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在促使建筑工程满足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施工技术以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环境保护、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即“四节一环保”的绿色理念。在市政工程中,扬尘、垃圾的处理,水、电等资源的使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等,关系着其绿色施工理念的落实,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绿色施工理念;市政工程施工;运用
1绿色施工理念运用的必要性
市政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绿色施工理念,具体的表现如下:第一,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情况,施工的场地及建筑物较多且地形复杂,或者是有很多的绿色植被。遵循绿色施工的理念,就需要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在保持原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第二,在施工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减少资源浪费,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遵循绿色施工理念,尽可能的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施工工期可能会受到影响,尽可能的合理调控工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扬尘污染问题
市政工程属于露天施工,大型机械运用较多,土方挖填、车辆运输、材料装卸、二次搬运、混凝土及砂浆搅拌等施工工序都易产生扬尘,在大风天气情况下,扬尘问题尤为突出。施工作业人员长期处于扬尘的恶劣环境下,健康得不到保障,工地周边的居民也深受扬尘的困扰。
2.2噪声污染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车辆运输、设备老化、工人作业等都会产生较大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2.3水污染及垃圾问题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同时产生较多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由于未及时处理,随意排放,极易对当地周边环境及水资源造成污染,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及城市形象。
2.4 土壤生态破坏问题
市政工程一般都进行大型土石方工程及各种管线工程施工,涉及范围大、战线长,施工中各种工业化工产品使用较多,工程机械等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也较多,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对当地土壤及生态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
3 绿色施工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表现
3.1环境保护
市政施工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扬尘,给大气带来污染。同时,施工过程还会产生一些垃圾。因此,做好市政施工的环境保护就需要对施工产生的垃圾及扬尘进行处理。对垃圾的处理,需将垃圾进行分类,对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对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尽可能选用环保可回收型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针对施工现场扬尘的处理可通过定期洒水来消除扬尘,离开施工现场的车辆在离开前进行冲洗,防止对外界环境产生扬尘污染。此外,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过程进行防扬尘处理,如石灰堆放处可能会产生一些灰尘,因此,可制定预防措施对其进行定期洒水处理。
3.2 节水管理
做好市政施工的节水管理,首先需减少施工现场的水资源使用量;其次是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在水资源的使用量管理上,需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采用计量的形式对水资源使用加以控制,同时还可以推行一些节水型的用水器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水工作的开展。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可以通过使用中水利用、雨水回收技术,将水资源进行处理再将其用在其他场合,如使用雨水回收技术将雨水进行采集,并用在对扬尘的处理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这对节约水资源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节材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需要用到非常多的建筑材料,做好施工的节材管理,对节约施工成本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做好市政施工的节材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做好施工材料的预算管理,对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数量进行计算,以便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时,知道施工材料的数量要求,避免过多的采购,给管理带来困难。其次,在材料选用上应尽可能考虑使用可回收的环保型材料,一方面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高材料的实用性,实现一物多用的效果,从而这到节约材料使用的目的。再次,针对施工材料的发放需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规定材料领用的具体流程,并对材料的领用、发放做好记录管理,对于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领用需经相关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领取。通过规范材料的领用与发放行为,避免了材料领用的随意性,从而间接地使施工人员注意做好施工现场的材料损耗管理,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最后,对施工现场中可以再次使用的设备、材料进行识别,区分哪些是属于可以回收再使用的材料,并做好对应的保管与清点,这样在后续施工中还可以对这些材料、设备加以使用,减少了施工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充分发挥了材料使用价值。
3.4土壤保护
在施工期间可以临时种植一些较为容易生长的植物,或者在其地表当中覆盖砂石,最大化的减少土壤流失。对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对建筑废弃物采用聚散及再生的方式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对施工、生活垃圾实施合理处理,特别是对于一些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的垃圾,如油漆、电池等,避免对周边的土壤产生危害。对施工污水进行过滤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后,才能进行排放。施工企业在完成施工之后,需和相应的环境部门做好沟通,对已污染的土壤实施无害化处理及恢复。
3.5噪声的防护措施
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噪声,为了减少对周围的影响,可以利用消音器或者是挡音板降低噪声。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机械时,要以噪声较低的设备为主,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液压设备或者是摩擦设备,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可以安装防震底座,进行减震处理。并且要定时定期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增加机器的润滑度,提高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声的污染。
3.6践行生态平衡策略
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周围的环境,保护绿色植被。因为一个城市的植被覆盖率及环境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指标。所以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要以保护周围的环境为前提,减少对植被的毁坏。在建设建筑物的过程中,要深入实地进行考察,确保对当地的植被和绿地面积影响较小,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持当地的原生态。
3.7绿色施工管理
为保障绿色施工推进到操作层面,管理层需对绿色化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施工设计到施工准备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加以控制,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总结,才能使市政工程的绿色化施工得到真正的落实。
首先,企业可开展一系列的绿色施工理论知识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对绿色施工理论的认知;其次,施工组织设计阶段,需将“四节一环保”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再进行施工材料设备的选用与采购、施工工序的安排以及施工技术的设计上将其要求进行落实;再次,施工阶段需注意施工过程及施工现场管理,通过建立绿色施工监督小组来保障绿色施工工作的落实;最后,对施工过程在绿色施工上的落实程度进行评价考核,对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的节能环保性进行总结,为后续市政工程的绿色环保施工带来参考和帮助。
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是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必须做到保护环境和城市建设同步开展,不能只重视工程建设而疏忽了对环境的保护,在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引入绿色理念,本质上使环境质量提升,使施工效果提升,要做到施工和环境互相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峰.施工现场安全绿色文明标准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6(19):264-270.
[2]梁渊博,郭汉彬,赵越.浅议市政工程环保施工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6(16):113.
论文作者:陈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扬尘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资源论文; 环境论文; 市政论文; 垃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