明显增加,胎便排出时间也明显较早,这多项研究的结果相似,胎便排出的时间和胆红素的增高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联系。这是应为胎粪中含有胆红素,在婴儿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进入血液中的胆红素就会越多。增加婴儿的排便次数,也有利于婴儿更快的代谢胆红素,进而降低胆红素的含量。实施抚触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也远远高与对照组,显示治疗效果更好[2-3]。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抚触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黄疸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预后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赖万玉,陈文清.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80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6:131-131,133.

[2]黄剑凤.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5,6:129-131.

[3]黄晶晶.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母婴世界.2016,5:137-137.

论文作者:周素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周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