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学习能力与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县域经济论文,欠发达论文,竞争力论文,优势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488(2010)03-009006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是中国特有的经济运行方式。鉴于县域经济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出现一股热潮。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李文星认为县域竞争力是在县域范围的区位、市场、制度、基础设施、社会等多个因素的集成优势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与集聚力,并通过生产要素持续转化为优势所产生的影响力。[1]王秉安、洪文生认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县域经济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2]朱允卫、杨万江认为县域综合竞争力是县(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是指在县域范围内通过集聚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主要具有系统综合性、优势动态性、二元结构性、地区差异性等四个特征。[3](2)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的研究。中国县域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从2001年开始,每年出版《中国县域经济年鉴》,对全国2000多个县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福建行政学院和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以承担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提升福建县域经济竞争力”为契机,对福建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进行了研究。[4]安徽财经大学县域经济研究所和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从2006年开始发布《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这些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虽然上述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和认识县域经济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专门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文献并不多见。由于目前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双劣势”——“既落后于城市,又落后于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本文拟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具备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县域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拥有一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是将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力的关键的观点。
二、后发优势与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schenkron,1962)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追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后发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基础条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差异将影响其发展的进程,相对落后程度越高,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虽然经济学家列维(M.levy)[5]在后发优势理论提出不久,便从现代化理论角度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但是该理论依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出现,后发优势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6]
对于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而言,和发达县域经济或城市经济相比存在着竞争力较弱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由此而产生的后发优势也是全方位的。如果欠发达县域经济在利用后发优势时忽视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把欠发达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后发优势看做是一个动态的、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发优势主要包括引进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制度优势、产业结构优势、人力资本优势和其他优势等六个方面。后发优势就是通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体现出来的,因此,可以把后发优势六个因素作用的总和用一个系统函数AB(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来表示:
但是彼此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或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后发优势系统函数AB,因此后发优势系统函数AB具有复合性;系统论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指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并不是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特质和新作用。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性意味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后发优势系统函数AB具有整体性。它所包含的六个子系统函数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后发优势整体(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是整体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无论将哪一个子系统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都会降低其应有的作用。
由于欠发达县域后发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与发达县域经济或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随着欠发达县域赶超战略的不断实施,这种差距将逐步缩小,因而后发优势也会呈现出逐渐衰减趋势,直至最后完全消失。
由此可见:欠发达县域的后发优势可以用后发优势系统函数AB来表示,它是由六个子系统函数组成,不仅具有复合性和整体性,而且还是一个随时间而递减的、动态的系统函数。
由以上分析可知,欠发达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县域经济或城市经济之间的差距,同时,后发优势不可避免地出现逐渐下降的态势。这种变化可以用图1来表示。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发达地区或城市经济竞争力曲线、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曲线、欠发达县域后发优势的变化趋势:在时刻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要大于时刻。这说明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后发优势的作用下逐渐提升,同时其后发优势也在逐渐下降。从图1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欠发达县域的赶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发达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7]
图1 后发优势的变化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三、学习能力是利用后发优势提升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后发优势理论表明,欠发达县域经济可以利用技术、资金、制度、人才和产业结构的差距来引进和模仿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从区域外引进资金和先进的制度,进而改善自身的产业结构来提升经济竞争力。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实际问题是:能够实现追赶目标仅仅是少数欠发达县域。也就是说,实现成功追赶的仅是一种个别现象,许多欠发达县域未能成功实现追赶。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的欠发达县域的后发优势能顺利发挥作用,而有的却不行呢?
1986年阿布拉莫维茨(Abramovitz,1986)[8]将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推广到具有一般性的理论层次,提出了著名的“追赶假说”。他认为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只是表明该地区具有快速发展的潜力,并不能直接构成现实的经济优势。落后本身不能带来更快速的追赶或发展,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还必须具备一种被阿布拉莫维茨称之为“社会能力”(social capability)的先决条件。这种“社会能力”使落后国家或地区能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制度,并有效地利用外来资本。另外,经济学家可恩和莱温特(Cohen and Levintal,1989、1990)[9]在1989年和1990年对阿布拉莫维茨予以支持,他们认为初始经济发展差距越大追赶潜力越大的观点并不是没有前提条件的,追赶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学习和吸收能力。目前,这一观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落后地区要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必须具备较高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学习和吸收实际上是一个创新性的过程。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是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由于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经验是与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要素禀赋等相适应的,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因此,欠发达县域在向发达地区学习时,应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扬弃,所以,学习过程是一个发挥内在主观能动性的创新过程。
如果在学习和吸收过程中缺乏创新性,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甚至有可能成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障碍,使之陷入“后发优势陷阱”,导致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后发优势陷阱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技术模仿陷阱。由于技术的引进和模仿会产生严重的路径依赖,使欠发达县域仅注重技术引进而忽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改进和提高,从而被锁定在“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后发陷阱之中,这样无疑会阻碍欠发达县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10]二是制度模仿陷阱。欠发达县域落后状况既能激发其向发达地区学习的强烈的内在中动,但同时也会使欠发达县域产生急躁的情绪,导致欠发达县域对发达地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经验等制度层面的东西不加选择地生搬硬套,使得这些从发达地区移植过来的制度和经验不能很好地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从而落入制度模仿陷阱。还有就是,欠发达县域在从发达地区引进先进制度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本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行为规范、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这些方面的冲突的话,那么引进的先进制度就无法通过改变原有的落后的制度来提升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引进技术比引进制度所发挥来的作用更加直观、更加明显,导致人们在观念上和思想上更倾向于技术的引进,所以,很多欠发达县域往往只注重技术的引进和模仿,而忽视制度的学习和改革,其后果不但使得引进的技术作业无法充分发挥,而且还会使自身后发优势难以显现。[11]形成这两类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欠发达县域过分注重引进和模仿,而忽视了对引进的技术和制度的学习、吸收和加工的过程。如果欠发达地区只会跟随发达地区的已经走过的路子,完全模仿甚至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和制度,那么落入后发陷阱就不可避免了。正确的模式应该是模仿——创新——提高,开始以引进和模仿为主,而后通过学习、吸收后,逐步向以创新为主过渡。[12]
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学习能力仅包括获取、理解和利用外部新技术和制度的能力。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所有利于增进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模仿、利用、理解和认识的因素,包括基础设施、教育体系、科研管理体系等。这一定义类似于阿布拉莫维茨(1986)的社会能力概念,他认为学习能力不仅包括模仿和学习先进技术和制度的能力,也包含对通过学习而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调整、创新等能力。总的来说,学习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也是一个较为复杂且不断发展的概念。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学习能力,都涉及到很多因素,特别是一些非经济因素,这些因素由于存在着数据难以获得、难以度量等问题,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习能力进行准确地度量。[13]
众所周知,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和制度的能力成为了后发优势向提升后发地区竞争力的主要纽带和桥梁。
下面我们以“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为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说明学习能力在提升欠发达县域经济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在微观方面,经济行为主体的学习能力越强,其生产成本下降的越快(如图2)。欠发达地区在引入了新产品或先进制度,如果其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则其掌握新产品生产技术就越快,或对新制度的移植就越成功,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节省交易成本。二者相互叠加,使得欠发达县域内生产的产品具有成本优势,能够提供较之竞争者更为便宜的产品,有利于在产品市场上迅速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如果节约的生产成本以产品售价削减的形式传递给消费者,那么其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具有持续性。
图2 不同学习能力的成本曲线
在宏观方面,我们分析学习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仿照武康平[14]的思路建立如下增长模型:假定边干边学是技术进步的唯一因素。这种情况下欠发达县域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全部投入于产品生产之中,产品生产函数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后发优势理论表明,欠发达县域经济具有潜在的快速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但是从实践中看,并非所有的欠发达县域都能恰当和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因此,有一部分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较快,成功地摆脱了贫困,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有的则一如既往被锁定后发陷阱之中。这说明后发优势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要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对县域经济潜在的推动力,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运用学习能力将从发达地区引进的技术、制度等进行消化、吸收,并使之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合。在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制度时,要根据自身需要适时地加以创新,切忌照抄照搬,避免陷入“后发陷阱”。要想使后发优势通过学习促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增长,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欠发达县域在发挥后发优势作用时,应该注重模仿和创新相结合。从后发优势的内涵和实现机制来看,使欠发达县域后发优势充分发挥作用的模式应是先模仿、后创新。但是如果欠发达县域只是沿袭并完全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没有适时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那么难免会陷入后发优势陷阱。毕竟各地资源禀赋、自然环境、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区发展经济的基础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千万不能一成不变地移植发达县域的做法和经验。
2.欠发达县域应该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后发优势能否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取决于欠发达县域是否具有向发达地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越大,则后发优势发挥的越充分越好;相反,学习能力越小,后发优势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因为欠发达县域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迅速模仿和吸收从发达地区引进的技术和制度,并对它进行本土化改造,使引进的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充分享受发达地区的技术和制度溢出、转移、扩散所带来的好处。另外,后发地区也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充分认识、理解和移植发达地区的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借鉴、吸收和改造,并构建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制度和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