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程明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程明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输电检修室221005

【摘要】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当前发展的必然态势,其可以大幅提升运维管理工作的质效,对于运行检修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主要从书店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关于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

引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供电企业面临全新的经济环境。要想提高我国输电线路的运行水平,就要推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用对于我国运维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1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

1.1分区、分片的负责承包模式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迅猛发展,国内整体用电量不断提升。所以,输电线路建设规模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工程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给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增加一定困难。以往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通常是运用分区分片的形式进行承包,这种方式无法将检修和运行进行有效结合。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将无法进行精准定位,也就无从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从而导致检修工作无法及时开展。与此同时,分区分片的负责承包方式极易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问题,进而无法取得总体、高效的工作成果。此种工作形式一方面对于高效率的进行工作不利,另一方面还会耽误检查、修理的时间,致使检修工作总体效率降低。[1]

1.2检修技术水准低下

供电线路的运维工作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它需要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检修技术人员普遍跟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由于检修技术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整体检修技术的质量也存在问题。同时,目前很多检修工作没有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很容易导致在工作中出现分工不明确,形成工作混乱的情况。

1.3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低

要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就要提高其整体工作效率。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效率最好的途径就是实现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结合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这样才能有效的构建起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较为楼后的区域,在看展运行检修工作时,仍然采用的人工检修方式。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也会存在问题。因此,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迫切的需要使用一套先进智能化的系统,这是打造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2.1着实提高检修工作水平

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均是定期检修机制,在检查、修理线路的过程中大多依靠检修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与技能。这种方式无法为设备性能、线路结构以及系统运行予以深入检修,导致线路检修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够实质全面的开展工作。此外,传统的检修方法非常的耗费时间,并且成本的投入很高,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导致延误供电。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结构目前已经得到了全新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传统的定期监测方法已经不能达到如今监测的标准。[2]所以,对于传统的检修形式一定要变革,重点是提升供电线路检修的技术水平,另外还应当提升总体的工作成效。为此,应当实行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形式,如此才可以确保在线路运行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

2.2有助于整体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要建立在一体化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才能构建的,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不断升级和更新中。因此,支持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只能花技术也在不断的增多,例如GPS技术、GIS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如今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之中,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奠定了优良的基础。另外,供电线路的各种设施、线路的技术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已可以顺应当前先进的智能技术,从而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一体化的开展做出了铺垫。通过种种迹象表明,依托先进科技,构建智能化的供电线路运维一体化的管理体系特别的恰当,有很强的实操性。

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策略

3.1构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

输电线路系统结构十分的复杂,因此开展检修工作时也比较困难。要想打造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首先就要创建一个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发挥系统一体化管理的功效。供电企业要学会借助现代化技术、通讯技术等等结合打造一个智能化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系统应该主要围绕输电线路的监测管理为核心,这样才能够借助系统来制定检修工作计划。要学会利用和专业化的智能分析系统,来深入的对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通过系统的数据继续拧扥系,计算出可行的工作方案。此外,还要做好检修计划的校验工作,这样才能够发现输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检修工作。

3.2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就是提高故障检修的效率,这样才能够及时的排出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传统的方式运行和检修是检修是分离的,这导致达不到预计的检修成效。另外,人工检查、修理工作效率低下,质量没有保证。为此特别有必要依托智能科技,打造一个自主化的管控平台。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检修工作的时间,保证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具体来说,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数据予以无限采集;②对数据进行传输和分析;

③对数据进行定位。其中,最为常见的智能化技术主要包含GIS和GPS技术。GPS技术主要是负责线路故障的定位,其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速度,大大缩短线路故障的定位时间,提升检修效率,确保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模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3输电线路一体化承包模式

输电线路运行一体化管理需要以一体化承包模式为基础。在目前的阶段,很多输电线路的运行检修工作都采取的分区的承包模式。这种承包模式给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形式增大了一定的难度,难以达成跨区域、跨范畴管理。为此,一定要对目前分区承包形式进行改进,增强各个承包地区的沟通和协作,逐渐对目前分区承包形式加以变革,实现规范的整体型承包,进而打造一个总体的运维系统,为输电线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3.4创建线路设备信息数据库

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电力技术也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所以,输电线路以及各项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检修出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势,为满足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要求,必须创建一个信息数据库。且各种输电线路及设备相关信息均可录入到该信息数据库中,并实现预测和总结等功能。参照数据库,运维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线路运行过程中存有的不足,且采用恰当的举措进行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详细。比如,在对电气设备信息进行录入时,必须录入运行相关参数、规格型号以及检测记录等。只有切实提升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运维人员才能通过这些数据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精准判断。

4结束语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是随着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实现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必须从构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的管理系统、打造智能化的管理平台、输电线路一体化承包模式、创建线路设备信息数据库这四方面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夏剑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30~131.

[2]黄眺信.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02:137~138.

论文作者:程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