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勇“交子经”_刘墉论文

柳勇“交子经”_刘墉论文

刘墉的教子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刘墉论文,教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刘墉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著有《萤窗小语》、《超越自己》、《创造自己》、《肯定自己》等。他不仅写文章有自己独到的一面,而且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也不同寻常。

亦正亦邪,塑造儿子坚强自信的性格

刘轩5岁的时候,刘墉经常往返于美国和台湾两地,和妻儿聚少离多。直到两年后,刘墉一家人才定居美国,结束了两地分居的日子。刘墉这时发现,被自己冷落的儿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显得内向而懦弱,加上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几乎变得自闭。刘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强力出击来塑造儿子坚强的性格。

刘墉给儿子制订了严格的生活制度:严格作息,不准偷懒;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自己还要做饭。刘轩在母亲身边娇生惯养,突然受到父亲的管制,自然很不习惯。但刘墉并不因儿子的泪水而手软,坚决将“强汉式教育”进行到底。

刘墉发现刘轩特别惧怕一些小虫子、小蝴蝶,他认为这是对动物不了解造成的,于是他就经常给儿子讲解有关动物的常识,告诉他哪些动物是不伤人的,哪些则是有害的。为了让儿子摆脱懦弱胆小的性格,刘墉还下了一剂“猛药”,亲自为儿子捉蝗虫烤着吃。渐渐地,刘轩不再畏惧小昆虫,竟能和爸爸一起捉蝗虫烤着吃了。

后来,刘墉让儿子把这些经历写进作文里。因为有了亲身体验,所以刘轩的作文变得妙趣横生,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刘轩也变得自信起来了。

刘轩还很怕和同学打交道,刘墉就经常带刘轩去看电影,这也是刘轩最胆怯的事。因为在路上,刘墉总爱让儿子问警察、路人“现在几点了?”每当听到爸爸的“吩咐”,刘轩就特别紧张。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道:“爸爸为什么总是忘戴表?是不是故意为难我、折腾我、捉弄我?”刘墉笑笑说:“我是要训练你放得开。如果都开不了口,怎么与人打交道?怎么能成功?”儿子恍然大悟。

闲暇时间,刘墉还常常和儿子玩儿丢飞盘、投球、三级跳远等男孩子玩儿的游戏。每次刘墉都当仁不让,而刘轩则十有九输。刘轩输了之后,刘墉不许他生气、撒娇、哭喊,不仅如此,还要立正向爸爸敬礼,高声大喊:“您真棒!”一开始刘轩不了解爸爸的醉翁之意,后来才明白,爸爸是在教育自己遇到困难时不气馁,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刘墉的引导下,刘轩很快就融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和同学打成了一片。

亦紧亦松,把握儿子飞行的方向

渐渐地,刘轩长大了。但是,和以往提倡孩子“自立”不同的是,刘墉又开始强权管制了,对儿子的事“横加干涉”。比如,在朋友的交往上,刘墉会严格监督。一次,一个穿着奇怪、举止另类的女孩到家里找刘轩玩儿,刘墉看着极不顺眼,一番盘问,把那个女孩吓得落荒而逃。然后,刘墉走到儿子面前说:“18岁之前,你的事情我可都要过问的,比如这个女孩,绝对不可以交往。”

就是刘墉这样一个绝对的“中国式父亲”,为了陪儿子一起成长,也与时俱进地学会了很多新事物:上网聊天、滑旱冰、穿破了洞的牛仔裤,甚至染带颜色的头发。这个现代的“中国式父亲”直到儿子考上哈佛大学,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刘轩也直到进入大学,独立生活之后,才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亦中亦西,教育也讲男女有别

刘墉的女儿刘倚帆比刘轩整整小了17岁,刘墉对待这个女儿,有不同于儿子的教育方式。这使得在刘墉“强权教育”下“备受煎熬”的儿子抱怨地说:“你为什么老是管着我,对妹妹却那么温柔?”

对于女儿,刘墉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多加鼓励,让她充分独立,自己把握生活,在某些方面则严格要求,原则问题坚决不放任自流。刘墉在希望女儿做个淑女的同时,又希望她做个女强人。所以,刘墉也用教育儿子的方式教女儿打球,并且延续了自己“霸道”的作风,从来不让着女儿,他就是想让女儿尝尝“输”的味道。

不过在其他方面,刘墉管理女儿的政策却非常宽松,让她自己管自己。有一次,都夜里两三点了,女儿还在听音乐,刘墉只提醒了一遍,就不管了。结果第二天,刘倚帆哈欠连天地去上课,一整天都没精打采的,自然就意识到生活规律的重要性。“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刘倚帆可以趴在地毯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她这样做,每科都照样拿A,我有什么话可说呢?”刘墉说,“女儿一边听音乐,一边上网,一边做功课,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适应了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吗?”

当然,刘墉给女儿的自由是相对的,在必修课上,他就不允许女儿随意了。最初教女儿学习汉语时,刘倚帆一点都不在意,读不准就不读了,嘻嘻哈哈地跟父亲打闹,刘墉就板起脸,责令她一遍遍重读,读不准不许吃饭。这可是刘倚帆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她委屈极了,却也终于明白,学习中文,对于华裔后代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必修课。

标签:;  ;  

柳勇“交子经”_刘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