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肇源县人民医院 1665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症治疗的方法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4例慢性肝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与治疗组19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强力宁80~100ml,每天1次,20天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患者病情的反复率。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显效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在临床基本治愈、好转率等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推进,中医辩证治疗法将会为治疗慢性肝病指出新的方向。
【关键词】 慢性肝病;中医辩证;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3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15 cases and 19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Qianglining 80~100ml, 1 times a day, 20 days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continuous use of 2 courses of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and withdrawal after repeated rat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herapy will b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
Key words: chronic liver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eutic effect
我国是慢性肝病的高发区之一,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我院依据文献,根据中医辩证的方法,将慢性肝病进行分型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4例慢性肝病患者,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48.9±53)岁;所有患者经诊断都为慢性肝炎,其中乙型肝炎29例,丙型肝炎4例,乙型肝炎加丙型肝炎1例;按随机的原则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与治疗组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的方法,根据19例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形式,可分为肝郁气滞型5例、肝郁脾虚型3例、肝胆湿热型11例,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根据全国统一执行的慢性肝病诊断标准:患者患有急性肝病程超过半年且未痊愈,或无急性肝病史,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肝病的病原学指标,抗HBc 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等情况。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辩证方法,可分为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等。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脘腹、两胁胀闷、肝区隐痛、消化呆滞、疲乏无力,常见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常表现为胁痛腹胀、便溏、四肢无力,或面部、下肢浮肿等;肝胆湿热型表现为患者口干舌燥、头晕目眩、周身乏力、排便不畅等,也可能会出现黄疸指数偏高,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肾阴虚型患者常表现为疲乏、腹胀,常见于慢性肝炎;气滞血瘀型患者常表现为面色晦暗、两胁疼痛等,妇女有月经不调问题,早期肝硬化或慢性肝炎后期患者常表现为此症状。
1.3 病例排除标准:排除患者腹腔内肿瘤、缩窄性心包炎及结核性腹膜炎等。
1.4 治疗方法:针对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汤剂,用水煎服,每日一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疗程,隔7天做第二疗程,两疗程后作为一个观察期。
中药拟方: 肝郁气滞型-柴胡12g,川芎、甘草、川木香各6g,陈皮、青皮、枳壳、佛手、杭白芍各9g,郁金、香附各15g。
肝郁脾虚型-柴胡、杭白芍各12g,茯苓、苍术、白术各15g,薏苡仁30g,青皮、陈皮、台参、砂仁9g,木香、甘草各6g,大枣5枚,鸡内金、醋炒鳖甲各20g。
肝胆湿热-沙参、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白芍、淮山各15g,麦门冬、佛手9g,石斛12g,菟丝30g。
因其他两型本组无患者,暂不做配方。
对照组采用西药静脉注射及给药的方法,给予静脉滴注强力宁80~100ml,每天1次,20天一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
除常规护理外,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及酒类摄取,指导养成食用清淡类食物的饮食习惯,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基本治愈:主次症消失;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乙肝病毒呈阳性,并保持半年以上;显效:主次症消失占半数以上,或好转三分之二以上,肝区无压痛,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主次证消失三分之一,或好转半数以上,肝功能检查值下降一半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指标。有效率=(临床基本治愈+显效+好转)/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显效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在临床基本治愈、好转率等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慢性肝病作为一种多发性、常见病,可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癌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肝有两层含义,一为“肝用”,即肝的功能;二为“肝体”,即指肝脏器官。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本阴而用阳”。慢性肝病病因主要由湿热邪郁、情志内伤、劳伤虚损、饮食失调、病理产物致病及药物致病等几种因素所致,致身体湿热邪毒郁结,气血失衡,气滞血瘀,肝失疏泄,渐致脾胃失和,肝郁血瘀,脾胃亏虚,因此治疗慢性肝病,以清热解毒,活血祛湿为核心。根据肝病病发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疾病产生的环节特点,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等几种类型。在治疗过程中强调“疏肝”的作用,这是因为肝主木,主疏泄,喜条达,肝藏血,身体血液运动有赖于气的推动,疏泄畅达,则气机条达,血液运行无畅,机体健康;反之,气滞痰湿瘀阻,肝瘀血滞,则成痞块,最为常见的肝病病理就是血瘀。同时,肝“为万病这贼,五脏之气,唯肝气最活,善于他脏”。在治疗时应强调疏肝和胃、调中健脾的作用,常用鸡内金、薏苡仁、砂仁、陈皮等药物。
目前,慢性肝病还没有完全有效的特药进行治疗,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的深入,中医辩证论治慢性肝病,以其药源广、副作用小、疗效明显等特点,必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华升,杨薇,李秀惠.钱英治疗慢性肝病临证思辨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14(6).
[2] 李进.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几点思考[J].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4(08).
[3] 冯喜财.慢性肝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 06(7).
[4] 黄远媛.慢性肝病证治新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0).
[5] 文成光.浅谈慢性肝病的辩证治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 23(8).
论文作者:陶金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7
标签:肝病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疗程论文; 湿热论文; 两组论文; 肝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