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王永苗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王永苗

浙江昕丰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很重要的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的对象是具有生命的植物,因此将直接影响着绿化的效果,其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对园林绿化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观赏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现在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在不断地提升,减少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改善生活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1科学选择植物物种

在实施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科学选择植物物种,对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全面分析,不但要考虑其美观性,同时还需兼顾植物间的协调搭配,保证实际选择的植物能够与周边的环境以及不同植物间能够有效协调,防止其对周边生态景观的平衡产生影响。第一,在选择物种时,通常优先选用本土植物,相较于外来植物而言,本土植物其存活率更高,且能够更好的与城市环境相适应,不会对周围环境起到改变,更不会对地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所以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第二,如若要求对外来植物物种进行引入,则需要工作人员能够事先全面调查将要引进物种的生长习性,不但要保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需要防止产生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况。第三,在选择物种时,需要将植物物种的生长规律考虑在内,因为不同季节,植物的外观都会出现相应变化,所以在选择物种时,可以考虑其季节变化的特征,从而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不同类型的落叶草本植物,以保证在各个季节中植物均能呈现不一样的美景,并且能够满足环境净化的要求。

1.2植物栽植技术

一般来说,园林绿化树木最佳的移栽时间是冬季休眠期至次年春季的萌动期内,但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由于内部管理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常常发生非栽植季节栽种绿化树木的情况。为了保证树木移栽的质量与成活率,以减少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成本,常常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实际的植物栽植工作中,常用的栽种技术有段有,在叶面上喷洒蒸发抑制剂以减少水分蒸腾、尽可能缩短树木起苗至栽植的间隔时间、对树木进行断根处理、依据植物的种类以及生长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枝条短截、在阴天或遮阴条件下进行苗木的移栽。

2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应用

2.1施肥技术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水分等,土壤中实际存在的养分有限,随着植物的持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会不断下降,造成植物实际生长期间所需养分不足,通过施肥技术可保证土壤中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养分。施肥期间应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大,降低由此引起的“烧苗”问题。施肥期间,需根据植物特点控制好施肥深度以及施肥距离,园林植物可采取条施或者穴施方法,施肥深度应超过5cm,施肥区域应处于植物根系周边,肥料与植物根茎距离应超过10cm。同时要考虑到植物种类以及生长发育状况,对于生长旺盛的植物,可增加钾肥;生长缓慢的植物可采取速效氮肥;园林中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在施肥中应增加磷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肥期间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施肥效果的影响,如清除植物周边的杂草,有积水区域需及时排水,提高施肥的有效性。

2.2土壤养护技术

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时,要对园林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严格考察,对植物需要的有利营养物质要及时添加,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成长效率。要按照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进行施肥,满足植物养分需求,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如果土地不能满足植被生长的需要,就会对植被生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3合理浇水

在对植物进行浇水时,需要正确把握浇水的时间与次数,确保浇水的合理性。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工作人员都是在园林植物出现萎蔫的情况下才开始浇水,而这个时候已经难以将浇水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了。通常情况下,在新种植的植物长出新根前后,需要确保其根系层的湿润,由于不同类型植物的新根长出时间不同,所以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细心观察,并将其规律找,最后将浇水次数确定下来。不仅如此,对于种植第二年的园林植物也同样需要做好其浇水工作,因为此时该类植物的新根并未彻底木质化,所以其浇水的重视程度以及次数仅次于新植园林植物。对于种植三年或以上的植物,则需要将蔓延到其根部的草坪清理干净,防止其夺走植物的营养,同时需要进行彻底的单浇。每年春季的二茬水和三茬水,需要保证数量与质量的完成,切不可单纯依靠对草坪喷洒的水量。如若树木比较高大,则需要每次浇2~3遍的水,防止出现浇水不彻底或是不透水的情况。

2.4植物修剪技术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修剪能够使其呈现出某些造型,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科学的修剪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能保证植物生长形态优美。修剪时间的选择、修剪造型等都是植物修剪中需要关注的。植物修剪期间需要综合植物生长习性、对光照的需求、植物生长速度以及植物景观的功能要求等,如樱花、白玉兰的愈合能力较弱,实际修剪中应避免频繁进行修剪。园林施工完成后的幼苗通常不用修剪,而植物成年并具备一定的形状后方可进行修剪。园林植物修剪中休眠期、生长期等不同时期采取的方法也存在不同,如休眠期可采取剪枝、截干等方法。

2.5病虫害防治

2.5.1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通常指的是对有益生物进行培育,并利用其来实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成本较低,且防治效果持久。因此,生物防治措施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过该种方式其效果发挥时间较久,所以不适合用在存在严重病虫害的园林当中,并且该种措施对操作的工作人员要求较高。

2.5.2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指的是采取人工的方法来清除园林病虫害的问题。如,修剪病枝、驱赶害虫等。该种措施操作较为简单,而且对技术要求不高,不过如若园林绿化面积较大,则相应的人工成本也会较高,同时如果过度对病枝进行修剪同样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2.5.3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措施通常指的是利用化学农药制剂来喷洒园林植被,从而达到杀害病虫的目的。该种方式见效快速、成本不高,且适合大范围使用。而如若园林并未受到大范围害虫侵袭则不适宜采取该种措施。因为大部分园林都是建设在城市当中,人员流动数量较大,如若进行化学农药的喷洒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结语

园林绿化项目如果想要满足人们对景观、绿化的要求,要严格遵守生态学原理,让园林工程设计满足自然环境的规律,这与园林绿化施工和后期养护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采用加强园林绿化后期养护管理、做好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有机地结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和后期养护工作,使自然与社会相结合,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在该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主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47.

[2]钱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J].现代园艺,2018(22):197.

[3]李明玉.浅析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要点[J].民营科技,2018(11):170.

[4]朱晓强.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的要点及养护管理的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53.

论文作者:王永苗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王永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