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监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新旺

浅析工程监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新旺

北京铁城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2283

摘要:1988年我国开始实行建设工程试点工作,1996年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度,获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对于先进国家工程监理水平,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现状与监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探索解决。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对策

我国的工程建设监理是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勘察设计文件、委托监理合同、施工承包合同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活动实施专业化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体制已经向社会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这样的机制提高了建设工程的质量,也节约了工程投资。但是工程建设监理行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对建设监理的认识不足、监理人员的收入偏低、流动性大以及整体素质水平不高等,这些都阻碍了监理企业的发展,甚至到如今的倍感质疑,以至于取消监理制度的地步。本文就是主要研究建设工程监理企业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对工程建设监理的认识问题

目前无论是业主、施工单位以至于监理企业内部都对监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监理是业主安全质量部门的延伸,是业主花钱委托聘请的,应该完全按照业主的意愿及要求去开展工作,这显然与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相违背,监理单位应是独立的第三方,监理人员应该以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工程建设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处理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但由于体制原因,机制上不配套,监理职能被曲解,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是以“安全质量监理为主”,投资控制基本上由建设单位实施,很少项目给予监理实行“三控制”,因此长期以来,监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未得到有效贯彻。有些项目,监理即使被授予投资控制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是流于形式,离真正意义上的“控制”还相差甚远。导致监理人员难以有效的进行安全质量控制,因为不管工程质量好坏施工单位都能从业主那里拿到工程款,使得监理在工程安全质量控制上处于被动局面,不能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

二、监理取费问题

在我国的建设行业中,监理人员的收入普遍不高,在相同岗位层次的监理人员收入都远远低于建设、设计、施工等企业的从业人员收入,监理企业的低收费,不利于留住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不利于监理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监理工作水平。

其次,有许多监理公司为了承揽到监理业务,违背国家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制定的监理取费标准,自己通过降低费率来保证本公司在监理市场上的竞争力度,这样造成了监理的实际收费过低,使得从事监理的人员收入也很低,导致小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吃拿卡要”现场频繁,影响了整个监理业的形象,影响了社会对监理职业的认知。

第三,监理公司向业主直接收取监理费用的体制导致了监理企业无法真正有效独立地全方位开展监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将付款方式改由第三方先向业主一次性收取监理费,由其按合同规定交付给监理企业,则监理企业避免了与业主的直接经济联系,监理企业的地位就得到了有效提高,就能充分履行法律赋于的职责。

第四,我国一些在建项目中,以施工单位分期完成的工程量计价款作为基数,对监理费用进行分期支付,使得一些监理项目组织为了该阶段取得较多的监理费,无意识的降低了质量、安全监控力度而加快施工进度,无形中增大了工程质量安全的风险。如果实行监理工作质效与收益挂钩的方式,就能进一步激发监理单位的活力,也有利于吸纳优秀人才从事监理工作。

三、监理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不高

据相关资料统计,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理人员流动率接近40%。监理人员的流动过于频繁对于监理队伍的稳定性是致命的,严重影响了监理服务行业的形象及发展。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咨询服务企业更是如此,要在公司内部实行优胜劣汰,好的人才要重点培养,予以嘉奖,而那些职业道德差的要坚决清除,通过完善各种制度,提高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留住人才。

监理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主要是缺乏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缺乏全方位控制的能力。一些监理单位由于人才不配套,大多只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这种状况自然不能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由于项目管理与控制能力的薄弱,只能在现场进行质量监督工作,这是我国建设监理与先进国家建设监理的主要差距。

作为监理单位,不仅要具备工程质量的控制能力,而且要具备进度和投资的控制能力;不仅会使用技术手段,而且要熟练地使用经济控制手段、合同控制手段和法规控制手段,以适应全方位监理的需要。因此,监理单位不仅应该配备工程技术人才,而且应该配备和培训经济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的人才。

要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把监理人员上岗关,持证上岗,严禁“挂靠”行为,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上岗;二是要注重现有监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经常性的专业培训,三是要加强员工思想道德的培训、职业交往的培训、综合素质的培训等。多为这些监理人员提供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一些经验丰富的监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帮带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提高工作能力。对于一些责任心强、职业道德高、吃苦耐劳、长期服务单位的监理人员给予更多的职位晋升机会,在一定的管理平台上提高监理能力。同时完善监理管理制度,利用信息管理平台等实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

总结建议:监理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第一应完善监理制度体系,重新定义监理的含义,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相适应,使监理责权利得到真正的统一。第二在监理招投标中实行强有力的政府监督管理,实行市场指导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同时考虑监理责任下对应的监理报酬、取费问题,对现场监理人员实际报酬进行监督管理。第三加强监理从业管理,利用信息管理平台严格监理上岗、履约管理,监理企业应将个人职业道德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中。

参考文献

[1]华铭德.我国建筑监理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09, (16)

[2]戴馨莹.浅谈监理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J].四川建材,2010,(02)

[3]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论文作者:李新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浅析工程监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新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