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与德育理论的深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社会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社会发展是一种积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必须解决的永恒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医治战争创伤的需要,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发展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NP),发展的标准是工业的增长幅度。 从60年代开始,这种发展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这种发展不仅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与这种发展进程相伴随的是社会弊病丛生,这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能解决人类一切问题、满足人类一切需要,甚至可能造成完全相反的结果,损害人类利益,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提出新的发展观点,例如可持续性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持续发展观是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在70年代提出的,这种理论重视经济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强调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上。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文件将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为此必须保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把生态、经济、社会统一为不可分割的整体。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这一文件,该文件深刻地阐明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为人类改善环境、完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综合发展观是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着重阐述的。他主张建立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内在的”发展模式,他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条件为基础的,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相互协调、同步发展。
90年代以来,人们把人自身的发展摆到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发展首脑会议, 会议通过的文件强调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社会发展应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
中共中央十四大和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阐明了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1] 六中全会号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 这种全面发展的理论充分重视人的素质的发展。这种理论是对世界各国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
以上持续的、综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反思。这说明人类已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中醒悟过来,一种重视持续、综合、全面发展,尤其是重视人的发展的后工业社会才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
从上述社会发展观的演变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两个新特点:
(1 )在重视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的同时重视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建立。在传统的发展理论中,人们只重视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但这两者并不能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甚至给人类带来危害,导致恶的增长。因此,人们转而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建立。罗马俱乐部领袖人物奥雷利奥·佩西认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和基础就是文化进步。[3]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延顿认为发展应该包括5大目标: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 另一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则指出:发展包含着由4个因素支配的积极向前发展的运动, 即包括4个变量:两个政治变量和两个经济变量。 两个政治变量:政府能力(或权力)、人民参政情况(或民主化)。[4] 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5]
(2 )社会发展的重点逐渐从社会的客体因素转向社会主体——人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人们只见物不见人,或多见物少见人,只重视客体的发展,不重视主体的发展,发展的重心是GN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在发展过程中, 甚至发生手段与目的倒置现象,把物的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
实际上,社会发展包括物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或客体的发展和主体的发展两个方面。其中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方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中心,客体的发展、物的发展只是社会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主体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手段和条件。客体的发展、物的发展一旦脱离人的价值目标而发展时,就会给人类幸福带来损害,甚至将人类毁灭。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即是将人的需要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衡量的尺度,将人的智力和精神的资源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持久有效的动因。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并不排除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而是把经济科技发展作为发展人的一种手段,使经济科技发展为增进人的幸福服务。
这一客观真理经过人们过分追求经济科技发展的浪潮之后逐渐被人们认识,奥雷利奥·佩西指出:“唯有人类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才是取得任何新成就的基础,才是通常所说的‘发展’基础”。[6]90年代, 印度发展经济学家、现为哈佛大学教授阿蒙加·森指出,我们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人的能力的增强,而不仅是增加人均产出。[7]1995 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指出社会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提出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和追求。
2
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德育在社会发展中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使德育本质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使德育本质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使德育的本体价值得以凸现,使德育工具价值的实现机制发生改变。对这些变化和新现象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化德育理论。
第一,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德育在社会发展中更加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人类道德发展状况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不一定沿着善的方向发展,更不一定带来善,甚至可能带来恶,因此,人类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善的标准驾驭科学和经济的发展,把道德作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航标和控制器,指引这二者发展的方向,控制它们发展的程度,“某些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形式必须受到鼓励,其它一些则应放慢速度;还有一些应该停止下马”。[8]所以, 道德在保证社会发展沿着为人服务前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伦理和道德原则经常是人类社会保持良好状态的基础”,[9]“如果人类本身不改变其价值观念, 不树立更高的道德和行为准则,那么人类将不可拯救”。[10]可见,通过道德教育改善人类的道德状况对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尤其是在现代化的人的素质结构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现代化的人必须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必须要受到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制约,没有现代化的观念,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是不能为人所掌握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传统人与现代人在素质结构上的区别,从根本上讲,并不表现在是否能够或已经掌握科学技术,而是表现在是否愿意掌握科学技术,传统人往往不愿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甚至鄙视、畏惧先进的科学技术;传统人与现代人的区别,也不表现在拥有消费收入的多少上,而表现在消费观的差别上,传统人往往把收入用于封建迷信、吃喝、赌博等等活动,而不用于接受更多的教育;传统人与现代人的区别还表现在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别,使那些没有现代化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人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惧、抵触情绪。因此,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能为他们所掌握。就人的素质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现代化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十分重要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没有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现代化,“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种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11]如果新的制度机构不能配备必要的个人品质的人员,如果这些人员不能有效地起到使制度机构运转的作用,那么新的制度机构最多不过是空架子,弄不好便成为埋葬国家财富的坟墓”。[12]“不发达是一种心理状态”,“思想障碍和精神因素,在许多国家里是经济和社会有效发展的关键性障碍”。[13]
从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在现代化人的素质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来看,德育是培养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德育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因为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虽然离不开各种社会条件和学校各种教育的影响,但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德育,只有通过德育才能对人进行系统的深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总之,无论是在社会结构、个人素质结构中,还是从人的素质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人的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等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的德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并重视社会文化价值的建设,重视人的发展,才能认识道德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认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现代化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从而深化德育理论。
第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使德育本质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道德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认为,人类除了用科学即理论思维这种方法掌握世界外,还有“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14]人类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有着各自的特殊规定性。科学是借助抽象思维,通过真理和谬误的矛盾运动,向人们提供关于世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知识而掌握世界的。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典型形象来反映和认识世界的,是在美与丑的对立运动中进行的。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掌握。所谓“实践——精神”是指,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种思想的关系,因而它是一种精神;但道德作为精神又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它的社会意识、精神现象,而是一种以行为准则形式出现、以指导行为为目的的、以形成人们“应当”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
道德掌握世界的基本手段是行为评价和选择。道德评价以人们现有的行为为对象,向行为者发出行为应当的指令。应当立足于现有和应有,但又不等于现有,应当是对现有的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是从现有向应有的过渡。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本身就包含着现有和应有的辩证统一,它是以推动人们行为从现有到应有为目标的。道德掌握世界正是通过使人们行为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而实现的。这就是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规定性。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即人的德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应根据道德掌握世界的特殊性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因此,德育的本质不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人们的现实行为是怎样的,而在于使他们认识人的行为在特定环境下应当是怎样的,人类行为的理想状态(应有)是什么,如何更快地接受这个理想。按照某种高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追求和接近这种理想,正是德育的本质。所以,德育的本质就是它的理想性。任何德育如果离开了这一本质,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自古至今德育的共同本质。孔子是以圣人人格(道德应有的概括)来引导学生,共产主义者也用雷锋精神来教育学生。也许某种道德理想的提出,到它的普遍实现的现实条件的成熟,其间有着十分遥远的距离,但这种理想与现实、现有与应有之间的对比与矛盾给人指明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向和动力。正因为道德理想与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道德理想往往只在少数人身上得到较充分的体现,而不能成为普遍的人格特征。但我们决不能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而否定对道德理想的倡导,也不能否定德育具有理想性的本质属性。孔子人格伟大,“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15]其学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16]共产主义理想虽然高于现实,但仍然应在学生中提倡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7]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理想,是德育的本质特征。
然而,德育本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条件下,人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人不再是一个受制于客体的对象物,也不是在现实面前无所作为的“列车乘客”,人具有更强的、不断超越现实、创造未来的自觉意识,这种主体性和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为德育充分展示其理想性本质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现实要求。在这种发展条件下,德育的理想性体现在用各种进步的理想人格来引导人的言行之上,德育不断引导人的言行从现有向应有过渡;体现在引导人们对各种道德准则规范既积极适应又不断超越之上,即引导人们把道德准则规范作为发展人、完善人的外在条件,而不是把它们作为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的绳索;体现在德育的发展性功能、创造性功能的弘扬上,即体现在发展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健全人格等等方面。
所以,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使德育本质呈现新的表现形式。我们只有认识了社会发展的不同条件和新特点,才能深入认识德育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从而深化德育理论。
第三,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使德育的本体价值得以凸现。
在强调经济至上的社会里,人们重视物质财富的增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对人的发展未给以足够的重视。教育主要是作为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一种工具,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服务的。德育也主要是作为发展经济、维护政治稳定的工具,德育的工具价值占主要地位,德育的本体价值被工具价值掩盖了。
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德育的本体价值将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社会里,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使人把道德追求看作人生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看作人生的一种享受和幸福。这种德育价值的存在有其本体论的依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较早阶段,由于物质财富的匮乏,人类的精神追求没有得到提升,这些需要仅被人们置于从属地位,使之成为人类满足物质需要的手段。经济科技至上的社会观正是这种社会发展现实的反映。随着人类的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人的精神需要得到提升,逐步独立于物质需要,其本体意义逐渐被人认识,其地位的重要性日益显示出来。与此相应,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在人类社会的较早阶段,主要是作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一种手段,道德被置于从属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道德的需要具有独立的、终极的意义,这种需要不仅仅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用以满足其物质需要,道德本身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道德追求具有本体的意义。这种追求比起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更为强烈、执著。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一种似本能性的高级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是一种“更高的本性”[18],这种需要包括对工作意义的需要、对责任的需要、对创造的需要、对合理和公正的需要、对工作价值的需要以及对做好工作的渴望等等。“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19]“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导致更伟大、更坚强、以及更真实的个性。”[20]在新的社会发展观看来,德育主要不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充当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工具,而在于引导受教育者认识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立的、终极的意义,使它们把道德追求看作是人生的目的和归宿,在道德追求中体验做人的伟大、尊严、快乐和幸福。
德育的本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了解人在宇宙、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因此,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人只有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才可能把精神追求(包括道德追求)看作人生的目的和归宿。人与宇宙、自然、社会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只有正确认识了这种关系,才能确立起主体意识,摆脱客体对主体的限制和束缚;只有确立了主体意识,才会把发展人、完善人(包括完善人的德性)看作目的,才会谋求发展人、完善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才可能把道德追求看作是人生的目的和归宿。
其次,德育使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思想觉悟程度、感情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人生境界呈现为从低级到高级各个阶段,追求感官快乐和个人物质利益的人生是低级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享受和人类大同的人生是高级的人生境界。德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提升人生境界,使人逐步摆脱感官快乐、个人物质利益、外在的社会规范对人的限制和束缚,最终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把追求精神享受和人类大同利益看作是人生的目的和归宿,从而实现对感性欲求、个人物质利益和外在规范的自由自觉的操纵和利用。
再次,德育的本体价值最终体现为使个体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个体的德性结构包括德性的内容维、能力维、形式维三个层次,个体的道德追求也就是追求德性结构的完善。个体正是在追求德性结构的完善过程中,体验到德性对人生的意义,体验到做人的伟大和尊严,并从中获得快乐、享受和幸福。
只有使德育的本体价值充分实现,才能增强人在从事各种对象性活动中的内在动力,增强人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提高和扩展人的各种本质力量的活动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受教育者积极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并利用这些规范正确处理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从而为自身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让这些规范来束缚自己;才能使社会从经济、科技的王国回到人的王国,使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更符合人的需要、更有利于人性的完善。
这种以德性完善为本位的德育价值观只有在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社会里才能得以形成。没有整个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重视,没有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为指导,也就不会有这种本体价值的弘扬。所以,德育本体价值的凸现是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这种发展的认识直接导致的结果。德育本体价值的凸现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德育理论的认识。
第四,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使德育工具价值实现的机制发生改变。
在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里,德育仍然有作为工具价值存在的必要性。德育仍然应作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一种工具,成为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但德育工具价值实现的机制与在经济科技至上的社会里实现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在经济科技至上的社会里,德育在处理人的德性培养、塑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往往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塑造人、培养人,使受教育者适应现实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处于主动地位,社会是主体,而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是客体。德育的工具价值的实现体现在受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被动适应上。
在以人为本位的社会里,德育通过加深人们对人的本质和地位的认识、提升人生境界、完善德性结构即通过发展人的素质来发挥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和先导作用。人,作为主体,其活动尽管有受社会制约的一面,但活动的目的是改造和超越现实社会。在这种改造过程中,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一个个新质的社会不断产生;在这种改造过程中,人类自身也不断得到改造,人类新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目的不断提出、新的种性不断产生,人性逐渐远离动物性。人类活动这种创造、超越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淹没了。只有在现代社会里、在充分重视人的发展的社会里,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发展了,这种特性才充分显露出来,并不断为人们所认识,形成新的社会发展观。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德育,就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超越和改造现实社会的人。德育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和先导作用。
注释:
[1][2][5]《光明日报》1996年10月11、14、14日。
[3][6][8][9][10][意]奥雷利奥·佩西著,薛荣久译:《人类的素质》,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168页,183页,171页,196页,3页。
[4][7]参见《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11][美]阿·英克尔斯著,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12][13][美]阿·英克尔斯著,曹中德译:《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第14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4页。
[15]《论语·子张》。
[16]《史记·孔子世家》。
[17]《论语·卫灵公》。
[18][19][20][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5、116页。
标签:道德素质论文; 教育的目的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 道德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