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柱结合处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论文_范效平

浅析梁柱结合处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论文_范效平

甘肃华成建筑安装工程责任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越来越广泛,框架结构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应用量大、使用面广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被广泛运用。本文主要对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房屋建筑中关键节点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箍筋;质量控制

梁柱节点是承受梁、板、柱等各种荷载的受力点的重要部位,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在施工时要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消除梁柱节点处的施工问题,以提高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一、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施工方法的选用以及效果,梁柱的节点部位容易出现裂缝,这与施工过程的技术操作有很大的关系,节点处需要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这项操作比较复杂,考验了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施工方法,梁柱的结构有横向与竖向之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结构的承重荷载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施工,常见问题是不同强度混凝土的邻接面留设问题、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要采用不同方式浇捣问题,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梁柱的质量。

1.不同等级混凝土邻接面的留设

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其邻接面的留设问题,这注意是因为梁柱节点的施工操作比较复杂,而且采用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特性有所差异,而且梁柱的结构对竖向的荷载要求比较高,一般竖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较高,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节点出现裂缝,而且也可以延长梁柱的使用寿命。横向结构的混凝土可以采用强度稍低的,这也可以保证梁柱的结构更加稳固,而且混凝土水平结构的施工缝一般在柱底处,有时考虑到施工要求也可以预留在柱顶处,这主要是根据施工的步骤与操作过程决定的。

2.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需分别处理

浇捣施工是混凝土加工过程的重要步骤,而且不同的混凝土强度其浇捣的步骤与方法也有所不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有所区分。混凝土浇捣的过程对梁柱节点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施工中,需要详细的划分后再进行浇捣处理。无论柱顶有没有留施工缝,都应该先利用塔吊吊斗或者是其他设备将混凝土就位,然后再进行分层振捣,要注意的是在楼面梁板处要留出45°的斜面。这样在混凝土要凝固之前,就能送出楼面梁板的混凝土。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领结面不能有冷缝,因此应该在柱的上面留设施工缝,这样就能减小梁柱节点重要部分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的时长,也就减少了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领接面变成冷缝的现象。针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主要区域,要利用小型振捣器,这样才能增强振捣,避免了漏振死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梁柱节点钢筋制作

高层框架结构中,钢筋是重要的材料之一,而在高层梁柱节点,由于承受梁、柱、板等各种荷载的受力点,还是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多种交汇施工的重要部位,因此梁柱节点钢筋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节点配筋构造中节点箍筋的设置是重点,由于我国许多地区处于地震高发区,尤其是汶川地震之后,越来越重视建筑的抗震性,因此要想加强结构的抗震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对混凝土中的箍筋间距减小,这样就会更好的约束混凝土,节点受剪承载力也越高。但是一些设计人员其实注意到,要想结构稳固,就必须对箍筋加密,但是往往只重视柱端、梁端的箍筋加密,但是往往忽视了节点区的箍筋加密。而节点区,连接梁和柱,有纵梁、横梁、柱的纵向钢筋三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存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忽视了节点的施工质量,就会对建筑结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要加强梁柱节点的钢筋制作,一般在施工过程中,节点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入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但是有些施工人员因为施工程序繁琐和钢筋安装绑扎难度大,在施工中人为的减少箍筋的数量,或者箍筋绑扎不牢,这样不仅降低了结构的承受能力,容易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出现质量问题,造成裂缝的出现,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要想提高节点的施工质量,从设计上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确保构件的抗裂性能;另外要加强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加强施工监督,防止人为减少箍筋数量,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节点施工的高质量。

2、节点区的模板的合理安装

在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施工环节就是支模,支模施工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和质量,通常情况下的支模施工较为简单,而且也好施工操作。但是梁柱节点支模通常都比较麻烦,工效低,施工实践过程中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这样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处也不够严密、表面上平整度也很差等通病,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也较为麻烦,不便清理节点内的杂物以及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因此在进行节点支模施工时,首先根据设计图纸了解节点处的梁柱、楼板的几何尺寸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后,对节点进行标注,根据进行的标注相关数据来进行合理的,适合节点的节点模板的制作方案,这样就除了矩形节点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模板,都是由四个侧面的各一至两片矩形板组成,模板下部及柱的搭接长度一般取40cm方便固定,可以结合节点模板的组合方法确定每片模板的具体尺寸并且编号后,然后根据各节点绘制出模板图。有了模板图后,那么就可以让施工人员根据模板图制作节点工具式模板,使用工具式来制定节点模板体系,可以节省人工及材料,提前制作,又能节省现场作业时间,加快进度,这样就保证节点支模施工的快速高质量完成,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3、加强梁柱节点区混凝土施工

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施工更要加强注意,高质量完成混凝土施工,保证结构安全性。在现实的施工中,为满足结构承载的要求,同时节约工程造价,通常会在设计中对上、下柱或柱与梁扳的混凝土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然而未对结构梁柱点区域的混凝土强度作出明确说明。施工人员在对柱的施工中,通常是应该在梁底标高以下20~30mm处留设施工缝,梁柱节点区域与梁板同时施工,而梁柱节点的强度应该增大,这样才能保证在受到外力破坏时,不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要保证节点区域混凝土的足够强度,那么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应按强柱弱梁的原则,节点区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柱相同。当浇筑节点区域混凝土前未及时对施工缝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在浇筑柱的混凝土时,就会在柱头施工缝区域出现较多浮浆,这是因为在混凝土振捣中石子下沉造成的,导致表层的混凝土软弱,所以在进行模板安装前,要将表层软弱的混凝土层清除掉,在模板安装好后,及时清理立面的杂物,确保浇筑时清洁度。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对混凝土选料严格控制和筛选,选择合适的骨料颗粒大小,选择合适的塌落度,因此在施工中一定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交底,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是受力的关键部位,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不容忽视,施工中应提高施工人员对梁柱节点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严格控制,确保梁柱节点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程文,颜德,康谷贻.《混凝土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罗国强,罗刚.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范效平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浅析梁柱结合处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论文_范效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