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与科学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科学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0)03—0026—04
一
科学哲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兴起的实证主义哲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主张改造哲学,认为过去的哲学都是“形而上学”的,而不是科学的。孔德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抛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由此哲学才能够建立在一种确实、可靠、精确和有用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传统的处于“抽象阶段”的哲学——“形而上学”成为一种真正科学的实证哲学。实证哲学的任务就是考察各门自然科学的规律以及它们所运用的方法,并对它们加以综合,以便揭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这是对于科学哲学的最初界定,以此为起点科学哲学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两个阶段。
波普尔前后两个阶段的科学哲学具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区别,即逻辑主义科学哲学诸流派拒斥形而上学,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诸流派却都不同程度地包含有形而上学内容,在历史主义之后产生的新实在论更是主要探讨了本体论、认识论和科学观等形而上学的问题,这是逻辑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所引起的诸多困难的必然结果。虽然有着这种区别,但二者在如下问题上是一致的,即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只能由科学来解决,哲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科学解决这些问题。
近代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产生是科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科学哲学产生的基础。科学代表了人类渴望了解和认识周围世界和人类自身的努力,因而自古就存在了,但在近代真正的科学诞生之前,这种努力并未获得多少成果,它是作为本体论包含于哲学之中的。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后,哲学的这种本体论内容就受到了对科学有着深刻理解的哲学家的批评和反对。以孔德等人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家认为诸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事物的结构和性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只能由建立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基础上的科学来研究和回答,哲学不应该研究这些问题,所以孔德打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但是孔德并未做到这一点,他要建立的真正哲学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是与传统哲学十分接近的哲学,所谓实证哲学,就是把实证经验当作世界本原的唯心主义哲学。
但是,孔德提出了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这就是以科学为对象,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知识的结构以及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科学哲学所经历的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阶段以及在当代的发展,都是以科学与科学哲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的明确划分为基础的。
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认识物质的性质、结构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只能以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为基础,哲学的认识方法是不适用的,这是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得以成立的根据。但是对于经济哲学而言,不存在具有这种学科性质的根据。
二
根据科学哲学来确定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必须肯定经济哲学与经济学之间具有类似于科学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科学哲学的学科性质是由科学决定的,因此,如果经济哲学和科学哲学具有同样的学科性质,也就意味着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是同样性质的科学,经济学应该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
但是根据自然科学的标准判断,经济学显然不具有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经济学。由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的人,在经济学中运用实验方法其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不可能获得确定性的结果;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方法最终会碰到人的主观意识不具有可度量性的困难。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抛弃基数效用论而代之以序数效用论,原因就在于商品满足人的主观感受不具有可度量性,而偏好颠倒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序数效用论也是有问题的,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
自然科学的假设和理论是在应用实验方法获得了确定性结果和应用数学方法抽象概括出主要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起来的,假设和理论的内容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假设和理论只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关系的反映。相比之下,由于经济学不能完全应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就不能确定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关系,研究者在提出假设和理论时,不可避免地将个人的主观意愿带进假设和理论中来,即他认为存在什么样的事实和关系,就可能提出什么样的假设和理论。因此,经济学中的假设和理论既具有客观的成分,又具有主观的成分,这就使得经济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可检验性、理论的一致性和直接现实性。
首先,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假设和理论不可能得到经验的证实。无差异曲线、等产量曲线、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以及边际产品曲线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由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此,上述四种理论便是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它们若不能成立,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就不免垮台。但正如很多西方经济学家所指出的那样,西方经济学的上述基础理论至今也没有得到经验证实。由于在假设和理论的提出过程中已经带进了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意愿,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的成分是不可能为实践所证实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符合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的实证主义要求。
其次,由于每个研究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提出相应的假设和理论,因而在西方经济学中存在大量相互矛盾的说法,例如市场出清和市场不能出清的矛盾,新古典经济学市场能够自我调节和凯恩斯经济学市场不能自我调节的矛盾,等等。这些相互矛盾的说法只有立足于研究者个人的主观意愿才可以解释,但这样一来,西方经济学就不具有科学的理论一致性特点。
最后,由于假设和理论的提出带有主观猜测的性质,因而假设和理论就可以不顾实际经济关系而尽量抽象化和理想化,这就使西方经济学的很多假设条件过于严峻而脱离实际,建筑在这些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研究者人为制造出来的故事和神话,是用科学的方法论证研究者的主观价值观念,不可能具有科学理论的直接现实性,相反却具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以上情况表明,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类似于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科学的前科学形态,那时,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依靠直观猜测的方法。现代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的产生导致了科学从哲学中的分离,在这种分离的基础上,产生了科学哲学。但对于经济学来说,由于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不能完全应用于经济研究,因而类似于科学的独立化对于经济学是不可能出现的。没有经济学的独立化,也就不可能出现类似于科学哲学的经济哲学,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就必然不同于科学哲学。那种以科学哲学为范例进行经济哲学研究的尝试是很不妥当的。
三
由于经济学不具有自然科学的科学性和独立性,这就使得经济哲学有可能也有必要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但这样一来,经济哲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相同的,如何确定这两门学科的界限、明确各自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就成为经济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类似于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科学认识所具有的前科学形态,但对于经济学,不存在类似于自然科学从前科学形态向科学形态的转化,经济学的这种类似于自然科学曾经有过的前科学形态就是它的正常形态。在亚当·斯密创立科学的经济学以前,过去的思想家也研究过经济问题,但过去的思想家从来没有从存在论和本体论的角度思考过人类的经济生活,他们所涉及的只是一些零散和具体的经济问题。色诺芬、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等人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和亚当·斯密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很不相同,也许只有价值起源的问题是个例外。这就很不同于自然科学。近现代自然科学所研究的问题在古代哲学那里就提出了,甚至连问题的提法也是相同的。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这种区别来自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性。
人类生产劳动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物质及其存在形态是外在于人独立存在的,对于人类来说,外部自然界永远居于优先地位。对于所有时代的人们来说,外部自然界在一定层次上的物质及其存在形态是一样的,只要是研究同一层次的物质及其存在形态,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就会和近现代科学面临相同的问题。相比之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具有这种固定不变性。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产生出来的特殊的物质运动形态,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变物质存在形态的能力决定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所处的阶段,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发展的。生活在不同社会阶段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的特殊性要大于其共同性,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在此前的思想家们那里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产生,市场经济成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主要体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斯密首先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此后,围绕该原理的论证形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和现象主义,它没有也不可能从存在论和本体论的角度研究人类经济生活的起源和本质这样的问题,这种类似于自然哲学的经济哲学问题,当然要被实证主义的西方经济学所排斥。由于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不能完全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中来,经济学就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其理论体系中解答存在论和本体论问题,西方经济学即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它也解决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看作是人类经济生活的起源和本质,科学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经济哲学的基础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经济生活领域的存在论和本体论性质的问题首先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基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作用,人类经济生活的条件具有生成发展性,不管是劳动者还是劳动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都是历史地发展起来的。由此看来,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一个很小部分的本质和规律;二是人类的主观意识具有存在性,不能在经济研究中抽象掉。经济生活的主体是有意识会思维的人,人们的主观意识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是分散的,人们所拥有的市场信息必然是不完全的,经济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信息设定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动。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在经济生活中具有存在性特点,因而西方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两分法以及价值和道德中立的主张就是站不住脚的。经济学的本质应该是伦理性的,而不应该像现在这样,经济学和伦理学是分立的,甚至是对立的,其研究方法应该以规范分析方法为主,事实分析和实证分析要服从和服务于规范分析。
西方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但由于实证主义在经济学中不能贯彻到底,因而西方经济哲学也不能将实证主义贯彻到底。他们看到了在经济学中贯彻实证主义的困难,但没有据此分析经济哲学受到的影响,仍然依据科学哲学确定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种做法的不妥当在他们关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争、假设前提之争、理论性质之争以及理论的检验问题等方面都表现了出来。上述问题,根据科学哲学,都是能够或者基本能够彻底解决的,并应该达到科学哲学解决该问题的水平。但是西方经济哲学研究者发现,在经济学领域,上述问题都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困难程度完全不同于在科学领域存在的同类问题。他们由此认识到,整个经济学的科学基础是可疑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但就是没有想一想他们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定位是不是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上述情况表明,经济学不可能完全独立地解决对人类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问题,经济哲学也应该研究人类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这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正确途径。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以科学哲学为范例研究经济哲学的重要意义。
由于不可能运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确定经济生活领域的事实和关系,经济学在提出假设和理论时必然带有猜测的成分,因此,经济学应该借鉴其他学科提供的可资借鉴的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经济学家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起源和本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济哲学问题,是我们特有的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要加强对经济学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而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人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从而加强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联系、交流与沟通。
收稿日期:2000—03—15
标签:哲学论文; 科学哲学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西方经济学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数学论文; 本体论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