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投水务产业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也跟随着这波大浪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加强水资源的科学使用,就必须要合理的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难免或多或少的会造成周围环境的破坏。国家相关部门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推出了一揽子相关的政策文件来缓解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以实现不破坏环境的目标,让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篇文章就是围绕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先进的技术应用和保护环境的内容。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环境保护;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特别是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尽管我国的水资源丰富,但其特点是分布不均匀。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快速的增强,水利工程事业也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值得我们骄傲的例如说,耳熟能详的南水北调工程、课本中经常提及的三峡工程以及引黄供水工程等水利工程。这些工程承担着抗旱减灾和利用水资源为人类造福的使命,开启了我国对水资源利用的先河,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其地位非常重要关系着国家民生命脉,因此要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使其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得到发展。
1 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当前,全世界的水资源都处在比较紧张的阶段中,特别是水资源在全球的分布都不均衡,这种分布的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情况,可以从功能、效果、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完善,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发展。为了保证新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能够达到各种需求,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目前比较主流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简单的说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就是利用高压水依据施工的要求切割施工地基的过程,并将沥青水泥等建筑材料注入到所切割的地方,进而将原来的地貌特点进行改变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是地基结实,防止地基出现冰冻、渗漏等问题。这种技术通常情况下是先按照施工设计在要求的位置钻孔,然后,将高压灌浆管插入到挖开的地基口。这项技术的特点就是高压射流切割和搅拌原来的地面结构,然后将水泥这些建筑材料注入改变其原来的地层结构,为的就是使地层结构更加牢固,提高地层的防渗透力。
1.2 GPS定位技术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一些新兴技术也相继的推出,GPS定位技术就是众多技术中的一种。GPS定位技术就是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实现全球定位的技术。GPS定位技术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的取代了过去落后的定位技术。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准的定位、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1.3 AutoCAD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AutoCAD技术已经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它可以比较直观的呈现出各种工程的数学模型,并且很容易就能绘制出工程中横纵断面的工程图纸。AutoCAD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极大程度的方便了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提高了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进程。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普及,一定会引来水利水电行业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数据分析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大部分工程都会使用到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当然,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例外,他们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渐的使用了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使用这些技术主要是把空间和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到立体图形显示出地理模型,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效果,避免重复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点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在施工过程时,会对周围的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施工中的空气污染、施工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废弃的建筑材料等污染问题,这些都会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污染。所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破坏环境。
2.1 构建可行的环境保护体系
想要保护好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首先就要构建出一整套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这个体系用以指导整个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指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科学可行的环境保护体系不仅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是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还对降低水资源污染问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2做好水利水电施工中环境保护工作
2.2.1如何解决施工中的噪声污染问题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选用质量达标的机械设备,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噪声污染。其次,在施工前要科学的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尽可能的选取远离居民区的区域施工。再次,对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要严格管理。最后,要与施工区域周围的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便于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2.2.2如何解决施工中的空气污染问题
空气污染也是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进行预防:首先,在施工材料运输和装卸的过程中做好密封工作,防止在此过程中出现施工材料中的粉尘飞扬造成空气污染。其次,要在搅拌机上安装除尘设备,并且定期的要对除尘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最后,挖掘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采取凿裂法施工降低空气污染,而且也要减少爆破带来的污染。
2.3 建立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
由于做好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保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因此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例如C市建立了市、县两级“河长制”管理办公室的体系架构,其管理办公室就设立在水利部门,主任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分别有环保、水文、水利等多部门以及单位的负责人,具体的职责有检查指导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考核“河长制”管理办法的落实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的职责分工解决好出现的问题,建立起横纵联动,织起村、镇、县区、市四级环保这张网,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2.4建立“河长制”管理架构
为了将水利优势与生态优势进行转化,我们应该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大胆尝试,可以采取“河长制”管理架构进行施工管理。河道的施工过程由于其自身施工特点容易出现河道上下游之间、以及两岸之间的主体责任不清晰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应该科学的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河长制”管理的经验,因地制宜,对本辖区的河道开展施工管理措施。
3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水利水电施工也应跟随着发展的脚步优化新技术,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量,提升技术降低成本。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让我们生活环境更加美丽。
参考文献:
[1]舒超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讨[J]. 江西化工. 2017(06)
[2]徐振瑜.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05)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 王静. 吉林农业. 2014(18)
[4]王永辉.浅析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啧射灌浆技术.水利科技,2013
论文作者:徐荣华,赵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