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王红兰

浅析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王红兰

河北省新乐市彭家庄回族学校 王红兰

摘要:微写作的大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社会和民生,微写作在初中教学应用中所凸出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因此解决微写作问题迫在眉睫。相信在初中语文教育的带动下,微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一定可以在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写作 应用

开设写作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增强初中生对文字的感受力。微写作,能够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教师教授知识的同时分析、思考这些知识,进而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些知识的实质。以下,我便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一同探讨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微写作的概念

微写微写作是学生使用的一种用时较少、情感单一、 内容集中、篇幅较短的即时性写作形式。微写作的内容涉及微小说、微故事、微诗歌等。在古AI写作作、文学创作总是和文人墨客联系起来,这在写作与普通的劳苦大众中间便存在了一道无形的墙。虽有诸多大文学家关注社会百态,但是再好的文学巨匠的作品也无法完全体现每一个民众的心声。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对公众开放,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新闻工作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文学创作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传播者。这也要归功于当今社会教育的普及。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上发一些比较随意的写作,其可能是生活感悟、新闻所见亦或者是亲朋祝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微写作,微写作不单纯从作品篇幅出发,更是一种及时的、高效的、并非呕心沥血但是依然可以表达真心情感和社会百态的作品。

二、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常识、课文和课外活动。其中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作文以文体为分类,其写作在时间、篇幅、立意和文体上存在诸多要求。更加强调细节刻画和情节阐述,体现的是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于思想感情表达的条理性。微写作更强调用简练的语言去提出观点和抒发感情。考察的是学生对于即兴感情的抒发和文字的精炼表述能力。随着网络平台的开放,人人都是作者,微写作顺着网络的“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迅速的传播和发展。2014年高考,北京已经将类似“微写作”方式的题编入试卷。因此,从初中开始努力提升微写作能力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微写作的必要性

相比于其他的文学创作,由于微写作更加的短小精悍、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传播快速等诸多特点,正在被更多的人们所采用。但当前阶段人们的教育水平和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导致了网络上的存在很多表述有问题的微写作出现,其中不乏当红明星和网络大“V”。这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传承。因此,从初中语文开始,锻炼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创作灵感的把握能力,对于中国文字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微写作的训练方法单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写作的训练多是以考试和题目作业的方式进行训练,而对于微写作更多的是以学生日记的形式进行训练。其训练形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老师对于学生日记写作的要求较低,很难达到提高的目的。

(二)学生对于日常写作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语文作文作为主观命题考察对象,其给分与评判多受我国中庸思想影响。相比于客观题上的对错分明,好作文与一般的作文再评分上没有差别有限,更多的是以一个中等分数了之。这让许多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客观题上。这使得学生对于作文训练的积极性不够,导致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下降。并且,自然科学的兴起,让急功近利的人们更加趋向于收获明显的理科教育,使得传统的文学科目收到极大冷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如今很难再有像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出现。

(三)初中语文老师对于微写作的批改效率偏低。相比于对于客观题型和词句的批改,对于作文和微作文的批改则更费时间和精力。一方面需要读懂学生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也要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的进行批注。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师流失严重,使得许多语文老师不得不承担更多教学任务。高负荷的教学任务让很多老师很难做到高效的批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语文老师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相当稀缺的资源。而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微写作思想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地区老师的执教水平也是需要迫切的一大问题。

五、提升初中微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丰富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要丰富初中生的课外生活,语文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之上。可以通过郊游、运动会、歌唱比赛等等其他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在校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们微写作的创作灵感。同时,通过评比优秀微写作作品并进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二)引导学生重视文学创作。初中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向学生宣传我国的文学大家及其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赏析文学作品的美。从而,引起学生们对于初中语文的重视,并推动微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强化语文老师师资配置。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大力推进农村语文老师的培养工作。努力解决初中语文老师资源的短缺问题并合理安排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在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数量提升的基础之上,也要着力提升其教学水平,为学生们微写作习惯的培养保驾护航,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奠定基础。

微写作的大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社会和民生,微写作在初中教学应用中所凸出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因此解决微写作问题迫在眉睫。相信在初中语文教育的带动下,微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一定可以在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余辉;利用“微写作”激发中学生的写作兴趣[J];学园;2014(26)

[2]吴燕;大时AI写作“微作文”[J];语文学刊;2013(08)

论文作者:王红兰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浅析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_王红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