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意图与历史教学--以“血火征服与掠夺”课程为例_殖民扩张论文

论教学意图与历史教学--以“血火征服与掠夺”课程为例_殖民扩张论文

浅谈教学立意与历史教学——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立意论文,为例论文,浅谈论文,一课论文,历史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能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能。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有专家认为:“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育立意。”[1](p.50)笔者以为教学立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把以记诵为特征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达到课标要求的“注重探究学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然而,当下高中历史课堂停留在知识记忆层面的情况仍然不少见。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为例,笔者曾作过一项调查:“通过教材的预习和教师的讲授,你得到哪些收获或认识?”学生的回答大多相同:“知道了殖民征服的罪恶和残暴,如果没有殖民征服和掠夺,就没有今天发达、富裕的欧美资本主义,他们的幸福是建立在野蛮掠夺基础上的”;“虽然殖民扩张有两方面的作用,但它造成的殖民地贫困落后影响更大,西方国家的征服掠夺是造成当今广大亚非拉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源”。现在使用的人民版《教师教学用书》也认为,“列强的入侵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2](p.75),可见这种观念的影响。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或者说以怎样的立意来讲授本课呢?

一、西方国家掠夺与崛起之间的关系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3](p.49)种论点与笔者此前调查得到的反馈十分吻合。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财富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抢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欧洲一些有名的大学建立都很早,巴黎大学(1180年)、牛津大学(1214年)、剑桥大学(1309年)都在发现美洲之前就建立了,它们都开设几何、数学、天文、物理、哲学等课程,为西方后来的科技发明培养了必要的人才[3](pp.49-54)。

也许有人会说,近代日本就是通过发动甲午战争,掠夺了中国的巨额赔款,迅速加快工业化进程,成为亚洲当时唯一的资本主义大国,也才有了今天的日本。日本的确通过战争掠夺到大量赔款,据戚其章先生统计的数据,甲午战争后中国实际付给日本的赔款是库平银25975万两。如此贪婪和残暴的掠夺,令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切齿痛恨。然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的这种“成功”呢?其实,“日本靠赔款实现工业化”的说法值得商榷。依据有三:一是从日本对赔款使用的比例看,根据日本学者石井整治《日清战后经营》的统计,日本将赔款总数的85%用于海陆军等方面的扩充而不是更多地用于工业建设。二是从经济发展数据看,甲午战争后一段时期,日本经济发展并不迅猛,从1895年至1940年45年间年增长率为2.1%。三是日本工业化实际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时间跨度太大,赔款促其崛起的证据并不充分。实际上,掠夺与崛起并无必然的关联。日本和德国的真正崛起是在二战之后,其原因正如中学历史教科书所说,靠的是政治改革实现其政治的民主化,主要依靠的是社会的稳定、重视科技、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等等,当然也得益于一些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4](pp.62-63)。

二、西方国家崛起的原因

(一)现代意识的兴起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

近代史上最早崛起的是欧洲国家,原因有多方面,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认为:非常重要一点是,欧洲的市民知识分子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也就是后来法国大革命时候提出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观念,这些市民精英有四个核心的价值观念,就是个性、理性、人性、诗性,这就是文艺复兴的主题。以此为核心,他们提出的振兴欧洲的纲领,其实就是欧洲向近代过渡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原则[5](pp.137-140)。现代意识的兴起可视为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如文艺复兴对人文精神的勃兴,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等都促成了欧洲社会的转型。[6](pp.160-161)精神和意识对西方国家崛起的作用,还表现在欧洲社会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布克哈特认为这种观念的内涵,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尊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7](p.125)正如高毅教授所说:正是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引起的种种变化,为人类开辟了通往现代民主政治的现实道路。从经济领域看,个人主义的兴起无疑是资本主义长足发展最重要的观念前提,它通过催发宗教改革而以新教伦理的形式流行于西欧,推动那里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并由此实现中产阶级——市民阶级整体力量的提升,从而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从社会领域看,由于个人主义伦理观强调一切个人价值的评判只能以个人自己的才智和业绩为标准,这种观念的流行势必意味着传统由出身门第差异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将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社会流动的渠道由此大大拓宽,封建时代贵族等级的社会优势也由此趋于崩溃。在思想文化领域,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意义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8](pp.125-126)。可见,在社会转型时期,欧洲人形成的现代意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

(二)国家制度的健全是西方崛起的制度保障

英国是小国成就大业的典范,能够由工业化先行者跃升世界第一号强国,“依靠的就是制度创新”。美国的持久强大又是靠什么?一是迅速;二是以制度创新起步,并贯穿崛起的全过程;三是通过引入福特生产方式和实行罗斯福新政,并在崛起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两次大转换;四是通过高科技革命催生更新经济发展模式。“总之,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国家体制的内部始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9](p.126)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同时从反面的事例也可看出这一点,即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清朝政府会先后败于英国、日本?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经济史专家麦迪逊估计,按当时可比价格计算,清朝的GDP分别为英国的4倍和日本的5倍,何以英日两国反而战胜清朝?美国纽约大学金融系教授梅建平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政府输在集资融资的体制上。英日两国有较广的税收渠道,特别是制度化的金融手段,发放国债,向百姓借钱,既能筹集大量国防经费,又直接推动本国金融市场发展。而清朝政府靠苛捐杂税增加收入,甚至靠卖官鬻爵来增加财力。由于官员贪婪腐败,层层盘剥,常常是政府一两银子的赋税摊到百姓头上就变成二两、三两,引起民变。[10](pp.365-366)战端未开、分晓已见,制度的优劣与国运兴衰联系是如此密切,这一观点远比“清朝失败是政府腐败无能和入侵者的坚船利炮”等空虚大言更具有说服力。

(三)科技先进是西方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

“近代以来的科技进步,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变革之一,其历史意义是无论给予怎样高的评价也不为过的。”[11](p.18)毫无疑问,科技进步推动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也推动了西方国家崛起。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从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从分散、封闭的古代文明到今天全球化的地球村,无一不昭示着科学技术的强大冲击力。处于世界体系中心的西方国家正是通过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以机器大生产的优势击溃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印度和中国。科技水平决定着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当然也影响着民族的命运,经济竞争是如此,国家间的战争又何尝不是呢!武器的性能和战争胜负背后是科技水平的较量,是国力的比拼。笔者以人们熟知的鸦片战争中的虎门战役为例。虎门是中国当时最强大的海防要塞,布置兵力超过1万人,却被英军轻易摧毁,整个战役英军无死亡,伤者仅43人,清军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是532人,伤者无数。清军战败原因,传统教科书认为是“政治腐败,社会的落后,政府组织抵抗不力,军官士兵贪生怕死”,这些观点也许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武器的落后,也可以说是忽略了科学技术在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中的重要作用。英军与清军火炮机制原理大致相同,但英国已有近代工业,冶铁技术保证了铁水提纯,镗床切削使炮膛光洁,加强了射击精度。按化学方程式配比的火药,保证了爆炸性能。中国火炮采用传统工艺制造,铁水不能提纯,炮身杂质和气孔多,不得不加厚炮壁防止炸裂,因此形体笨重,机动性很差,有的只能做单向发射;火药配方全凭经验,炮弹主要是实心的,极少有装火药。[21](pp.65-67)

三、关于本课的立意与教学

(一)课标、教材简析与教学立意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从教材看,本课共四个子目,“海上马车夫”和“英国的崛起”讲述荷、英的兴起;“殖民霸权的角逐”叙述葡、西、荷、英、法的殖民扩张及殖民战争;“强盗的贸易”突出殖民活动带来的灾难。如果仅仅让学生记住殖民霸权是怎样角逐、征服掠夺造成哪些罪恶,得出一条“殖民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的结论、简单地套用“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的评价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教学仍然是停留在记诵为特征的知识学习层面。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思考:西欧殖民者为什么要扩张?为什么能扩张?血腥掠夺的罪恶固然要谴责、腐朽挨打的教训必须要牢记,但是大国崛起的经验尤其应总结汲取,这才是本课教学的立意所在。

(二)教学思路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倒叙的方式先让学生了解西欧国家征服掠夺的史实,再追问为什么要掠夺和扩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又便于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把课标、教材的要求及教学价值取向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搭建起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的平台,营造思维碰撞的氛围。

问题一:依据史实并结合地图,概要指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霸权角逐概况。同时依据教材和所查找的信息,列举西欧国家征服掠夺的罪恶表现。

教师要求学生查找扩张区域,培养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意识;提示和引领学生分析扩张的特点,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师生共同小结西欧殖民扩张概况: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扩张时代。特点有四:一是时间最早,为什么最早,让学生回顾前一课所学知识;二是掠夺手段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三是金银财富的主要搜刮者;四是主要靠暴力征服掠夺、手段残忍。第二阶段是荷、英、法扩张阶段。特点有三:一是征服目的是使殖民地成为其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二是掠夺方式较注重系统性,通常不会竭泽而渔;三是扩张方式比较注意海外贸易公司组建和金融信贷市场开发。通过这种分析比较使学生得出不同类型的国家扩张的目的和方式相异,结果当然也迥异,也使得单纯枯燥的记忆变得有趣,也可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问题二:为什么早期的殖民扩张和征服总是伴随着战争?难道不通过暴力掠夺和战争扩张,就不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吗?

这是教学难点,也是学生问题的焦点。课标和教材只有“殖民扩张、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重要途径”等论点,没有论述。为什么商品贸易在早期扩张过程中不是主要手段和方式?为什么要频繁使用战争暴力呢?第一是当时没有公认的国际间的法律和秩序。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以及此后的两百年左右,国家之间,特别是跨洲之间交往很少,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不需要这种贸易和交往,因而国际上也根本不存在公认的交往秩序和法律,一旦国与国之间出现外贸利益或产权纠纷,必然诉诸武力解决,所以当时国际秩序基本上是靠强大的军队来维持。第二是文明的冲突。正如我们所知,资本的增值、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与市场的拓展密切联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因素、文明的异质,当地民族及当地文化往往会对外来的文化,特别是“贪婪的”攻击性很强的资本主义文化本能地加以抵触和排斥。殖民者除了采取一些欺诈性的方式外,武力扩张就成为海外扩展的一种常态。殖民者征服了这些地区就等于将殖民地变成了宗主国的贸易开放地,这就降低其海外贸易成本,扩大了市场。当然也有例外,像日本对各种外来文化接受度较高的情况,在世界上还少有。按日本历史学家依田家熹的话来说,日本文化的基本形态属于“什么都可以”的并存型,对外来文化较少排斥抵触心理,这使得日本的现代化过程非常受益。[14](p.5)

问题三:靠暴力掠夺到大量金银的葡、西两国为何迅速衰落?有何启示?

王加丰教授认为,葡、西两国衰落的原因,一是封建传统势力顽固;二是穷兵黩武,国力衰退;三是处理宗教问题的错误;四是掠夺到的大量金银造成社会全面腐化。其实说到底,根本问题还是社会和制度落后,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发展欠缺,大量金银主要供王室贵族挥霍而没有用于资本原始积累。相反,英国得到的多是西班牙人不想要的气候相对恶劣、金银储藏较少的北美地带,也没有像西班牙那样掠夺到大量的美洲金银,反倒维持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值得我们思考。

问题四: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荷兰、英国崛起的秘密。

关于荷兰兴起的原因,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邓小平曾对荷兰首相说,中国有句话叫做愚公移山,你们称得上“愚公移海”。

材料2:一名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有八人死去,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能够救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3: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将分散的财物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英国银行成立前大约一百年阿姆斯特丹银行就成立了。

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强国的主要原因。

学生通过阅读上面的材料可以探究荷兰兴起原因,既培养了他们的阅读、提炼、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也使他们对荷兰崛起的历史进程能有宏观的把握。

至于英国的崛起就更值得探究了,有关原因教科书虽然提到了一些,如地理位置的优越、重商主义、圈地运动的实施等等,但这都不是英国崛起的核心要素。

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了解英国崛起的因素,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也许最重要的是,国会至上和习惯法中所包含的所有权将政治权力置于急于利用新经济机会的那些人手里,并且为司法制度保护和鼓励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重要框架。”

——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

材料2:“西北欧还拥有对经济利益格外敏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围。荷兰、英国,甚至法国的贵族决不是轻蔑地看待经商事业,他们总是乐于参加任何有可能获利的商业冒险。由于商人和金融家就像绅士参与商业那样加入贵族行列,北方具有大得多的阶级流动性,商人一样可以成为地道的绅士、政治家、议员、枢密院官员、法官、主教和贵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3:“制度创新理论认为,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两大要素。英国在欧洲率先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一套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私人收益率的系统激励机制……使英国在古代文明的基础上,极其迅速地建立起了一个技术世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

《经济成长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问:依据材料,概要指出是哪些因素促进了英国崛起?

以上这些材料都不是教科书上的,不需死记硬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探究荷兰、英国崛起的原因,锻炼阅读、提炼、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对“小国成就大业”的历史进程能有宏观的把握。历史学的功能告诉我们,解读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我们少一些观念的预设,多一分冷静、客观、求实的思索,弱化一些记诵的学习技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启发学生了解历史,强化一些思维品质的训练,将会对真正实施新课改理念、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更大的作用。

标签:;  ;  

论教学意图与历史教学--以“血火征服与掠夺”课程为例_殖民扩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