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何时不再沉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沉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走过“零失业率”历史的人们,今天颇惊讶于就业话题的沉重。许多人非常不明白:今天,到底是人多了?还是单位少了?
权威人士告诉我们:人是多了,但单位一个没少——15年来全国城乡累增就业机会两亿多个,远高于同期劳动力的增量!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不少专家估计,我国社会失业率可达10%以上?
就业,真是一个谜。
究竟有多少人无工可做?
有人说,就业“没有艳阳天”。
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即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每年以10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到1995年底已接近8.3亿人。 有专家估计,同期从业人员大约为6.3亿。这说明, 目前我国大约有近两亿劳力处于失业状态。
在农村,成年农民一向被当作“自然就业”人口。实际上非常有限的农村自然资源,根本承受不起这么多的农村劳力。一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力就是例证。
在城市,隐性失业者(企业富余人员)目前已有2000多万人。停产、半停产企业中的在职失业人员有600多万人。部分城镇的集体企业、 “三资”企业甚至乡镇企业里,也存在许许多多不充分就业的人员。
失业、不充分就业,就意味着烦躁,意味着流动。一边,是6000万民工从农村跨入城市;一边,是近8 %的城镇在职人员展开大范围“跳槽”。单一的农村——城市流动模式,逐渐演变成农村——城市与城市——农村双向流动模式。
权威人士说,今后15年内,我国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需要就业或再就业。
不合理的结构与不科学的职业取向
从就业机会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结构的不合理等,是造成就业紧张的主要原因。
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只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 但从业人员却超过一半;第二产业产值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从业人员却不到1/4。务农人员过多,导致大量劳力闲置。闲置劳力向城市转移,就加重城市的就业负担;向沿海转移,就加重沿海的就业负担。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化率往往超过工业化率,而目前我国却是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城市化率的滞后,主要表现为小城镇建设缓慢。特别是一些农民自己建设的、功能齐全的、如龙港镇一般的小城镇,发展更为缓慢。这就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力无法就近转化。
从劳动力本身看,素质低下是就业困难的一个原因。据1990年的统计,全国每百名从业人员中,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两人,不及美国1/16,甚至不如泰国;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到70%,文盲半文盲占17%。许多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力,只能纯粹靠体力挣钱。
不科学的职业取向也是一个原因,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三大差别”仍然存在,许多劳动力特别是许多近年来新增长的劳动力,如各高等院校、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大多留恋城市,向往沿海,崇尚特区,职业上也大多愿意选择贸易、财经、新闻等热门行业,结果导致局部地区、少数行业的就业紧张。如某市今年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去向摸底时发现,想留在城市的占到69%,留在东部地区的高达98.5%,选择各种热门职业的占到31%。
不科学的职业取向,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高校的学科设置目前已显露出某些弊端,学生的专业选择也存在许多问题,整个人才培养结构与整个社会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如计算机、电子、机械、通信、建筑等工科类毕业生供不应求,而金融、财会、外语、法律等毕业生则供大于求。这就导致了少数行业人才的剧增,多数行业人才的缺乏。
是减少萝卜还是多挖坑?
解决就业的矛盾,既要减少萝卜,也要多挖坑。
最主要措施当然是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就短期和局部来说,必须调整存量,即通过对劳动供求双方进行适当调整,以增加就业机会。比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劳动工作日和推行带薪休假制。同时,合理引导劳动力的流向。
逐步加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份额,这已是许多人的共识。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后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达到33%。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届时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增加一亿人,劳动力比重将提高10个百分点,全国就业紧张局势有望得到缓解。
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劳动工作日和推行带薪休假制,是扩展就业空间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水平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后国家必须为小城镇发展进一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地方政府也必须精心策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建设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劳动密集型是由我国国情决定了的良好发展模式,今后许多劳动力密集的地方仍然要以这种模式为主,采取以劳动替代资本的战略。实行双休日和带薪休假制,也是许多国家普遍推行的做法。它既能为劳动者创造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又能增加就业机会,所以有必要在更广泛领域内大力推行。
政府的干预、引导,加上市场调节,是减轻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我国自去年开始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就是政府干预、引导劳动力流向的成功尝试。今后,政府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一些冷僻部门如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待遇,完善按能、按劳取酬的分配体系,限制某些行业工资的不合理膨胀,为社会劳动力合理分流扫清障碍。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增加劳动力流动渠道,让劳动力得到最佳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