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管理相关技术问题分析论文_曹立杰

同期线损管理相关技术问题分析论文_曹立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安丘市供电公司 山东安丘 262100

摘要:线损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损耗,线损电量的大小、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是电网综合性评价指标。

关键词:同期线损;线损管理;分析

1 引言

线损率是评估电网结构、运行及管理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损,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还有可能威胁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目前,传统抄表只能看到每个月线损率的波动,无法实时展现供、售电量情况,导致线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发现,线损对电网的监控与指导作用不明显。

2 线损产生原因及管理现状

2.1 技术线损

配网技术线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比如因线路导线截面积不符合设计要求,可能会导致线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增大线路损耗;(2)变压器和电缆等元件在运行中的自身损耗。变压器本身存在铜损与铁损,随着运行时间的积累,变压器出现老化、故障或变压器与配网运行不匹配,都会增大线路的电能损耗;(3)大功率设备的推广应用。大功率设备对无功补偿要求较高,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功率设备接入线路使用,配网的无功补偿设备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导致电能损耗增加。

2.2 管理线损

配网管理线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部分用户存在窃电或违规用电等情况,导致电能损失;(2)少数抄表人员存在估抄、漏抄表等情况,或电能计量装置更换后旧表表底数据上传管理系统滞后,导致阶段性统计误差,从而形成了线损偏差。

2.3 管理现状

传统配网线损管理存在以下问题。(1)因抄表方式供、售电量发行不同步,导致月度线损率波动较大;(2)因各信息系统数据偏差或不准确,导致线损计算结果不真实;(3)为满足公司线损、电量等相关考核指标,人为调整电量等操作。以上问题都会导致线损计算结果不真实,无法展现配网的真实线损水平,失去了线损对电网运行的指导作用。

3 同期线损系统及TMR系统线损管理技术结构体系

3.1 TMR系统运行模式

同期线损系统要求TMR系统运维分为主站端和厂站端两部分,由自动化班和计量班分别负责。自动化主站TMR运维人员主要负责主站系统运维,包括TMR系统日常巡视、采集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备份、主站缺陷故障处理等;客服中心TMR计量人员按地域划分为地调TMR计量人员及县调TMR计量人员。其中县公司客服中心计量人员担任县域TMR采集终端责任人,负责县域范围内110kV及35kV变电站TMR采集终端以及计量表计的日常维护工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TMR主站系统主要的日常运维工作。主站不仅实现原始信息的采集,还完成线损、变损、母线平衡电量等的计算。日常运维工作包括了以下几方面:

(1)通过专人每日对系统工况的监测,及时发现终端异常以及表计异常的问题;

(2)通过对线损、变损及母线不平衡的分析,判定故障计量点;

(3)由主站TMR运维专责将初步故障分析结果直接联系该辖区的计量人员前去处理,一般故障情况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且不得影响同期线损考核指标),特殊故障报告主管部门后,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4)计量人员在现场处理故障后,应与主站TMR运维专责联系,检查上传数据无误后方能离开现场;

(5)有换表等操作时,应向主站提供异动单,主站TMR运维专责在TMR系统中进行维护操作,更新电子台账与纸质档案,并在工作日志上记录现场工作内容、异动内容。根据同期线损需求,强化采集覆盖率、采集成功率指标,地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与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人员联系,巡查辖区内变电站计量点的数量以及采集状况,及时将故障表计进行换表的处理,确保采集覆盖率、成功率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可以看出,TMR系统维护任务重、维护人员多且所属部门不同,在业务沟通交流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3.2 同期线损系统管理运维流程

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专业管理范围包括前期准备、基础完善、模型配置、数据治理及上线运行等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前期准备又包括地区关口普查和梳理计量点装置配置等基础工作,公司各相关部门需高度协同做到四点:

(1)各相关部门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提交关口计量点改造计划,将改造需求提报技改项目储备并加快实施;(2)地、县客户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收集汇总荆门地区电能表、互感器、采集终端、相应的二次回路等计量装置改造需求;(3)运检部负责收集汇总关口一次设备需求;(4)调控中心负责收集35kV及以上线损关口现状汇总,收集主站改造需求和厂站计量装置改造需求。

3.3 变电站母线平衡达标率

变电站母线平衡达标率是指变电站内同一电压等级母线上所有开关有功电量的损耗在规定范围内的概率。地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根据同期线损系统各专业职责分工开展35kV及以上母线平衡模型的配置,一是根据TMR系统与EMS系统的计量点数据,将母线两侧开关计量点按照“反向输入,正向输出”的原则配置。二是配置过程中,为确保模型配置率100%,调度控制中心将存在的问题(例如:同期线损系统中没有相关计量点信息、没有相关母线模型、没有相关厂站等)汇总,形成表格反馈给同期线损项目组。三是与项目组时刻保持联系,核实具体的情况并配合项目组进行问题的核查。

4 同期线损管理策略

4.1 提高基础数据真实性

通过同期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运检配电线路线变挂接关系是否准确、营销用户档案与户台对应数据是否真实、采集电量信息是否完备等问题,强化了线损异常原因分析,有利于促进调度、运检、营销等专业协同合作,解决关口管理、设备异动管理、用户档案管理、电量采集管理等跨专业问题,促进各专业数据质量整体提升,提高营配调贯通业务水平。

4.2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基于大数据的配网同期线损管理摒弃了传统人为抄表、统计线损的模式,解放了生产力。通过实时的监测分析发现高损原因并及时处理,有效的解决了因错抄、漏抄表、用户窃电及违规用电等导致的电能损耗,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4.3 提升配网线损管理水平

基于大数据的配网同期线损管理可以较为真实的反映配网实际线损情况,体现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及降损管控水平,指导各单位从原来的简单指标数值调整改变为实际降损工作开展,促进了基层单位降损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电力企业配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4.4 积极开展检查,做好窃电的抓捕

防窃电工作不能单单依靠一个防字。随着用电技术的发展,很多负荷终端都应用了全天候负荷监控设备,这犹如形成了一监控网,对所有用电终端都形成了监控,一旦发现用电异常情况,检查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同时设立窃电调查小组,针对窃电行为进行问责制度,对窃电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责任落实。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以及线损管理开展反窃电工作。对于疑似现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用电基础数据供疑似窃电现象的分析确认。

5 结语

真实的线损情况可以体现出线损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反映电网结构的真实水平,对于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同期线损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金石,周雁晖,王本伟.基于母线平衡的TMR智能故障检测分析[J].电力学报,2011,6(3):202-205.

[2]常智华.基于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J].机电信息,2018,3(12):15-16.

[3]刘德贺,黄玮,等.一体化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智能电网,2015,7(3):646-651.

论文作者:曹立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同期线损管理相关技术问题分析论文_曹立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