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明
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徐晓明西医外科诊所 153031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脾破裂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7±0.6)h、(238.5±67.3)mL、(7.6±1.8)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3±0.8)h、(669.7±178.6)mL、(12.2±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显著,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脾动脉栓塞术;脾破裂修补术
脾破裂是普外科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创伤性脾破裂不及时治疗易出现失血性休克[1],造成严重后果;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脾脏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治疗中应尽量保留。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采取脾动脉栓塞术和脾破裂修补术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外伤史,左上腹疼痛、反跳痛,经临床CT或B超检查明确诊断为脾破裂;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血液疾病患者、严重躯体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为(35.1±2.8)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8例,刀刺伤5例,挤压伤5例;脾破裂程度分级:Ⅰ级患者5例,Ⅱ级患者9例,Ⅲ级患者4例;对照组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为(34.5±2.4)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9例,刀刺伤5例,挤压伤4例;脾破裂程度分级:Ⅰ级患者4例,Ⅱ级患者10例,Ⅲ级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程度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脾破裂修补术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开腹,对腹腔内器官进行探查,根据患者脾损伤程度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单纯脾脏修补术、部分脾脏切除术等治疗;观察组采取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患者右股动脉进行插管直到脾动脉主干,采取脾动脉造影对损伤位置进行确定,将插管插入出血的脾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直到出血停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术后改善情况进行判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脾脏功能得到完全康复,术后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脾脏损伤程度恢复至Ⅰ级以下,术后未出现感染,有少量出血发生;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脾脏损伤程度恢复至Ⅰ级以上,术后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7±0.6)h、(238.5±67.3)mL、(7.6±1.8)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3±0.8)h、(669.7±178.6)mL、(12.2±3.1)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伤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脾脏血供丰富,质地脆弱,正常情况脾脏受腹壁和胸壁保护,在外力撞击下极易出现破裂;创伤性脾破裂在外伤中脾破裂之首,病死率高,如不及时治疗易出现大出血,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有脾切除手术、修补术、栓塞术等,传统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术后易出现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脾脏具有储血功能,对人体非常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脾脏损伤手术提供了手术条件,正常情况下,患者状态良好,生命体征较为稳定,脾破裂等级在Ⅲ级以下,未出现大面积出血可采取保脾治疗;脾动脉栓塞术具有创伤性、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采取血管造影能够有效显示出出血部位,避免了开腹造成的损伤,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3];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者均可采取脾动脉栓塞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充分表明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杏芳,鲁武伟.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1.
[2]杨权光.脾保留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4):145-146.
[3]刘强,李铎,李建新,等.选择性脾动脉栓塞与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比较[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11):752-754.
论文作者:徐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栓塞论文; 脾脏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动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