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析大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及安全疏散论文_刘贵梅

深圳市筑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公共建筑承担着社会群体公共活动的功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群集中度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和城市形象设计的要求,此类建筑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功能多样,构造设计新颖,在设计日益创新的同时虽然丰富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提升了城市的设计形象,但大型公共建筑一旦发生了火灾,将导致巨大的灾难,这些新颖的设计反而会给防火安全上带来潜在威胁。基于此,本文以大型公共建筑为切入对象,探讨防火设计及安全疏散的问题,就大型公共建筑本身的特点,探讨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防火设备设施的相关设计要点。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

引言

梳理过去几年的火灾事故,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的火灾案例屡见不鲜。2010年11月7日吉林商厦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导致19人死亡;2013年10月11日,北京喜隆多购物广场发生火灾,两名消防员牺牲;2015年2月6日广东惠州平山义乌商场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7人死亡。这些鲜血淋淋的案例都警示着我们对大型公共建筑防火的关注。一旦发生火灾,快速、安全的撤离依赖于建筑本身的疏散设施和疏散路线引导设计。所以,完善大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及火灾发生时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安全疏散就显得尤其重要。

1、大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的难点及挑战

1.1建筑规模大,功能复杂、交通组织难度大

大型公共建筑如商业、展览、文化、机场等。其内部人员众多,此类场所对于置身其中的民众来讲都为非熟悉场所,对疏散流线不熟悉,加上内部空间体量较大,垂直交通及水平交通组织复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应分类别对待,比如机场这类大规模大跨度的非常规建筑,常规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可能在某些细节方面并未能都阐述清楚,让设计人员有据可依,出现此类情况则应对非常规建筑进行消防性能化分析,以模拟的形式计算得出人员的疏散时间,确保在设计源头上减少发生火灾的概率,从而达到防火设计的目的。

1.2火灾荷载比较大

大型的公建,内部的装修材料品种多样,其中的很多装饰材料本身就是易燃物品,导致了火灾的荷载巨大。而且这些公建中很多的电影院、KTV等场所设置了大量的隔断,内部的家私和装饰物也会有较大的火灾载荷,这些可燃物品一旦燃烧将对建筑构件造成较大的破坏力,此类问题需要建设方在施工时严格要求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满足室内材料相关规范的耐火极限要求,相关部门也应把好检查验收的关卡。

1.3中庭空间的潜在危险

中庭空间是现代商业建筑普遍的设计形式之一,通常跨越两层及以上楼层的共享空间,增加建筑内部各区域的交流,使建筑内部的环境更加通透。然而这种上下贯通大空间的特殊构造形式也留下了很大的火灾隐患风险,其烟气扩散迅猛,发现和扑灭早期火灾较为困难。

2、大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

2.1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火设计

大型公共建筑对消防设计要求严格,首先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物进行定性及分类,再根据类别对应设计一系列的防火措施,比如防火分区、疏散楼梯、疏散距离、防排烟设计、消防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等。这几点着重谈一下防火分区,建筑内部空间先要做好防火分区的分隔,一旦发生火灾,防火分区的作用就明显显现出来,它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将火控制在一个防火分区内不至于蔓延到相邻防火分区,从而为其他防火分区赢得关键性逃生的宝贵时间,也能减少其他防火分区的财产损失。所以,做好防火分隔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计相应的防火分隔措施。

2.2准确的计算疏散人数及疏散宽度

公共建筑疏散人数的计算应依据其功能去参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换算,如文化馆里面的报告厅、阅览室等,都可以先在《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里找到相应的人数换算规定,换算好人数后,再依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计算每100人需要多少米疏散宽度,从而得出具体的疏散宽度。进行楼梯设计时就依据得出的疏散宽度进行排布,兼顾满足疏散距离,均匀的布置楼梯。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时建议留有一定的宽度余地,充分考虑人员最大化的情况。

2.3安全出口的设置

安全疏散路线是能够在火灾时指引公众进入安全地带,并且不会造成逆向疏散人流。所以在建筑设计中的疏散路线的两个要求是:简便、辨识度高。疏散楼梯是人们第一想到的逃生通道,其数量根据疏散宽度均匀的布置在每个防火分区内,楼梯应依据规范要求进行防排烟设计,并且配备完善的应急照明设施。

2.4其他防火设计

2.4.1防火构造

加强建筑的构造措施也是防火疏散的必要措施之一。防火分区之间的墙应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等措施加以分隔,如防火分区墙体上开口部位应设甲级防火门,延长火灾蔓延的时间。建筑物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有满足规范要求的窗槛墙或者防火挑檐,玻璃幕墙在每层楼板之间要做好防火封堵,封堵材料需满足相应规范的耐火极限要求。

2.4.2防排烟系统设计

火灾发生后,热量和烟气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对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可燃物数量较多,可燃物种类也很复杂,因此防排烟措施的施行对火灾救援有一定的意义,火灾发生时,防排烟设施自动迅速启动,降低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公共建筑中的排烟设计,需要将烟气层控制在一定的高度,避免人群疏散过程中吸入烟气。

不能开窗的疏散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尽可能的开窗进行自然防烟,但不满足自然防烟要求时,需要设置机械防烟,加压风机需要设置在屋顶或者专用的风机房内,保证加压系统及时有效的运行,从而起到安全疏散人员的目的。

公共建筑由于功能复杂,建筑布局多元化,需要处理好防火阀的设置。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穿越防火分区处、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时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需要设置高效合理的防排烟控制系统,火灾时,火灾报警器通过控制线路,关闭风管防火阀,并在值班室遥控空调机、通风机等停止,防排烟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如下:

结束语

防火设计,顾名思义重点在于“防”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师应以《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为依据再结合工程本身的特点,做到以防为主,在设计的源头降低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如不慎发生火灾,也能因建筑本身设计的防火措施减少损失、保证人员的安全,这是我们设计人应秉承的设计安全理念。同时,建筑物投入使用后,运营方应根据原设计保留相关的疏散通道畅通,应急指引标识应明显易见,确保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生,杜绝人为的为给火灾带来更大的损失。这需要多方协作,合理的设计、严谨的运作、科学的组织、才能为公共建筑带来更好的消防安全条件。

参考文献

[1]程樱.商业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

[2]方芳.防火疏散设计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山西建筑,2017.

[3]吴荣胜.新形势下公共文化建筑中的防火疏散设计[J].智能城市,2017.

论文作者:刘贵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阐析大型公共建筑防火设计及安全疏散论文_刘贵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