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破裂(1960/1963):中共中央如何面对中苏关系危机_中苏关系论文

走向破裂(1960/1963):中共中央如何面对中苏关系危机_中苏关系论文

走向破裂(1960-1963)——中共中央如何面对中苏关系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共中央论文,中苏论文,走向论文,危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之际,围绕着如何看待中印边境冲突中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是否有必要为缓和与美国的关系而主动释放在押美国犯人等问题,中苏两国领导人第一次面对面地在北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稍稍冷静下来之后,尽管根据赫鲁晓夫的提议,双方各自销毁这次会谈的记录,以抹去这一段不愉快的记忆,但中苏关系恶化的趋势已显而易见了。这个时候,特别让中国方面如鲠在喉的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印度暗中支持西藏叛乱,并蓄意挑起边界事端,作为中国盟国的苏联竟然明里暗里偏袒印度;第二是赫鲁晓夫由高唱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进而走到与中国头号敌人美国眉来眼去、一唱一和的地步。但是,至少在多数中国领导人看来,中苏关系的根基还未发生动摇。陈毅在这一年12月27日所作的一个报告甚至特别告诫说:“帝国主义者、现代修正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企图利用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特别是中苏两国之间的一个指头甚至是一个指头不到的分歧,进行挑拨离间,完全是枉费心机,徒劳无功的”。(注:陈毅:《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一些看法》(报告提纲),1959年12月27日。)显然,根据陈毅的说法,赫鲁晓夫还不是“现代修正主义者”,在报告中,“现代修正主义”明确指的是南斯拉夫。1960年1月中旬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进一步反映出这种情况。考虑到中苏分歧已成事实,有必要向党的高级干部做出说明,经毛泽东批示同意,会议印发了《苏联和我国对于重大政治问题的一些看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苏关于国际形势的若干观点》、《中苏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观点》、《中苏关于理论问题的若干观点》等一系列对照性资料。但是,中共中央明显地还不打算对中苏两党关系做出某种盖棺论定的评价。公布的资料也没有刻意搜寻和罗列中苏之间的不同点,而是就所有能够想到的重要问题,全面对照了双方的看法。从对照的结果看,双方仍有不少看法是相同的或相近的。会议印发的最足以说明两党分歧的资料,主要是中苏两党1959年9月围绕中印边界问题的来往信件和苏联政府“表示遗憾”的声明。不过,会议同时也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印发了陈毅1959年12月27日的那个报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共中央这时对中苏分歧性质的看法,基本上不出陈毅报告评价的范围。

1960年初进一步引起中苏交涉的仍旧是中印边界纠纷。1月19日,在得知苏联领导人即将访印的消息后,周恩来接见了苏联大使,要求大使转告苏共中央,苏联领导人访印时最好不要过问中印边界问题,以免被印度资产阶级利用并暴露两党之间的分歧。22日,苏联大使见陈毅时答复说,苏共中央已经表示,苏联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将会“严守中立”,反对第三国干预。26日,周恩来再见苏联大使,对苏联关于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严守中立”的提法表示惊讶,说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冲突时,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保持中立,这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阵营里,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关系中,都是一个新现象。这等于公开了中苏两党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他因此列举了五个事实表示中国的“担心和不安”。这包括1959年9月10日塔斯社关于中印边界问题各打五十大板的声明;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在北京国庆宴会上关于“我们不应该用武力去试试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的说法等。当然,在30日的谈话中,周恩来明确讲,中苏分歧只是一个指头的分歧,不妨碍两党团结。(注: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80-286页。)

但2月4日,发生在华约国会议上的事件使问题迅速变得复杂化了。在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上,中国观察员康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为防止苏联在裁军等问题上代我承担义务,一面表示赞成普遍裁军,同时声明没有中国参加将不承担任何义务的指示精神(注: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78页。),说明中国方面的立场。此举引起苏方强烈不满。在当晚举行的招待社会主义国家兄弟党代表团宴会上,赫鲁晓夫突然在讲话中含沙射影地批评中共,声称兄弟党之间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提意见可以,但不要玩弄尖锐的词句,不应该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是自己说的话就是真理,就应该这样作。

2月5日,苏共中央通过康生向中共中央发出一口头通知,更进一步直截了当地批评中共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表现反映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情绪,认为事实上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印度对人民中国的任何现实的军事威胁”。通知同时批评康生2月4日的发言是错误的,说这实际上等于是冲着社会主义国家来的。赫鲁晓夫的讲话明显是影射毛泽东的,而苏共中央的口头通知更是给中国共产党戴上了“民族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政治帽子。中苏两党分歧由此进一步升级。虽然直到3月上旬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周恩来、陈毅等继续在强调搞好与苏联的关系,避免同苏联同志争论,提议中苏两党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各自保留意见,不再发展争论,但事实上这种争论却渐趋公开化。在2、3、4几个月接连召开的国际学联执委会、世青会执委会以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等国际会议上,中苏代表之间围绕着和平共处、裁军等问题接连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

4月22日,为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中共中央又组织发表了三篇文章,即《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列宁主义万岁》、《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沿着伟大的列宁的道路前进》和中宣部长陆定一在中共中央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在列宁的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这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中共中央在目前时代、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社会主义革命、帝国主义本性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的看法,指名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义”,实际把矛头指向了苏共中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由中共中央审定的文章仍多少认为赫鲁晓夫和苏共领导人“并不是修正主义者”,称他们是些“好心善意的人”,只是有许多“不正确的想法”。(注:见《红旗》,1960年第8期;《人民日报》,1960年4月22日;《人民日报》,1960年4月23日。)

中共中央之所以决定把中苏之间的分歧从中印边界和对美政策这些具体问题,扩展到列宁主义理论观点方面来,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毛泽东始终对苏共二十大提出的和平过渡、和平共处观点抱以怀疑态度。赫鲁晓夫对尼赫鲁和艾森豪威尔的软弱态度,更使毛泽东确信,苏共领导人在理论上的误区是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5月21日和28日,毛泽东在与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和丹麦共产党主席耶尔森谈话时公开讲:“和平共处是没有的”,“和帝国主义没有和平共处,只有冷战共处”。而所谓社会主义不用暴力就可以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是所谓和平过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何处去了?他指出,与苏联的这些分歧“现在我们要公开谈了”。如(他们)不改变,我们就把所有可证明的文件都拿出来。这时,毛泽东一面继续肯定中苏分歧只是一个指头的问题,一面却开始在某种程度上把赫鲁晓夫同修正主义划上等号,称之为“半修正主义”了。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从1960年2月后,中国与苏联之间的争执,更多地发生在国际会场上。争论的焦点,也更多地转到裁军等关系到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的大问题上来了。在几乎所有这些争执当中,中国的意见都明显地处于少数的不利地位。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深感有必要做更广泛的宣传和解释的工作,让各国党从上到下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观点。为此,中共中央采取了一些重要步骤。这包括通过外交、宣传及群众团体等各种渠道,向外广泛散发《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系统说明中共中央理论观点的文章,和抓住一些有利的场合主动进行解释说明工作。

6月初,世界工联理事会在北京开会。会初,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已经注意到工联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在争取世界和平和裁军问题上过分强调了和平共处的作用。据此,刘宁一专门向参加会议的全苏工会理事会主席格里申提出交涉,要求修改报告。他提出:“与资产阶级坐在一起,把他们美化,是骗自己也骗别人”。事实上,“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能防止”。为了有助于阐明中共中央的观点,6月5日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主要成员以邀请与会的20位外国工会共产党领导人吃饭的名义,试图向他们系统介绍中方的观点。这一尝试只进行了一个小时就由于受到以苏联代表格里申为首的多数工会领导人的反对而未能进行下去。

在中共中央做争取舆论的工作的同时,苏共中央也紧锣密鼓地开始向东欧国家兄弟党领导人进行游说。由彭真率领的前往出席6月召开的罗马尼亚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刚到布加勒斯特就听说,赫鲁晓夫从1月起就开始做这些国家兄弟党的工作了。因此,他们到达布加勒斯特不久,很快就感到气氛不对头。会议刚开始,代表团就不得不向中共中央报告说,他们已经陷入苏方“事先布置好的一个圈套”,整个事情可以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罕见的大阴谋”。

中国代表团前往布加勒斯特负有两项使命,一是按照惯例去祝贺兄弟党的代表大会,一是根据苏共中央的提议乘罗党大会社会主义各国兄弟党负责人与会期间,就原定在年内举行的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考虑到《列宁主义万岁》等三篇文章已经发出多时,苏联党也于6月10、12日接连以纪念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发表40周年为名,发表文章影射批评中国党,中共中央特别委托代表团设法与苏共中央就双方的分歧在两党间进行一些讨论。因此,还在罗党大会之前,中共代表团就于6月17日先行抵达莫斯科,与苏共政治局委员科兹洛夫等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讨论。罗党大会进行过程中,代表团又在兄弟党开会前与赫鲁晓夫进行了长谈。但两次长谈的结果,不是使双方更加接近,反而使双方更加隔阂。在与科兹洛夫和赫鲁晓夫的会谈中,以及在兄弟党会议期间,苏方以及同苏方站在一起的东欧各国领导人,都特别对中共中央在世界工联理事会期间向不了解情况的各国工会领导人公开两党分歧的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同时对中国方面利用外交、宣传以及群众团体等各种渠道,越过有关各国党和政府领导机关,散发三篇文章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苏方甚至散发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译成各国文字的长达84页的通知书,除了严厉批评中方不负责任地散发自己的宣传材料以外,还针对中国发表的《列宁主义万岁》等文章所提出的有关时代性质、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问题,系统地批评了中共中央的观点和政策。(注:参见Edward Crankshaw,The New Cold War Moscow V.Peking,London,1963,p.99-103.)

中共代表团对苏方刻意安排的这次“突然袭击”反应十分强烈。中共中央也敏感地意识到问题转趋严重。但此时,中国国内正忙于应付大跃进所造成的空前困难,格外需要苏联的援助,因此,多数领导人对保持中苏之间的团结合作仍旧相当重视,对苏方的做法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中共中央明确要求代表团在坚持对赫鲁晓夫严正批评之后,“还要留在余地,拉他一把”。中共中央起草的代表团声明一面严厉地批评了赫鲁晓夫,一面仍然表示:我们和赫鲁晓夫同志之间的分歧意见,从我们两党的整个关系来说,仍属部分的性质。我们认为,我们两党为着共同事业的奋斗和团结,仍占主要的部分,因为我们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两党都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党,都是为发展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事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世界和平而斗争的党。

严格说来,布加勒斯特会议虽然第一次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暴露了中苏两党之间的严重分歧,并且也使中共中央意识到有组织地在兄弟党干部群众中散发《列宁主义万岁》等几篇文章,震动较大。但中共中央尚未估计到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中苏国家关系。中共代表团特别报告说,赫鲁晓夫在会议结束后与中国代表团告别时,还主动表示:我们吵了一架,但还是在一个阵营里。应该说,两党关系不致出现较大变化。让中共中央深感意外的是,代表团刚刚回到北京不久,苏联方面就于7月4日和16日接连通知中共中央:停止在苏联出版发行中方俄文刊物《友好》周刊,同时撤回所有援华的苏联专家。撤退苏联专家,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科技、军工和外贸等方面的工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毛泽东对苏联的做法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正好迫使我们自力更生,坏事一定会变成好事。不是吗?”(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基于这样一种态度,很显然,也考虑到当时的严重困难,为讨论这一事态而召开的7月30日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以及8月4日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也没有试图作出格外激烈的反应。会议明确地把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的这一表现,限定在两党关系的范围内,强调它仍属部分分歧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根据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向县以上党员干部介绍布加勒斯特会议情况和中苏关系现状的通知。在通知中,中共中央介绍了从苏共二十大以来中苏两党分歧发展的历史,但仍旧强调说,我们与赫鲁晓夫之间的斗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两条路线斗争”,分歧的关键主要只是在于尚未取得革命胜利的世界2/3人口要不要革命、敢不敢胜利的问题,也关系到已经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1/3人口要不要不断革命、如何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从整个中苏两党的关系和世界斗争的全局来说,仍然是局部性质的,存在着克服这种分歧的积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积极因素会日益增长。我们的目的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恰当的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更坚固的团结。

“置之死地而后生”

中苏冲突公开化,引起了与中苏两国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些国家党的领导人的严重不安。8月上旬,越南党领导人胡志明到中国会见中共领导人。他明确讲,他此行是劝和来的。毛泽东在谈话中表示,你们是好心,你们的意见虽然不能说是完全好的,但可以说基本上是好的。因为反对美帝及其走狗是我们的共同任务,需要加强团结。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赫鲁晓夫也并不使用国内对待右派的办法来对待他,而是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今年不灵,明年再讨论、再批评。明年不灵,后年再来。总会有结果。现在甚至还不到公开批评赫鲁晓夫的地步。但毛泽东对苏联方面的做法显然充满了愤慨。他说,赫鲁晓夫可以同美、英、法合作,可以同印度、印尼合作,甚至可以同南斯拉夫合作,唯独不能同中国合作,说是因为意见不同。那么这也就是说,他的见解与美、英、法以及同印度相同了,可以诚心合作了。对中国撤回专家、不给机器,对印度则派专家、给机器。(注:见《毛泽东与胡志明主席谈话记录》,1960年8月10日。)

由于苏联采取了一系列严重步骤,中共中央对赫鲁晓夫以及苏共的判断无疑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注意到理论上的争论将不可避免地持续下去,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外,8月14日,周恩来在一次外事会议上讲到中苏关系时,还明确主张要从最坏处着眼,准备苏联人在宣传上封锁、组织上分裂、政治上颠覆、军事上威胁,以及帝国主义利用它来挑起战争。(注: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340-341页。)在19日与从莫斯科回来的胡志明谈话中,周恩来特别谈到最近苏方派飞机沿边界侦察中国检查站、巡逻队,以及在新疆某地派边防部队包围放牧的中国少数民族牧民,捉去一公社副社长的情况。毛泽东当场就得出印象说:赫鲁晓夫主张全世界搞和缓,同美国的关系要和缓,但是他对中国却要搞点紧张。看来中苏边境上已开始出现一些紧张状态。不过,尽管毛泽东将赫鲁晓夫比之为中国的“右派”,甚至断言他代表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北戴河会议后中共中央对苏共和苏联的总体认识并没有根本改变。周恩来在8月14日回答一些人关于如何区分修正主义和半修正主义的问题时,还明确讲:苏联这个国家和党基本上是反帝的,搞社会主义的,讲国际主义的,所以目前的问题还是部分性的,尽管错误是原则性的。25日接见前美国记者斯特朗时,他仍旧强调说:中苏之间有些分歧,但不会很大,在行动上我们两党都还没有脱离马列主义总的路线。28日,周恩来向各省统战部长说明苏共领导错误的性质问题时,更进一步肯定赫鲁晓夫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是半修正主义、右倾机会主义的,但不能因此就说苏联整个国家变坏了,两党两国关系的主要部分还是团结的。右倾机会主义是党内问题,人民内部问题,决不能因此造成反苏情绪。乌云总是要过去的。(注: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340-341、342、344-345页。)直到9月25日澳共总书记等人愤愤不平地指责苏联向社会主义中国施加经济压力,比美国还坏时,毛泽东也还是表示说:“这是事实,我们不能否认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苏联还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接见澳大利亚共产党总书记等人的谈话纪录》,1960年9月25日。)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基本的估计,中共中央接受了胡志明的劝和提议,于9月15日派出以邓小平、彭真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与苏共中央举行两党会谈。但会谈从17日开始,一直开到21日,未能取得任何结果。接着,从10月2-23日,中共中央又派邓小平、彭真率团参加为准备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声明而召开的26国起草委员会会议。会议争论了三个星期,两党分歧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但即便如此,在10月27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与会者仍旧一致决定由刘少奇率团出席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主张不放过这次正面宣传自己观点的机会,同时继续做争取两党团结的工作。会议决定,代表团以刘少奇为团长,邓小平为副团长,会议甚至决定,这次会议如果能够基本上达到目的,刘少奇就以国家元首身份正式访问苏联。毛泽东讲:81党会议上会有一番恶战,斗争可能非常激烈,甚至可能濒于破裂的边缘,要有破裂的思想准备。但我们的方针是坚持原则,坚持团结,放手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力争达成一定的协议。为此,斗争要讲策略,比如,刘少奇一般不要直接出面争论,位于二线,让邓小平和彭真站在第一线,如此便于转环。

刘少奇11月5日到达莫斯科时,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亲往机场迎接。第二天刘少奇拜访赫鲁晓夫时,谈到了会议开得好就准备正式访问苏联的问题,赫鲁晓夫格外重视,也大讲中苏团结的重要,强调说我们双方谁也离不开谁。7日举行红场阅兵和游行活动时,赫鲁晓夫又刻意让刘少奇首先登上列宁墓,并让刘少奇站在他和勃列日涅夫的中间。科兹洛夫报告时,也丝毫没有讲一句带刺的话。在大会开会前夕,苏共政治局委员苏斯洛夫、科兹洛夫和米高扬还专程来到中共代表团驻地,说希望中共方面能够理解赫鲁晓夫开幕式时在大会讲话的意图,说赫讲话的精神是强调团结的,不想挑起争论。米高扬甚至许诺说,一开完这次会议,他们马上就来与中国方面讨论苏中贸易、援助以及专家等问题,继续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考虑到苏联方面的态度,代表团曾经对是否改变原定发言基调问题进行过讨论。然而事实上,11月10日开幕式上赫鲁晓夫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话,仍旧是不点名地批评中国党的观点。这迫使中共代表团决定继续按照原定方针进行发言。根据原定方针,邓小平的发言将直接把矛头指向赫鲁晓夫。14日下午邓小平指名道姓地历数赫鲁晓夫和苏联党错误做法和错误观点的发言,迅速触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注:参见Edward Crankshaw,The New ColdWar Moscow V.Peking,p.124-129.)邓小平发言后,接连几天,几乎所有发言者都卷入到争论中来了,中共代表团再度处于被围攻的境地。

11月16日晚,得到刘少奇电报的毛泽东召开会议,迅速研究了这一情况。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进一步召开扩大会议,明确决定坚持既定方针不变,对会议声明必须坚持三条原则,第一是坚持自己关于对战争要准备两手而不是一手的论点;第二是反对写上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一大;第三是不接受说我们进行派别活动的提法,否则拒绝签字。为此,有必要做好破裂的思想准备。接到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打来的电话后,刘少奇也在中共代表团的内部会议上明确讲,要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不怕破裂。

激烈的争论一直进行到23日。这一天,赫鲁晓夫做第二次发言,开始从原来的立场上后退。他一面继续肯定苏共二十大反个人迷信是正确的,一面开始承认当时时间紧迫,对斯大林的评价不尽全面;一面继续坚持说和平过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面又反对说他主张走议会道路;一面继续强调世界战争可以避免,一面又承认要根本制止战争,只有靠社会主义和世界人民的革命运动。最后,他还专门讲了一段要团结的话,反对争论不休,主张向前看,有不损害原则的前提下,大家互相让步。针对这种情况,第二天邓小平的发言也顺势降了温。

25日,起草委员会再度开会,彭真参加了起草会议声明的讨论。同一天,越南党领导人胡志明挑头组织了一个“请愿团”向中苏两党“请愿”,呼吁团结。鉴于赫鲁晓夫有所让步,一些小党又强烈地反对分裂,主张团结,中共代表团经过研究后,当晚向中共中央请示,可否适度让步和妥协。代表团说明,目前争论的焦点已逐渐主要集中在了六个方面,即处理兄弟党的原则;国际会议上解决分歧的办法;所谓国际共运中的宗派活动问题;所谓民族共产主义问题;是否应当在声明中肯定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一大的问题;以及所谓反对个人迷信的问题。眼看会议即将结束,在有些问题上事实上苏方很难让步,如肯定二十大的问题,但在其他一些问题上,苏方已显示出有松动和让步的可能,因此,如果一味坚持以前的三条,不允许写上苏共二十大,破裂将不可避免;如果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度考虑到各小党团结的愿望,避免破裂,就有必要进一步考虑我们妥协的条件。

26日晚,毛泽东再度召集会议,商谈对在莫斯科声明上签字的条件问题。会议没能取得一致的意见。27日,由于收不到中央的答复意见,中共代表团仍旧不得不坚持原有的立场,向各方表示,如果苏共不改弦更张,中国党不会在声明书上签字。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是,到了28日的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还是做出了决定,一致同意从原先的条件上再做让步。中共中央28日夜里的指示电主要讲了两点意见。第一,当前观点正确,站在马列主义立场上的兄弟党的队伍还不巩固,全世界大多数党还没有做好与赫鲁晓夫破裂的准备,几乎所有要求革命的人,包括各国党和从事革命运动的分子,都不愿意看到破裂,我们党也不例外。因此,代表团现在的方针应该力争达成协议,发表一个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会议声明。第二,代表团应准备应付四种情况,一是把苏联党安在声明草案中的所有“钉子”,主要是苏共二十大问题、宗派问题和民族共产主义问题,统统拔掉,顺利签字;二是拔掉三个“钉子”,但苏共坚持要搞一个约束各党的内部协议,我们可以在声明上签字但发表声明反对内部协议;三是保留有关二十大的内容,同时又搞内部协议,我们在坚持部分措辞修改后可以签字,同时声明反对内部协议;四是三个“钉子”不去,还要搞内部协议,则绝不签字。

多半也是因为担心破裂在即,这一天夜里12点,赫鲁晓夫专门找到胡志明,要胡志明以他个人的名义打电话,建议刘少奇和赫鲁晓夫到胡志明住处个别谈话,协商妥协的办法,当晚,胡志明按照赫鲁晓夫的要求,给刘少奇打了电话,但遭到中共代表团拒绝。(注:见《毛泽东接见胡志明等同志的谈话记录》,1960年12月3日。)不过,中共代表团当晚已经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电做出了决定,争取以保留二十大的内容为让步条件,促使苏方让步,取消声明中所谓宗派问题和民族共产主义问题的提法。

29日,根据前晚的决定,彭真利用在起草委员会讨论的机会,约科兹洛夫进行了一次私下谈话。提出中方妥协四条件,即第一,不做任何内部协议;第二,声明中不能写有所谓反对宗派活动和民族共产主义的内容;第三,要写上在国际会议上需要协商一致的原则;第四,我们同意保留对苏共二十大的评价,但措辞要修改。对此,科兹洛夫当即表示可以考虑。当天下午,苏共中央主席团临时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了科兹洛夫转达的中方的妥协条件。傍晚,科兹洛夫打电话通知彭真,苏共中央已基本上同意了中方的条件,但要求中苏两党代表团举行一次正式会谈。30日中午,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与赫鲁晓夫、苏斯洛夫和科兹洛夫按照约定在列宁山顺利地举行了会谈,基本上按照中方的条件达成了妥协。于是,赫鲁晓夫正式向刘少奇发出访苏邀请,会毕双方还高兴地一起合了影。

12月1日,在激烈争吵了将近三周,多数党都认为中苏破裂不可避免之后,莫斯科会议在一片团结声中落下了帷幕。这个结果显然也让毛泽东感到满意。12月3日,毛泽东在听取刚刚回京的邓小平、彭真汇报以及接见路过北京的胡志明时,一再对这一结果表示高度赞赏。12月9日,毛泽东又亲率政治局成员前往机场迎接在苏联进行国事访问顺利归来的刘少奇一行。直到1961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举行八届九中全会期间,毛泽东仍旧明确讲:这次81党会议成绩很大,应该说取得了伟大的成果,基本上把赫鲁晓夫发动的反华浪潮打下去了。我们现在要讲团结,跟苏联、跟社会主义国家、跟兄弟党都要讲团结。就是骂过我们的党,也还是要和它讲团结。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针:团结——斗争——团结。刘少奇也在会上讲:经过这次斗争过后,最近一个时期的斗争可能会缓和一些。缓和对我们有利,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运都有利,我们应该力争延长缓和的时间。

“我们现在转入了反攻”

1961年,是中国经济极端困难的年头。在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方面为缓和两国、两党关系做了相当的努力。这种努力促使苏联方面甚至开始部分地恢复了对中国国防方面和经济方面的援助。强调团结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62年。毛泽东在1月30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仍旧特别强调了向苏联学习的必要性,并明确肯定:“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这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注:这段讲话在1966年向党内印发时毛泽东做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大段批判的内容。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8页及注释18。)当2月苏联中央来信进一步提出不宜在国际场合进行不必要的争论和采取特殊立场的问题时,中共中央还特别复信苏共中央,强调“我们的共同点是主要的”,“我们之间的分歧,毕竟是共产主义大家庭的内部问题”,中共中央赞成召开兄弟党会议具体协商的办法。(注:见周文琪等编:《特殊而复杂的课题——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关系编年史(1919-199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0-531页。)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王稼祥提出了在国际会议上应当避免挑起争论,求同存异的建议。根据王稼祥的建议,在7月莫斯科召开的世界裁军大会上,中国代表团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做法,没有与苏联就全面彻底裁军可能与否的问题进行争论。中国代表团的这种做法,得到了苏联方面的积极肯定,甚至苏联控制的世界和平理事会还为此特别提议授予中国代表团以金质奖章。

但是,在1961年,仍旧有两件事情对中国方面形成了较大的刺激。一是苏联与阿尔巴尼亚国家关系急剧恶化;一是苏共召开二十二大,再度把矛头指向斯大林,同时开除了莫洛托夫等人的党籍;赫鲁晓夫还率领数十个到会祝贺的兄弟党领导人,激烈地攻击了阿尔巴尼亚。为此,代表中共中央出席这一年10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的周恩来,不仅在大会致辞中明确表示反对在兄弟党的代表大会上攻击另一个兄弟党,同时还亲率中共代表团向斯大林墓敬献花圈。之后,北京的《人民日报》更公开发表了苏阿两党围绕这场争吵各执一词的文章和信件。

1962年春,伴随着中苏分歧和严重经济困难等多种原因,爆发了新疆少数民族集体逃亡事件。中苏双方为此再度出现相互指责的情况。而几乎与此同时,一些欧洲国家的党开始致信中共中央尖锐批评中国党的路线和政策,更引起毛泽东的强烈反感。6月21日,毛泽东接见朝鲜劳动党代表时公开断言:“修正主义不会改了”。毛泽东批评苏共态度的升温,既与苏方的做法有关,也与他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认识的升级有关。7-8月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几度谈到社会主义国家究竟有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问题。显而易见,在把修正主义等同于资产阶级的情况下,毛泽东一直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即像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产生修正主义?如果按照以往的理论,说社会主义社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逐渐消亡的时期,那就很难理解赫鲁晓夫现象。对此,毛泽东以为资产阶级是可以新生的,苏联就是这种情况。苏联出修正主义,国际根源是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迫,国内根源就是存在着资本主义的残余。(注:《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的讲话》,1961年8月6、9日。)不过,苏联出现了修正主义,能不能说苏联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苏联党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了?在随后举行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讲:“现在可以肯定,社会主义国家有阶级存在,阶级斗争肯定也存在”。既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自然也就存在反动阶级复辟的可能性。但能不能说苏联就复辟了资本主义了呢?毛泽东还讲不出这种话来。他还只能举南斯拉夫的例子,说:像南斯拉夫就变质了。(注:《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1年9月24日。)但既然肯定赫鲁晓夫已经是修正主义,肯定修正主义是资产阶级残余在共产党内的表现,怀疑中国可能出修正主义,毛泽东显然不同意为了保持国家关系而总是采取守势,更担心由于态度不鲜明会加剧修正主义对中国的影响。1962年8月,当毛泽东得知朝鲜同志对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世界裁军大会上的妥协态度提出疑义,而世界和平理事会来信要给中国代表团授金质奖章这件事之后,他当即表示了严重的不满,随后尖锐地批评了中联部部长王稼祥的主张。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期间,连续发生东西欧几个国家的兄弟党在自己的党代表大会上影射甚至直接批评中国党的严重情况。当意大利共产党陶里亚蒂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公开指责中国党一事发生后,《人民日报》开始受命发表一系列批评文章。毛泽东在接见日共中央领导人时特别表示,陶里亚蒂做了一件好事,如果他不公开攻击我们,我们就不好公开回答。现在是非回答不可了。

在此之后,毛泽东开始公开批评中国党在世界裁军大会上的妥协做法,说1962年上半年一个短时期内,我们党内少数同志相当发了狂,主张“三和一少”,就是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的革命斗争少援助一点。这是修正主义的路线,迁就了赫鲁晓夫,把我们自己搞得很狼狈。

就在毛泽东准备全面反击的同时,又意外地出现了一段小插曲。2月21日,苏共中央突然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议停止公开论战,并建议两党举行高级会议。23日,毛泽东接见了苏联大使契尔年科。他说,赫鲁晓夫一面说要停止公开论战,一面自己又公开批评中国党。最近你们批评中国党的文章有四篇,赫鲁晓夫本人的就有两篇。我们从20日起登你们这些文章,今天登完。对于所有这些批评,我们都得回答,有来有往,你们可以骂人,我们也可以回骂。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党公开指名攻击我们了。(注:见《毛泽东接见契尔年科大使的谈话记录》,1963年2月23日。)经过反复交涉,中共中央于5月6日决定接受苏方建议,派邓小平、彭真率团参加两党高级会谈。与此同时,针对苏共中央3月30日来信提出两党会谈需要讨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始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作为中共中央对苏共中央来信的答复。但对此一文件,毛泽东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两个方针,一是要公开发表,二是要锋芒毕露。并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分别向在京的和路过北京的兄弟党有关人士征求了意见。多数意见均对文件表示赞赏。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一文于6月14日公开发表后,在18日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严辞抨击中共中央使中苏分歧“尖锐化到极点”,并拒绝接受中方的建议。全会不仅就即将举行的中苏两党会谈作出决定,要求苏方代表团必须坚持苏共二十大、二十一大、二十二大所确定的路线,而且决定要在更大的范围里批评中国党的路线。据中方统计,此后不长时间,仅苏联境内发表的指名攻击中国党的文章和材料就有300篇之多。7月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双方会谈一直持续到20日。在这种气氛下的会谈结果可想而知。会谈后,毛泽东已经断言:我们现在与苏联的分歧是敌对性质的矛盾了,只是我们现在还是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解决。

9月6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开始陆续发表针对苏共中央的系列论战文章,即“九评”。中苏两党、两国的矛盾冲突再度走到了破裂的边缘。为此,毛泽东公开说:从苏共二十大到1963年7月,我们比较被动。“现在我们转入了反攻,大有大闹天宫的势头,打破了他们的清规戒律”。争论很难再停下来了。至于这样做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他的态度是:“我们不要分裂,但是我们对分裂有思想准备。”他早就讲过:我们不怕分裂,不外乎不做生意就是了。要准备文化、经济往来完全断绝,只保持外交关系。要做这样一个准备,他要分裂也就不怕了。(注:《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上的插话》,1961年1月18日。)

大约两年之后,毛泽东才最终写下了“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现在被修正主义者篡夺了”这句话,但是,肯定两党矛盾已经属于敌对性质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决定了双方冲突之不可调和。只是,两个执政党之间的交恶,多半不会仅仅局限在毛泽东所说的文化、经济往来方面,它终将要反映在整个国家关系,即外交关系上。也就是说,中苏关系的全面破裂,不论毛泽东希望与否,都已经无法改变了。

标签:;  ;  ;  ;  ;  ;  ;  

走向破裂(1960/1963):中共中央如何面对中苏关系危机_中苏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