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二——第一生产力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之二论文,理论基础论文,第一生产力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二——第一生产力论》,与本刊去年第6 期发表的《邓小平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经济体制论》是上、下篇、姐妹篇,构成邓小平新政治经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基石。邓小平的新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就是它以经济体制论和第一生产力论为理论基础,以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主线的新经济发展理论。
一、把科学技术范畴引入政治经济学
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引起了各国高度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发展科学技术当作基本国策,投入大量人、财、物。一些世界著名的未来学者,敏锐地指出了科学技术进步对未来社会的决定作用,他们甚至把未来社会的命名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如将未来社会叫“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网络社会”、“高科技和高思维社会”等等。与未来学家相比,西方的经济学界却显得相对地保守。他们无论是对经济的微观分析还是宏观分析,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方法,没有把科学技术看作重要的变量,反而在各种有关的分析中总是沿着习惯,把科学技术设定为不变,将其排除掉。当前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是其中的典型。在他的名著《经济学》中,就把政治经济学归结为“供给”、“需求”两个词。说掌握了供给与需求关系就精通了政治经济学。所以,他认为政治经济学非常简单,连“鹦鹉都能成为一个博学的政治经济学者——它所必须学的就是‘供给’与‘需求’两个词。”也许有人会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创立了技术经济学吗?是的。但是,所谓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只是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创造,特别是使用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的评估及评估方法。邓小平的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政治经济学相反,不是以假定科学技术不变为前提,恰恰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变革及其对生产力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的巨大作用,因此,研究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不能以假定科学技术不变为前提,抽象地研究资本、劳动力要素,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变化为前提。所以,他提出和论证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力研究的重点。根据西方经济学发展生产力的公式,是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但在邓小平看来,更重要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增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如果不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只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即量的增长而不是质的提高。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没有提高。生产力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研究生产力发展不应再以资本和劳动力为主轴,而应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轴。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重点,从基本经济制度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转到经济体制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从强调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转移到科学技术进步,这是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新特点所实现的政治经济学革命的真正意义。
把科学技术范畴引入政治经济学,不仅是对西方政治经济学的革命,也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称传统经济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此处使用的传统经济学这个概念,指以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前我国出版的几种政治经济学教材,虽然在某些方面结合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吸收了毛泽东一些经济思想,具有一定的特色。但在总体上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同小异,没有跳出传统经济学的框架,仍属传统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定义严重教条化了。马克思和列宁说过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但绝不等于说政治经济学就可以脱离生产力、脱离生产的技术方面来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恰恰相反,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方面,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实际上是不可分的,内容不能脱离形式,形式也不能没有内容。然而,传统经济学却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上述那句话,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的技术方面与社会方面截然分开。说生产的技术方面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事情,不错,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是要研究生产的技术问题的。但是,政治经济学也要从经济的角度、生产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乃至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既离不开生产关系,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开科学技术就说不清生产力及其诸要素是怎样发展的,传统经济学虽然标榜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要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方面研究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基础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就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不研究科学技术又如何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呢?马克思说,写《资本论》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注:《资本论》第1卷第11页。)。按传统经济学, 不研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如何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呢?邓小平的新政治经济学,在强调社会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范畴引入政治经济学,这就大大地突破了传统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第一生产力的涵义
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又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页、88页、49页。)我认为“第一”,这是邓小平根据当代新的实际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因素中,也是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新规定。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和生产的发展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历史地变化的,怎样规定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者说生产力中包括科学技术因素,这是一个古今中外普遍适用的真理。马克思早已讲清楚了。生产力不等于自然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人怎样改造世界?当然不是仅仅凭借人的体力。人与自然分开的标志是学会制造劳动工具和使用劳动工具。而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就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没有智力的参与,即使是最简单的石刀、石斧也是制造不出来的。原始人的这种智力就是科学的萌芽。制造更先进一点的工具,则需要更多地使用智力,例如制造铁的工具,比制造石器复杂得多,需投入智力相应地多得多。铁和石头最大的不同是,铁不是自然提供的现成材料,而是经过人工冶炼才能使用。这就需要劳动者具有冶炼的知识和技术。加工方法也不同,把铁制成工具,用的是铸造或锻压,这又需要有铸造和锻压的知识和技术。到了近代,生产工具发生了质的飞跃,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制造和使用机器又需要投入更多更复杂的智力,这是不言而喻的。正如马克思说“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机器大生产要求人们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智力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力量,其最高的表现形式是科学。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从来如此。但是,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变化的,随着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含量也越高,作用越大。到现代,上升到了“第一”的地位。
“第一生产力论”虽然是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下简称生产力论)发展而来的,但是,它们的内涵有很大的差别。马克思的生产力论主要强调两点:第一,科学技术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而且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具有生产力的特征,“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第二,科学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但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怎样一部分? 这种强大的动力强大到什么程度?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不能作出具体的结论。邓小平提出的“第一生产力论”,是他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新情况,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的发展。所以,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马克思的“生产力论”,说它是非常正确的。另一方面又指出,从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提出了“第一生产力论”。说非常正确是因为“生产力论”是一个普遍真理,科学技术过去、现在、将来永远都是生产力的一部分。说它不够,是因为这样的规定还不能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确切地位和作用。“第一生产力论”弥补了这个缺陷,使其更符合现代的实际。“第一生产力论”包含三层基本的含义: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及其诸要素的发展进步中的在先性。
这是第一生产力论的一个基本含义。“第一”指时间上科学技术是在生产的前面。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科学虽然也很重要,但科学研究主要是依靠总结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对自然的直观。所以,科学的发展一般地说,是落后于生产,跟在生产的后面。在科学与生产的矛盾运动中,一般是生产在先,科学在后,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科学的发展水平。但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向现代自然科学的过渡,从根本上改变了科学与生产的这种关系。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而不是对生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一特点,在最后一批近代自然科学家法拉第、麦克斯韦等及他们的电磁感应理论研究,就已显露出苗头。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感应理论研究,完全不依靠生产经验,也完全没有生产经验。在他们的理论诞生之前,没有人使用过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雷达,更没有人制造过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这一切都是在电磁感应理论被发现之后,把理论变为技术,然后生产出来的,它们都是电磁感应理论的实现和物化。
现代自然科学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开始的。电子、 X射线和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起了关键作用。19世纪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发现,虽然不能说是对宏观自然事物的完全彻底的认识,但却标志人们对宏观自然事物或物质认识的一个阶段的结束,人们对宏观自然的运动及其规律已获得了基本的认识。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深层结构问题,即要把研究从宏观物质推向微观物质。进行这样的研究,单凭当时的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直观提供的材料是根本不可能。因此,科学家把目光转向独立的科学实验,实验室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近代实验室一般是科学家个人的、卖锅卖铁搞起来的,规模狭小,设备简陋,只能进行比较简单的实验。后来,工厂也搞了实验室,但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并不关心科学理论研究。现代科学实验室则不一样,它有两大特点,一是规模巨大设备完善具有社会化的特征;二是与生产分离具有独立性。随着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过渡,巨大的、复杂的、独立的科学实验应运而生。
有了独立的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就不必处处依赖生产、跟在生产后面,有可能走到生产的前面,在时间上先于生产。事实也正是如此,近40年来,现代自然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技术上的重大创造、发明,无不先于生产。在发现原子能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时,世界上并没有原子弹,更没有原子能电站;在发现受激辐射理论和量子力学、微波波谱学和无线电电子学之前,世界上也没有激光工业;在当代,对生产及社会生活一切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没有一种机器能超过电子计算机。然而,电子计算机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又是传统技术高度科学化的产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理论和数理逻辑这两门学科的建立,为其奠定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电子理论和数理逻辑产生之前,世界上只有机械的模拟机,没有电子计算机,更没有计算机工业。遨游太空、宇宙,过去只能是一种梦想。宇航工业的发展使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然而,宇航工业涉及到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问题,因此,只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走在了前头,才能实现。在现代,科学在先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不仅对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是如此。所以邓小平说:现代“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然后推广到社会生产中的。 对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科学家们用他们习惯的公式描述为:由生产→技术→科学;变为科学→技术→生产。两个公式的起点和终点正好调换了位置,说明现代科学在先。技术的位置不变,仍然是科学和生产相联系的中间环节、桥梁、条件,但也有变化跑到了生产的前面。
第二,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道路。
生产离不开技术,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的过程,是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创新的过程。但是,正如上述公式所描述那样,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技术的改进、提高,靠生产中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所以,是先生产后技术,是生产为技术开辟道路。现代,技术的开发、创新,是以科学为依据,所以,是科学在先技术在后,科学为技术发展开辟道路。结果大大地加快了技术发展。这是过去技术改进、更新缓慢,现代改进、更新迅速的主要原因。过去科学技术的发现、创造发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出1件,现在1天就几十件、成百件。据80年代统计,最近10年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并且还在加速,预计未来10年又将在现基础上再翻一番。每年登记的技术专利数以万计。一门新的学科、一种新的科学理论被发现,很快就有人起来研究根据新学科、新理论所揭示的自然的特性、规律,如何创造条件使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这也就是把科学转化为技术。例如,现代核物理、相对论、量子论科学建立后,人们懂得了原子核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它们发生裂变的瞬间释放出来,同时还懂得用中子去轰击它们就发生裂变,于是人们就去研究如何获得中子,如何不断提供中子炮弹,使原子核连续发生裂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系列原子能技术发明出来了。为了利用原子能,单有原子核裂变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解决材料、装制、调节和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这又推动诸多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创造。如制造高强度耐高温高压抗辐射材料技术、遥感技术、遥控技术等等的发明和创造。又如受激辐射理论,即激光理论产生以后,人们懂得了激光的性质、特性,人们就去研究怎样生产激光以及怎样利用激光,推动了激光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创造和发明。在生产方面创造了制造光抽运固体激光器技术、液体激光器技术、染料激光器技术、气体激光器技术、气动激光器技术、化学激光器技术、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等;在使用方面,创造激光武器技术、激光测量技术、激光导航技术、激光照相技术等。虽然在激光技术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至今激光技术开发仍然是一个技术研究热点,如短波激光,X射线激光技术正在研究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还会有更多的激光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再如生物化学及其分支分子生物学的创立,这是本世纪继物理学革命之后自然科学所取得的一项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畜牧业的面貌,而且也将改变人类生活本身。这门现代新学科的创立,又为一批新技术,如遗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克隆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基因食品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技术等等奠定了基础。在这些新技术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兴的产业。根据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发展的大量事实,邓小平对科学作出了新的概括,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现代“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
科学为生产和技术开辟道路还表现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现代化上。传统产业原来的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一度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是,与现代科学结合之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例如农业这个最古老的传统产业,过去技术发展靠盲目探索,进步十分缓慢,长期落后于工业及其他产业。而近三十年,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现代科学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而且实现了电气化、自动化。笔者在美国加州曾看到安装了电子监控和自动控制装置的拖拉机,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工作,机上和田间空无一人,机器仿佛就是人。由于实现了电气化、自动化,过去一贯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也成了“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了,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了制造业。特别是应用现代遗传学、基因理论于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创造出许多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为解决人口增长和耕地有限之间的矛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又如机械工业,由于注入了现代科学,如运用控制论、系统论、金属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现代工艺学、摩擦学、电子学等,制成了新型的设备,采用了液压、超声、电火花、微波、红外线、激光、腐蚀等多种现代加工技术和工艺,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加工的精密度。可见现代科学也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开辟了道路。
第三,现代科学决定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里,包括近代在内,生产技术发展基本上是自发、盲目、偶然的,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人们在生产中改进技术、工艺,是为了眼前利益,如减轻劳动,降低成本等。依靠的是经验积累。所以,技术发展十分缓慢。到了现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科学走到了生产和技术的前面,给技术发展指明方向,结束了技术发展的自发、盲目、缓慢状态,人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依据科学理论进行技术开发、研究。技术开发变成了科学的转化、实现,技术开发的方向十分明确。例如,原子能技术开发、研究,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随意的行为,而是,由于核物理学的建立,给人们指明了原子核内在蕴藏着巨大能量,以及在核分裂的瞬间释放出来。人们根据科学理论揭示出来的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去探索、研究利用原子能的各种技术。第一步研究就是如何使原子核分裂,即产生反应,结果创造了链式反应理论和技术;第二步,从链式反应到制造原子弹、原子能发电站又要先确定铀的链式反应的临界体积,要找到提纯以及把容易裂变的铀235同铀238分离的技术和方法;第三步,是要解决建造原子反应技术;第四步,是制造原子弹技术;……这些都是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目标方向明确,按科学要求进行,体现了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原子能技术如此,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的开发、创造也无不如此。进入20世纪后,由于核物理学、相对论、原子力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等新学科的建立,决定了整个20世纪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其集中表现就是形成了当代8大技术:原子能技术、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时代的通信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和空间资源开发技术。
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其涵义是:在现代,科学在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变化中,在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矛盾运动中,科学在先,先有科学的进步,然后才有技术、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者技术素质的提高,最后才有生产的大发展;科学为生产和技术发展开辟道路,一门新学科的创立,一个新理论的发现,带出一批新的技术,一批新的产业;科学决定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使技术开发走上了有计划、有目的、快速发展的道路,从而使生产走上快速、高质发展的道路。科学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动力。邓小平的第一生产力论,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科学技术不仅被看作与生产力、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且被看成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进步的决定性的、第一位的因素。经济学研究再也不能以假定科学技术不变为前提了。经济学应着重研究科学技术的变化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给人们指明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道路、途径和方法。
三、从第一生产力论出发作出的几个推论:
(一)把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这是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出发作出的最直接的第一个推论。既然我们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就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我们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发展生产力的一条新路,其深远意义在于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摆脱了主要依靠阶级斗争、革命热情或主要依靠拼劳动力和资源消耗的老路。邓小平为我们开辟的这条新路意义深远,它不仅使我国生产力发展得更快,而且能提供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做到生产力、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造福子孙万代。
(二)把科技和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是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作出的第二个推论。既然我们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明确了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那就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内,作为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协调发展。这样,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持,就能比较顺利地实现。邓小平的这个推论,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计划工作中把经济工作与科学技术工作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重视经济,忽视科技,让科技工作游离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之外的做法。开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质和量并举,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三)把科技和教育列入我国发展战略重点。这是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理论、观点出发,在实践中作出的合乎逻辑的推论。这是落实“主要依靠”的保证。把科技和教育列入我国发展战略的重点,就是肯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基础教育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是发展全局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同时也规定了对科技和教育的优先发展,工作中要着重抓,重点给以保证,切实使科技工作走在各行各业的前面,主导它们的发展。既然科技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因此,科技和教育工作就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邓小平说,各行各业都要抓。大的企业都要有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有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科学研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全社会都要关心。各方面要通力合作,千方百计把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搞上去。
(四)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发展经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口。我们要摆脱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大幅度提高生产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生产力能否发展,发展的速度快还是慢,都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这一前提出发,邓小平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8页。 )在当代,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特别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虽然我国国土辽阔,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相对比较少,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依靠科学,从科技和教育着手,才有出路。从科技和教育着手,也是实现跳跃式发展的要求。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要在几十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要有跳跃式发展,按部就班是不可能的。而实现跳跃式发展,就要从科技和教育着手,以科技和教育作为突破口,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五)把科技和教育方面的支出看作智力投资,要不断加大它在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这是对科技和教育经费支出性质观点的根本转变。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科技和教育经费支出看作纯粹的消费,即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消费。但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迫使世界各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同时也迫使人们逐步改变对这种投入的性质的认识。邓小平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以及经济建设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观点,早在80年代初,就把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看作智力投资,是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投资,并且反复强调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当时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还比较少,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邓小平设想,到本世纪末,我国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一万亿美元后,我们在科技和教育的投资将会有较大的增加。他说,那时“智力投资应该绝不止百分之一。”(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8页。 )邓小平把科技和教育支出看作最重要的投资,即智力投资的观点,现在已被世界许多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所认同。
这5条推论,既是第一生产力论的具体应用, 也是第一生产力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经济基础的佐证。
标签: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第一世界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原子能论文; 科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