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论文_段思思

(天津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450)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本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73例,分为基础组(日常护理)和干预组(在基础组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者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有下降,自我效果改善明显,特别是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下降幅度更大,治疗依从性更为优异(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社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作用

基于公共卫生学、护理知识基础上,维护社区人民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称之为社区护理。社区护理干预将社区人民的健康作为工作核心,结合现代化护理理念,帮助病人快速恢复健康[1]。糖尿病组作为慢性疾病中时常可见的一类疾病,该疾病是公共卫生学重点关注内容,所以日常社区护理期间,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促使患者的血糖指标得以控制、改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以收治的病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详细汇报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本社区中心就诊的7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基础组35例,年龄41-78岁,平均(59.58±6.87)岁,男女比19:16,病程2-5年,平均(3.54±1.76)年;干预组38例,年龄42-78岁,平均(60.15±6.92)岁,男女比19:19,病程3-5年,平均(4.23±1.83)年。组间临床数据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价值。

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血糖检验,诊断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对研究了解,愿意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重症心脑血管、肝肾不全者;意识不清、认知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者;知情研究内容,拒绝参与者。

1.2护理方法

基础组:日常护理,社区护理小组,每一季度完善患者糖尿病信息档案一次;定期实施健康指导,嘱咐患者按时服药,检测、记录血糖指标,提供日常饮食方案[2]。

干预组:社区护理干预,(1)健康宣传力度增强:定期实施社区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向患者发出邀请,确保患者到场率,健康宣导期间,针对患者睡眠质量差者,调节生活习惯,纠正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要求糖尿病患者禁止吸烟饮酒,促使家属足够重视患者的病情,让其心理得到安慰。(2)饮食运动合理性制定:社区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叮嘱患者家属控制其饮食,尽量少食用糖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为控制病情,适量运动,至少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3]。(3)强化随访护理:护理期间,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时间不短于半小时,随访内容:患者是否按时用药、饮食控制是否良好,血糖指标变化,运动量是否充足;指导患者自我血糖检测,日常护理措施,为确保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建立微信群,邀请患者及家属加入,通过视频依次纠正护理流程;与此同时上门随访,每三周一次,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增加上门随访次数,促使患者足够重视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4]。(4)自我测定能力强化:监督患者按时检测病情,门诊复查,掌握病情变化及服药状态,并随访期间指导其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判断血糖指标、应急处理措施。另外血糖测定学习期间,护理人员一边检测一边解释,让患者掌握检测方法,掌握自身病情进展。(5)心理疏导:糖尿病患者情绪不宜激动,因此,适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多陪患者聊聊天,让患者对病情的担忧充分表现出来,制定个性化社区心理护理方案,维持患者良好的心态[5]。

1.3观察指标

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血糖指标、治疗依从性分析。其中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治疗依从性包括:血糖监测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饮食运动依从性,应用本院自制依从性评定表,每项0-6分,分值高高表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6]。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数据资料启用统计学软件构建的数据库SPSS20.0检验,对血糖治疗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数据差异P<0.05时,视为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2.1血糖指标情况分析

相对比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改善明显,而且相对比基础组,干预后患者的指标更为优异(P< 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中一类病程长、影响大的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的困扰是长期性的存在,所以患者痛苦也是长期的,致使患者有时出现不良想法,放弃治疗,大大降低治疗依从性。不过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比基础组治疗依从性,干预组患者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依从性更高,数据差异P<0.05。详情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期间,针对患者病情随访次数增加,结合健康宣传力度的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提高对社区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让其更加放心接受社区护理服务。与此同时,社区护理干预在现阶段新医改的前提下实施,以人为本,围绕病情开展护理措施,制定应急措施,所以社区护理具有针对性特点,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蔡丽嘉[7]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社区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可快速掌握患者糖尿病病情,患者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比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更优,而且相对比护理后基础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干预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更为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与蔡丽嘉研究内容存在一致性。

原因分析:给予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通过饮食运动方案制度、健康宣传力度增强、自我测定能力强化及心理护理措施,患者明白社区护理对血糖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合护理人员的随访工作,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自我效能整体增强。与此同时,因糖尿病病情不稳定,患者需要承受很多的痛苦,所以日常情绪喜怒无常,甚至容易出现放弃治疗的想法,因此,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利用微信平台多与患者交流,多倾听其主诉,了解其担忧,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护理期间应用社区护理,相对比普通护理,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明显,用药、饮食运动及血糖监测治疗依从性高,为患者病情控制,减少痛苦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徐荣琴.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29(25):195-196.

[2]王平,孟晶晶,徐培,et al.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7,17(3):27-30.

[3]周娟.糖尿病护理家园在流动人口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5):9-12.

[4]陈敏,张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9(b03):909-910.

[5]杨素华,胡细玲.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62-65.

[6]费红敏,姚丽文,陆华,et al.依托医联体开展社区糖尿病患者分层护理管理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7,17(6):26-29.

[7]蔡丽嘉.社区护理管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血糖控制效果探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6(s1):230-232

论文作者:段思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分析论文_段思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