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段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王路路

小学中年段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王路路

摘要:应用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有系统知识体系以及开放性的思维,一直以来,小学生解答应用题普遍较为困难,如何教学应用题成为小学中年段数学教师的难点、重点。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能力等综合原因的影响,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简要分析北师大版本教材中,教学影响小学生解应用题困难的因素,提出符合中年级小学生发展水平的应用题教学策略,以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策略解决应用题,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应用题;教学研究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应用题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还尚未完全形成,使得小学生对于应用题型的理解较浅,难以快速地分析应用题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很多中年段的数学题型,在难度和复杂度上都有所提升,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路,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领悟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当下小学中年段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僵化,在中年段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习题的主要来源一般是教材或者与教材相关的试卷和习题册,因此,习题十分有限,不能充分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居于主导性地位而学生在接受过程过于被动,不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中年段小学生思路较为活跃,而数学教师却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钻研能力的培养。

(二)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变换教学策略

数学教师在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在习题讲解过程中一直使用延续多年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课堂的活力另外,数学教师不重视对教学语言的灵活运用,授课过程缺乏趣味性,很难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会因为课堂的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小学中年段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借助“题境”——培养应用题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如果小学生对应用题审题不清楚,是不可能高效地进行解题的新课程特别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往往都是以“情境+问题串”的形式来给小学生呈现应用题的基本内容根据教材的这一特性,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为小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小学生在题境中理解题意,并进行有效的审题,这样,才能为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行程问题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一辆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10米的速度过一个长200米的山洞需要多少时间?”很多学生对于这一道题在解题时往往会根据“路程:速度=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数量关系列式为“200=10=20(秒)”进行解答.很显然,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审清题目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通过利用自己的书或者本子来进行这一题的题境演示,学生通过自己的演示,就能够明白在解答这一题时关键的是要把火车本身的长度算进去,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对于“(200+200)÷10=44(秒)”这一算式的内涵才能深入理解,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可见,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抽象能力不强的这一特点,利用具体的情境方式对情境进行还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审题能力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小学生的应用题审题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迁移——提高应用题解题能力

应用题其实是对生活中某一类具有相同性质的问题的一种典型的概括,相同的应用题之间具有相同的数量关系因此,引导小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在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虽然没有明显地区别各种应用题的类型,但是,在相同的题型之间的内在相同点还是体现很明显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相同题型之间的迁移关系来进行解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鸡兔同笼时”,教材中提供了三个问题情境,分别是第一个情境鸡兔同笼,第二个情境龟鹤问题,第三个情境租船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把这三个问题只是简单地引导小学生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独立地进行解决,这样,小学生就不能从本质上总结和归纳这三类问题的共同特点,因此,也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其实,这三个问题是具有共同的特点的,也就是在解决的时候都要用到假设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小学生以鸡兔同笼问题情境下得出的方法龟鹤问题、租船问题中进行迁移运用,这样,他们就能够得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本质属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通过迁移的思维策略就能够有效地让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教学实践也证明,只有在有效的教学之下,小学生才能不断地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三)引入实际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木身就具备生活化题型多、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而中年级应用题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提升小学生的答题技巧,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小学了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中年级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讲解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归纳总结,引入很多实际问题,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将新学到的知识纳入(或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地迁移和运用。如在讲解“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型时,教师可以提供学生这样的题目,“小明家的阳台要做一些白菜、胡萝卜和葱,已知小明家的阳台共10平方米,那么三种不同蔬菜的种植模式共有几类,分别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例题,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更是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的难点在小学中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应用题的学习,要善于通过借助题境、借助迁移、借助复述来培养他们的应用题审题习惯、解题能力和检查习惯,以此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9-85.

[2]徐美珠.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中自我监控能力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5,31-37.

论文作者:王路路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小学中年段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究论文_王路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