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周 政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急诊外科 北京 101300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急诊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4年3月间收治的急诊外伤性肝破裂患者109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患病情况、诊断结果,并观察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9例患者中,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痊愈105例,痊愈率为96.3%,4例死亡,死亡率为3.7%.其中,实施后非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全部治愈,痊愈率100.0%;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中,痊愈34例,痊愈率为89.5%.结论 对急诊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在入院之初要结合其既往病史、身体状况以及影像学资料诊断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与主要体征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其痛苦程度.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 急诊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65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21-02
在现代工业、交通事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工伤、交通意外等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因此而导致的肝脏外伤已经成为医院临床十分常见的危重急腹症. 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肝脏本身质地脆弱,容易发生损伤[1],调查数据显示,在所有腹部外伤的患者中,肝损伤的比例达到15%-20%[2];加上肝脏结构功能相对复杂,血液循环丰富,一旦发生损伤,往往伤情复杂且严重,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或者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存活率低.因而, 对其进行有效诊断、积极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急诊诊断、治疗的方法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4年3月间收治的急诊外伤性肝破裂患者109作为研究对象.10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72例和37例,患者的年龄在7 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3.5)岁.患者的致伤原因包括交通意外、坠落伤、挤压伤、刀伤、枪伤等,分别有58例、21例、8例、19例和3例,其中,属于腹部开放性损伤和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分别有22例和87例.合并肋骨骨折的患者12例,合并脊柱及四肢骨折的患者7例,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4 例,合并脾破裂和肾挫裂伤的患者各2例,合并肾脏损伤的患者3例,合并腹膜后血肿的患者4例,合并肠系膜破裂的患者3例,合并空腔脏器破裂的患者3 例,合并血气胸的患者5例,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1例.患者从受伤到入院就诊的时间在0.5h到24h之间,平均(10.2±2.3)h.
1.2 方法1.2.1 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既往病史、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等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调查,同时结合触诊、腹腔穿刺、超声或者CT 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查.观 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主要体征,可见其均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比较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并伴有板状腹的情况,部分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贫血,重者甚至有严重休克和意识不清的情况. 对患者进行触诊,如右下胸部在触诊时合并有骨擦感,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破裂;患者经腹部触诊时多有右上腹压疼,肝区叩击疼阳性的表现,听诊可闻及移动性浊音. 对患者实施腹腔穿刺检查,部分患者可抽出不凝血. 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对患者实施腹部B超以及多层螺旋CT 检查,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并参照美国创伤协会制定的损伤分级标准对其进行分类[3],可见I型、Ⅱ型、Ⅲ型、Ⅳ型、V 型、Ⅵ型的患者分别有30例、33例、18例、12例、10 例和6例,分别占27.5%、30.3%、16.5%、11.0%、9.2%、5.5%.其中,以Ⅰ级、Ⅱ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患者多有肝包膜下非扩展性血肿,且血肿范围一般在50%以内,包膜破裂的深度在3cm 以下,长度在10cm 以下.Ⅲ级以上的患者, 肝实质裂伤的程度在3cm 以上,肝脏血肿的程度超过10cm,肝包膜下血肿为扩展性,穿破且合并出血;Ⅴ即以上的患者多有近肝静脉损伤的情况,出血量大;Ⅵ级患者合并肝脏撕脱.1.2.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非手术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血压监护、备血并积极补液,要求禁食并保证足够的休息,至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腹痛症状显著缓解,经超声观察显示腹腔积液减少,肝脏血肿被吸收,大大缩小后可停止治疗,治疗时间一般在半月到一个月之间. 手术治疗:按照患者病情不同,给予单纯裂伤缝合,大网膜、止血纱布填塞缝合及生物胶喷涂创面,不规则肝段切除,全肝血流阻断及下腔静脉进行修补等不同的治疗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109例患者中,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痊愈105例,痊愈率为96.3%,其中,实施后非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全部治愈,痊愈率100.0%;手术治疗的38 例患者中,痊愈34例,痊愈率为89.5%.4例死亡患者中,1例因失血量过大, 导致长时间休克,心脑和肾脏器功能发生严重损伤,无法耐受手术麻醉打击致死,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 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部分出现胆瘘、肝内血肿或者肝周脓肿,经术中术后常规引流,均自愈;合并胸腔积液且无法完全吸收的患者,经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愈.
3 讨论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高,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并在术中选择最佳术式是诊疗的关键[4].诊断过程中,要善用血常规检查、腹腔穿刺、腹部超声、CT 检查以及合并伤的检查等,做到明确诊断,并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手术,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通常,患者符合下列标准可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方法[5],包括血流动力学稳定;经实验室检查未见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的情况;经超声或CT 扫查可见肝破裂程度相对轻,无出血或者出血量少,动态观察未见出血量增多的情况;不合并腹腔其他脏器损伤;无或者有轻微的腹膜炎体征.患者经动态观察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疑似合并其他腹腔脏器损伤,出血量增加,并有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或者经输血、补液后无法维持血压稳定,持续性腹痛无法缓解甚至有弥散型腹膜炎出现的时候要立即给予手术探查,其中,出血量相对较少、生命体征比较平稳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探查,Ⅳ级、V 级、Ⅵ级等肝损伤相对严重,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的患者,容易发生出血性休克致死,要在积极进行抗休克处理的同时,通过开腹手术探查并快速止血.
在术式的选择上,如果患者的伤口浅表,边缘光滑可以选择通过粗线单纯缝合止血;而当肝损伤裂口比较深的情况下,则需选择明胶海绵或网膜填塞, 阻断出血,吸尽积血,再行单纯缝合或动脉结扎处理;在伤口深浅不一,裂口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在对失活肝组织快速清理后,实施大网膜包埋缝合,避免脓肿形成;合并严重肝损伤的患者,如常规缝合、结扎效果不显著,可以给予大网膜填塞后缝合或部分肝切除[6].严格把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是活的满意手术效果的关键. 本文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治愈率可以达到100.0%,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因病情过重,失血过多或者合并症等情况有一定的死亡率,总的来说,对急诊外伤性肝破裂的患者,在入院之初要结合其既往病史、身体状况以及影像学资料诊断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与主要体征等进行综合判断,并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案,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其痛苦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李永明,赵言明,庞伟.外伤性肝破裂232例诊治分析[J].中国现代晋通外科进展,2013,16(8):611-612. [2] 许喜崇,赵象文,张建东.严重交通事故致外伤性肝破裂8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3):523-525. [3] 张宏凯时永.62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2,9(28):54-56. 4] 吴志宏,史宪杰,刘雷.外伤性肝破裂164例的诊断及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8):160-161. [5] 黄佳.外伤性肝破裂42例诊治分析[J].广东医学,2012,34(5):641-643. [6] 莫忆,庄晓泉.外伤性肝破裂的术式选择[J].西部医学,2012,24(1):122-123.
论文作者:周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血肿论文; 急诊论文; 外伤性论文; 体征论文; 腹腔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