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_毕贵生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_毕贵生

摘要:新时代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核心是通过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人文素养。这是新时代教师要努力奋斗完成的重要使命。初中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语文课程的所占比例是非常高的。对于初中学生怎样在语文方面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位初中的语文老师应该要掌握并且熟练运用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教学;人文素养;策略

前言: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千年传承的文化底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骄傲。初中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是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语文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我们每天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上课环境。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生对于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人文素养的高低。人文知识底蕴丰厚,初中生在与外界交流时就会得心应手。而现阶段,初中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仪、礼节以及礼貌用语比较了解,对于古今中外的人文历史了解的学生少之又少。初中生对人文知识熟练成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知之甚少。

(二)初中生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决定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语文本身就是学生在生活中时刻运用的一门课程,学生的人文素养决定了学生遇到事情该如何正确处理。例如:对于乱丢垃圾来说,学生在街上饮料喝完之后对于瓶子的处理。有大部分学生会找到垃圾桶,有一部分学生随手乱丢,还有一部分学生看附近是否有垃圾桶,有垃圾桶时就直接丢进垃圾桶,没有就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垃圾桶为止。另一部分是没有找到垃圾桶就直接将垃圾丢弃在地上。学生处理垃圾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

(三)初中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初中生对于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还不够完整,这一阶段十分重要,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关乎到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高低。很多教师对于语文人文知识比较匮乏,对于学生生活上的指导相对欠缺,在看分数的教育国情下,很多老师过分看重考试知识的讲解,忽略了人文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处理问题能力,抗压能力的培养很少。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素养的培养不可忽视[1]。

二、初中语文人文培养的措施

(一)利用教材上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初中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教学内容值得老师进行深入的研究,语文教材包含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寓言故事都包含了生活中做事的哲学,散文故事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人们的生活。

例如: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木兰诗》写出主人公花木兰代替年迈的父亲参军,保家卫国,虽为女子却有着男儿的热血。保卫祖国的河山,面对艰苦的环境恶劣的天气,战争的残酷,依然保持爱国知心,最后换来“对镜贴花黄”的和平生活。教师可以借助文中花木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建设者,每一位学生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家人的责任感,同时要有吃苦耐劳的的精神。

(二)根据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学习的内容来自生活的艺术,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来自于生活。教师在进行教授的时候中可以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找到贴近生活的素材进行引导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深深的领悟到文中所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所要阐述的观点和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初中人教版教材中朱自清《春》的教学中对于春天的描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学生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所见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积雪融化了;燕子归来了;春天暖洋洋的等。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朱自清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引出课文《春》。从文中的欣赏中找到共鸣,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经验[2]。

(三)利用科技进行人文素养的教学

我国的科技水平飞跃的发展,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工具,可以播放学习内容的视频,阅读时配上音乐,更能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奔腾和豪迈,课件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够在视觉上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例如: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黄河颂》的教学,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关于黄河奔涌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黄河的气势,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当时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音乐的播放,师生共同朗诵《黄河颂》,体会其中的寓意。

(四)课外阅读的延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除了书本上的教材之外,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非常有用的方式。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的东西是有限的,很多知识内容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时,可以根据所教内容进行课外的延伸。这样在学生课外阅读的素材上进行了把控,也能找准学生学习的方向。保证了学习知识的有效性。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养成记笔记写感受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写做习惯,为人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人教版教材初中语文《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每一个人对皇帝的“新装”都表现出了夸赞,童话离不开现实,童话故事揭示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通过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安徒生的童话集,对于学生来说,故事读起来并不枯燥,而且告诉学生们的生活哲学也很深刻。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或缺[3]。

总结: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初中阶段是学生非常关键的时候,教师在课程上要注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教授课程时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延伸,更广泛的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生涯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初中生人文素养教育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敏.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5):48-49.

[2]冷新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新校园(阅读),2015(09):58.

[3]冯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改进方法[J]. 学周刊,2013(17):99-100.

论文作者:毕贵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论文_毕贵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