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师论文,学科论文,理性论文,工作室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是指由某一地区中学政治学科首席名师领衔,多名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以政治学科研究和青年政治教师培养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中学政治教师教育教学、教育研究能力和促进中学政治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研修共同体,是名师工作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名师工作室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名师工作室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着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的发挥。所以,从中学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建设问题,希望此研究能够为进一步促进名师工作室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研究角度,寻找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实践运行机制
任何事物的运动总是有着自身的一套运行机制,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这一新生事物也是如此。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共分为四个部分,即日常工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科研活动机制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这四个机制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彼此之间相辅相成。
(一)日常工作机制
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研修共同体,具有专门的挂牌办公地点,管理日常事务。从工作室活动主体的角度来看,其日常工作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席政治名师的日常工作、顾问的日常工作以及普通成员的日常工作。例如,长沙市方俊政治名师工作室日常事务的分工就十分明确,即首席政治名师——主持工作室的工作、制定本工作室管理细则、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室每学年工作计划、提交工作室总结、建立工作室成员成长档案、与工作室每个学员签订中青年政治教师培养责任书、督促指导他们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提交研修总结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考评、积极参加长沙名师网建设、向市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年度经费使用情况;顾问——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撑与业务指导,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参与制定或修改工作室工作计划、管理细则,共同协商工作方式、工作时间;普通成员——制定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和个人学年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活动的记录,帮助维护名师工作室网站,帮助首席名师及时整理工作室活动记录、成果业绩档案资料。因此,建立在办公室基础之上的日常工作机制是联系首席政治名师、顾问、政治名师团队成员以及普通成员的纽带和桥梁,是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是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与保证。
(二)教学活动机制
课堂实践教学是中学政治老师工作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教学活动机制为解决政治教学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该机制的主要运行形式有示范课、听课、评课等。示范课:一方面是首席政治名师每学年在全市进行名师示范课展示,与工作室成员进行教学交流;另一方面是工作室普通成员在校内或区县市活动中上公开课,例如长沙市方俊政治名师工作室要求其成员每学年在校内开展2次以上教学展示活动,三年内在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区县(市)活动中上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听课:每当有工作室的成员上示范课时,都会组织其他成员去听课;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听课者自觉主动的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其实听课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评课通过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不但能够促使执教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其教学风格,而且还有利于工作室的成员彼此交流,总结经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有些政治名师工作室还要求其成员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含教学笔记、听课笔记、评课记录等),每学年向工作室网站至少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设计2篇,提供教学实录、教育案例、教育故事等5篇以上。教学活动机制能够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水平,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三)科研活动机制
一位优秀的中学政治教师除了拥有较高的课堂教学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研究能力,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通过科研活动机制,对其成员在科研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该机制的主要形式有做项目、做课题、发表文章等。例如,长沙市方俊名师工作室就规定:要求首席政治名师全面了解政治学科最前沿的信息与发展动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方法,指导政治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科研课题,在工作周期内主持完成至少一项市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成果,撰写一批优质的教育科研文章并著书立说,努力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与学科理论素养,每年参加一次国内外高端培训或学术交流活动;要求其成员要经常撰写教育教学、教研或管理札记,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完成1篇读书笔记,每学年参与一项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专题研究和完成1篇教育教学论文,三年内参与完成一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以及至少有1篇论文在市级或市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研究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办法。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的科研活动机制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研讨相统一,旨在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科研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也有利于破解政治学科难题。
(四)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未来,是教育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建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青年政治教师,促进青年政治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甚至成为新的政治名师。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培养青年教师是以课堂教学、学科研究为中心开展的。尽管不同地区政治名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区别,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可以归纳为“中学—高校”培养模式。“中学—高校”培养模式将课堂实践教学与科研合为一体:在中学,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的示范课,成员之间彼此听课、评课,不断提升青年政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在高校,主要是理论交流与讨论,建立专门的培训课堂,请一些知名教授、学者讲课,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继续深造,提高青年政治教师的理论素养,并且鼓励青年政治教师在培训课堂上多与教授学者就实际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学科难题等相关方面进行交流,寻找解决办法,鼓励青年政治教师进行学科研究。在“中学—高校”培养模式中,中学的课堂教学实践与高校的理论学习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联系十分紧密的,它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即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和丰富理论。显然,“中学一高校”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青年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而且还能提升青年政治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与学科理论素养。
(五)四大机制之间的联系
日常工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科研活动机制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四者是辩证统一的,彼此之间既相互区别,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日常工作机制是教学活动机制、科研活动机制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有序且高效运行的保障。政治名师工作室只有处理好日常工作,才能进行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活动。同时,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又是以日常工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以及科研活动机制为基础的。日常工作、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是培养青年政治教师的主要组成内容。青年政治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管理日常事务、参加教学活动以及完成科研任务。其中后两者是最重要的途径,因为整个政治名师工作室的活动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和学科研究这两个中心展开的。由此可见,日常工作机制、教学活动机制、科研活动机制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四个机制共同构成了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
二、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一套运行和管理机制。实践证明,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能够较好地促进各地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活动;重政绩、轻过程;重名气、轻实效等。为了促进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高效运行,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思考。他们具体表现为:
(一)定位不够准确,方向不太明了
中学政治科学名师工作室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针对这两个问题,许多首席政治名师与顾问都不是十分清楚明确。有些地区要求政治名师工作室主要是促进政治名师以及青年政治教师的快速发展与成长;有些地区则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的难点重点问题和学科难题;还有些地区是发挥政治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有些政治名师工作室更是走入了一些误区,有些政治名师工作室注重工作室的名声,注重与其他工作室的特级教师的攀比,认为名人效应大于教育意义,因此聚集了许多名师或特级教师,其实质往往仅是特级教师的简单集合。有些政治名师工作室一直围绕着“姓‘教’,还是姓‘研’?”这个问题打转,工作室的重心究竟在课堂教学实践上,还是在科研上?不能将自己与传统教研室区分开来,处理不好教学实践与科研的关系,要么认为两者分别独立,要么将两者混为一谈。还有些政治名师工作室认为政治名师自身的发展不重要,缺乏更高水准政治名师的引导,忽视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结果通常是整个工作室活动的效果不理想,许多成员只是敷衍了事。许多政治名师工作室的定位不准,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目的以及发展方向等都不是十分明确,经常摇摆不定,这就直接导致一些政治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成长缓慢,效果不佳。
(二)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不强
实践发现,政治教师对通过培训提高实践技能的期望高于通过反思自主专业水平的提高。在当前的政治教师培训计划中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者表现出很强的“目标—动力”导向,强调外部利益对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忽视了从专业本身引导政治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不足,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工作任务化、程式化。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成立的本义是建设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促进政治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研究部门,过多地介入政治名师工作室的管理之中,经常出现错位、越位管理,无暇创新思路、方法与研究,常常为完成任务而工作,这极大地限制了工作室的自主发展,让工作室陷入了任务化的误区。其工作形态也越来越趋于程式化、常规化、平庸化,基本形式就是送课听课评课、开展讲座或座谈会进行交流、写论文或出报告、建博客和网站、展示成果等。其现实结果与预期效果差距大,原创性、突破性、高品质、个性化的做法和经验稀缺,教研的创新、专业的合作、名师的指导帮扶以及课堂教学改革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另一方面是政治名师经验技术化。名师经验是青年教师成长教育教学发展的宝贵财富,它主要包括教学理念、师德修养、成长经历、教学策略、教学技能、治学方法、学识水平、科研能力、规划能力、自我领导力等。很多工作室将政治名师经验奉为“至宝”,在推广政治名师经验时,只是简单地技术性复制,并没有将真正的名师资源和成功“基因”没有挖掘出来,忽视了教师的能动性发挥与时刻变化着的客观实在的有机结合。表层的技术主义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政治名师,它是片面的、保守的。
(三)持续性发展的后劲不足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实现事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事物能否实现持续性发展,是衡量该事物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要实现持续性发展。而要想保证工作室的持续性发展,强大的团队力量是必然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之中,却并非如此。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一般实行任期制,大多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大多数政治名师工作室是个体性强,团队力量弱,其持续性发展的后劲不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治名师并不能真正服务于整个工作室。许多政治名师工作室里的政治名师处于超然地位,与工作室的普通成员交流互动不多,往往孤立于其他成员之外,更谈不上让这些名师服务工作室,从而不能实现对整个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政治名师工作室的的职能和工作方式与学校教研室、教研所等机构存在重叠、雷同问题。很多政治名师工作室不能认清自身与教研室、教研所的区别,将其区分开来,他们往往缺乏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机械地套用教研室、教研所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体现不了政治名师工作室的自身特色。三是研究内容脱离教学实际。一部分政治名师工作室只知道片面追求功绩,远离了其赖以存在的基础——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内容要么毫无创新可言,要么就是“假、大、空”。四是工作室成员组合狭窄化。许多政治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聘任条件十分严格,要求至少是县级政治名师,仅是由少数精英组成。而那些薄弱学校的政治教师、农村的政治教师却被拒之门外,不利于政治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公正发展。
(四)评估手段繁琐,效果不尽如人意
发展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事物不断实现自身的“扬弃”向更高层次前进的过程。而实现自身“扬弃”的主要途径却是评估信息的反馈。常常一次深入、揭露本质问题的评估就能够实现事物的质的飞跃。因此,要想实现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和完善,一个合理有效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考核评估手段繁琐,效果差,问题多:
其一,评估的重点不突出。许多政治名师工作室的评估是无缝隙全覆盖式的量化评估,评估面广,评估指标繁细,是翻地毯式的评估,没有评估的重点。这样的评估方案,既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是对政治名师工作室的核心价值和主旨的严重偏离,不利于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二,评估致动机功利化。例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政治名师工作室的科研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容易导致一些工作室组织科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仅是为了获得课题项目,这是与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完全相悖的,不利于整个政治名师工作室的健康发展。其三,评估致政治名师工作室工具化。如许多地区指出,在工作室的教学考核中,以学生成绩处于上游水平为标准,用排名来决定工作室的成败,从而使得政治名师工作室成为了应试教育的一个工具。
三、推进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高效、科学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转变观念,明确自我定位,树立“政治名师服务工作室”思想
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要想高效运行,首先就必须革新观念,明确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其实是一种荣誉,是对工作室整个团队和所有成员的一种认可。但从更高的角度来看,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代表的却是一种责任和服务,它需要对成员负责、对社会负责,需要向基层地区或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示范和指导服务。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的一个最初目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政治教师专业化。然而,中学政治科学工作室的老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模式,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最终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等等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些地区的政治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之日起,为了打造政治名师,让工作室名副其实,就明确要求团队成员每个学年必须获得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成果,这些成果包括项目课题申请完成数量、论文发表数量、网站建设状况等。但是由于现实的局限性,有些根本完成不了任务,为此他们不惜制造大量的虚假材料,以应付上级的检查。其实,有很多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是远离真正的教学实践的,处于“闭门造车”状态,失去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一些政治名师也并没有真正地为工作室成员服务,为教育服务,这些工作室的自我定位存在严重的偏差,“名存实亡”。因此,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理应转变观念,明确自我定位,树立“政治名师服务工作室”思想。
(二)大力发展政治名师工作室“草根化”经营道路
孟子有句话说得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同样,对于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来说,只有立足于普通成员,根于实践,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与意义。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只有走“草根化”经营道路,才能真正地发展、壮大。“草根化”经营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工作室的组成成员要实现“草根化”。除了一些专家顾问外,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应直接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是来自于本地区各类学校的一线政治教师。整个政治名师工作室应该围绕这些一线政治教师展开各项活动和服务,因为一线教师才是学校教育的决定性力量,才是我国教育的中坚力量。
其二,研究内容要实现“草根化”。政治名师工作室的研究内容应该主要分为两类: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的“草根化”要求扎根课堂,对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寻找到具体的措施,一一解决。而理论研究的“草根化”要求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寻找其中的共同点,进行理论升华,丰富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然后将这些理论推而广之,指导不断发展着的教学实践。
其三,研究方式要实现“草根化”。“草根式”的研究并不是像那些少数的教授专家在象牙塔里进行学院式、精英式的研究,而是侧重于教育教学的微观领域,扎根于具体教学问题的研究,这样一种以小见大式的研究。“草根化”的研究方式注重对某一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个性化的反思,使政治教师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最终成为一名政治名师。
(三)进一步强化政治名师工作室的区域辐射功能
名师工作室已经出现好几年了,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中都已建立基本的名师工作室体系。“引领、示范、辐射”是名师工作室的重要功能,其中辐射功能是最为关键的。名师工作室的区域辐射功能能够极大地促进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有利于教育的公平公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科名师如政治名师,已不再是学校的独有资源,而是整个地区的公共资源。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个重要种类,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设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整个区域内整合政治名师资源,促进不同学校在政治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中共享政治名师资源,进而促进整个地区的教育的发展。要想充分发挥政治名师工作室的区域辐射功能,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工作室组成成员要体现多样性和区域性。政治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既要有来自地区优质学校的政治名师,又要有来自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政治教师,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共享学习资源,最终使得薄弱学校、农村学校走向强校之路。
二是建立和完善政治名师工作室网站平台。一方面在网站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享所有最新的政治学习资源和优质政治课教学视频、教学设计等;另一方面建立政治名师在线交流、在线互动平台,促进政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是政治名师工作室的活动要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因为单调的活动形式调动不了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影响活动效果。同时,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要具有突破性和新颖性,让工作室成员在前所未有、乃至颠覆性的学习和交流氛围中大有收获,快速成长。
(四)完善政治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估体系
考核评估是一个事物不断前进发展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较为详细地反应事物的现实状况,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尤其是其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样,对于中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来说,考核评估体系是其不断进步和不断自我完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其保持高效运行的保证。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地区的考核评估体系手续繁琐、复杂,效果不佳,为此,必须要完善学政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考核评估体系,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一方面是对政治名师工作室进行整体综合评估。该评估的主体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成立的评估小组,包括人事科、基教科、教研室以及外聘专家等。该评估小组必须制定一个可行、有效、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案,对整个工作室的年度成果包括科研成果、实践教学成果、青年教师成长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要与整个工作室的年度经费拨发情况挂钩,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为差的工作室,应终止该工作室的各项活动,取消其挂牌称号。此外,在考评的过程中除了这些硬性指标外,还应将工作室成员对整个工作室的评价纳入到评估当中,这样才能是评估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另一方面是对工作室的成员进行综合评估。该评估的主体是工作室内部选举产生的评估小组,包括首席政治名师、顾问以及普通成员三部分。该评估小组当中必须要有这三种组成成分,特别是普通成员,只有这样该评估才显得民主,评估结果也才能更加科学。评估小组成立之后,在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运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详细而具体的内部工作绩效考评方案,对每一个成员的活动参与情况、科研情况、实践教学状况、日常工作配合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和考察。对考评结果为优的成员,应该予以精神与物质双奖励,激励每一个成员积极提升素质,完善自身,朝着政治名师的方向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