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_信用卡论文

消费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_信用卡论文

消费金融公司落户中国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市场论文,金融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遭遇尴尬?

2009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成为中国银监会落实国务院“金融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之一。在2009年年底举行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样强调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会议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同时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2010年1月6日,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这3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其中,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作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此次消费金融公司率先试点之后,下一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信贷转让市场、期货保税交割、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等金融创新项目都有望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消费金融公司的获批正是基于今年扩大消费政策的有力措施,这一创新举措反映了金融领域也在为进一步扩大消费而积极响应,也为信贷消费方面形成利好。然而,在当下人手皆有信用卡的时代,高利率消费金融贷款是否有足够吸引力?消费金融与银行既有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如何实现差异化生存?

问题一 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无担保产品能否差异化生存?

虽然各家银行都设有耐用消费品贷款、综合消费贷款等个贷品种,但是房贷与车贷仍在银行个贷中占据着绝大的份额,中国目前消费信贷市场80%以上是房贷和汽车贷款。消费金融公司不经营房贷、车贷,在很大程度上与商业银行形成了错位经营。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一方面是我国金融创新的一次探索,另一方面,也有望填补我国个人消费贷款的空白。

当然,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目的相同,很多外资银行也推出了“现贷派”等无担保产品,也是用于小额个人或家庭消费,如结婚、装修、旅游、进修、购置家电等。比如,上海银行与黄浦区推出了一种消费卡,就是这种服务;再比如,不少银行发放的信用卡都有分期付款功能。

但是,这些看上去没有更多附加条件的小额贷款,需要客户支付较高的利率,年利率一般在7%~9%之间。虽低于消费金融贷款,但服务费率不掉身价,一般都采用固定利率,并按月收取贷款本金0.49%的账户管理费。

而且,由于规模小,风险高,以耐用消费品为对象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贷只有个别商业银行和商业担保公司联合办理,但手续繁杂,专业化程度较低。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专业公司,单笔授信额度较小,审批速度较快,服务方式灵活,客户群体广泛,是对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问题二 有了信用卡,还需要消费金融公司吗?

消费金融公司与信用卡相比,在经营范围、审批条件、授信额度、费率方面究竟有何不同?

第一,信用卡透支消费范围不受制约,可覆盖买车等大宗商品。

消费金融公司为客户提供的贷款服务与信用卡业务为客户提供的贷款服务,虽然在理论上比较相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大区别。从经营范围上看,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办理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等小额信贷。例如:购买家电贷款、房屋装修贷款、婚庆旅游贷款和教育贷款等,不涉及房贷和车贷。

信用卡分期业务刚开展的时候,还多是特约商户、特约商品或项目,发展到现在,联合合作的商家已经涉及到航空、酒店、家电、超市、百货等个人消费密集的行业,甚至连买车买房这样的大宗消费,信用卡也可以办理分期。如建行、交行等银行都开办了信用卡刷卡购车业务,可以办理分期。可以说,信用卡分期的消费领域不像消费金融公司有强制的制约。而且在市场规模和渠道资源上相比,尚未开张的消费金融公司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在分期付款的首付金额上,消费金融公司要求是全款的20%,而信用卡的分期付款金额现在已经很低了。比如说,工行牡丹信用卡的分期起点单笔最低消费人民币或港币600元、美元或欧元100元,即可申请分期付款。

Tips:

消费金融公司概念及市场定位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经营方式的核心标志是要满足短期、小额、无担保、无抵押的条件。贷款范围主要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的贷款,由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经销商发放;一般用途贷款则直接向借款人发放,用于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的贷款。主要针对刚步入社会但未来会有稳定收入且相对较低违约概率的年轻人及中低收入的稳定职业从业人员。最高授信金额为申请人工资的5倍,通过调用人民银行个人启用基础数据库和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查询中心信息和数据,使用评分卡等专业的个人风险评估系统综合评估申请者的条件。贷款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资金来源上,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居民存款,主要源于自身资本金,规模扩大后,可申请发债,可通过境内同业拆借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解决资金来源,但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消费金融公司出资人须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从业经验,最近1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需承诺3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

第二,消费金融公司审批条件宽松,信用良好即可。

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收入水平都不算太高,相当一部分人在一般情况下可能达不到年薪不得低于2万元的信用卡申请标准。这部分群体可能正处于上学深造、结婚、出门旅游等消费高峰期,如果要向银行申请贷款,很难提供银行能够认可的住房等抵押物。

而从现在消费金融公司发放贷款的审批条件看,没有信用卡所谓从申请到领卡期间有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等候期;不需要消费者提供抵押或担保,只要信用记录良好即可发放贷款,通常在一个小时内就能决策完毕。而信用卡自2009年以来审批条件日趋严格,一般需要提供个人收入证明,申请人需具备稳定工作,个人信用记录良好,一些银行还要求申请人提供社保卡。所以,对于大多数参加工作不久、收入水平不高的年轻人来说,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可能更具优势。

第三,信用卡融资额度更大。

信用卡消费属于透支消费,就是客户先用自己拥有的额度进行消费,过最长56天之后再把钱还给银行。但从现在已经批复的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流程看,直接在零售商店铺中办理贷款申请流程(简称POS贷款),消费金融公司会将货款直接付给零售商。也就是说,这笔消费贷款并不是向消费者支付,而是直接支付给零售商。

具体到贷款还款细节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首先在贷款额度上,目前很多银行为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较高额度的信用卡,一些信用卡金卡额度甚至高达百万元;而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也就是说,如果客户月收入5000元,那么金融公司一次性发放给他的贷款最多不超过2.5万元。相比之下,信用卡的授信额度要比消费金融公司高,消费也更加便利。

第四,信用卡利息更低。

信用卡规定在最长56天的还款期内是不需要支付贷款利息的,而金融公司规定贷款利息从发放贷款开始计算,按借款人的风险定价,但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从已经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设定的利率来看,最高利率达33%,而信用卡按照分期付款的手续费计算,大致贷款年利率在18%左右。

另外,信用卡最长有56天的免息还款期,超出免息期后透支利息按每日万分之五计算。而对于分期付款业务,用户则按分期期数收取相应的手续费。当然,银行和商家也会不定期推出各种优惠活动,比如使用信用卡购买耐用消费品、进行家装等,都可以申请免息分期付款,有时还能得到免手续费的优惠,而消费金融公司设定的还款期限最长是2年。当然,对于逾期未还款的用户,信用卡还将有手续滞纳金、超限费等一系列费用。但仅从贷款成本而言,相比信用卡的利息则低很多。

问题三 征信体系残缺下,贷款如何收回?

从业务模式上看,消费金融公司最大的比较优势只有两点:一是快捷,二是无担保,而这又恰恰是其致命的弱点。从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的运作看,其选择的客户一般是一些中高端的信用比较良好的客户,因为有信用保证,在贷款的程序上完全能做到“快捷”和“无担保”。但在我国征信体系残缺的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要和消费者达成一定的信任关系谈何容易?要么调查一个人的信用记录做不到快捷,要么做到了快捷,但可能面临客户的信用风险。这显然是一个囚徒困境,没有了快捷和无担保,等于没有了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客户到时不还钱怎么办呢,银监会还要求你必须“费厄泼赖”,应采取合法的方式进行催收,不得采用威胁、恐吓、骚扰等不正当手段。

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期间的一种内在需求。但由于个人短期消费贷款需要一个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及信用评价体系成熟的大环境支持,从目前中国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尚不切实际。因此,全面拓展“消费金融公司”无疑仍需假以时日。

消费金融公司市场冲击力有多大?

消费金融公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其成熟的经营模式,从其经验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往往能够凭借其贷款小额、分散、无担保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个人金融产品的类别,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长期游离于传统金融服务之外的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金融需求。相信伴随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和发展,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能够得到不断的释放和满足,从而提升我国内部消费水平,丰富金融服务种类。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金融公司也将成为我国金融领域新的“蓝海”。

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是否会给银行等放贷机构带来业务上的影响?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将为消费者提供最高不高于30万的短期贷款,用于装修、旅游、结婚、购置家电建材等耐用消费品,那么,对这些行业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或冲击银行非按揭零售贷款

据悉,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上限是同期基准利率的4倍,以当前一年期贷款利率5.31%为例,4倍上限约21.21%,接近信用卡循环贷款的年利率18.25%。考虑利率上浮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空间优厚,预计将对满足相关条件的公司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而对银行业务产生冲击。而且,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会与银行信用卡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业务有一定的重合,从这一角度出发,受影响较大的将主要是此类贷款占比较高的中型股份制银行,如招商银行。假设受消费金融公司影响,银行非按揭部分零售贷款出现三分之一的流失,对利润的影响行业平均值在4%左右,而对零售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比较突出的股份制银行的影响则会更大一些。

拉动旅游消费

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收入较高,在旅游支出上的消费也相对较高。上海和北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已经超过5万元人民币。上海、北京、天津市的旅行社经营状况居全国务省市前列。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水平的5倍,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月收入为3300元,则大多居民贷款上限为1.5万元。目前亚洲游的报价为2500元左右,观光类的欧洲游报价在1万元左右,恰好在大多居民贷款的上限内,能够刺激旅游消费。

消费金融公司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的试点以及下一步拟在天津的试点,可满足京津沪蓉3.73%的居民旅游贷款需求。保守估计,以消费金融公司出资人所具备的最低资产规模600亿元计算,4家公司共贷款2400亿元,旅游业在服务业的比重约为7%,那么可以得到的贷款约为168亿元。2008年全国旅游消费约为8700亿元,168亿元贷款能够满足1.92%的全国旅游消费需求;京津沪蓉旅游消费约为4500亿元,这168亿元将满足3.73%的当地居民旅游贷款需求。随着试点的不断推进,旅游消费贷款市场有望逐步得到旅游者认可。

带动建材行业复苏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或直接带动建材行业复苏。据一位建材销售人员表示,装修一个房子,少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对于当前有住房需求的大量普通消费者来说,一次拿出三五万进行装修,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但通过融资贷款形式,将这笔费用按月分摊下去,那这个压力就会减轻很多,消费者也就敢于启动“装修大业”。

刺激家电业消费

由于政府前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家电下乡的措施,所以,消费信贷公司属于后续出台的措施,有可能会刺激城市家电的需求,规模将远大于前期。这对于内需的扩大和提升将功不可没。因为家电行业主要与年轻人群结婚购房等行为有关,所以还要取决于住房市场的发展状况,比如房价是不是在后期比较稳定,不会由于过快上涨而降低住房需求。此外,消费公司对教育的提振效果也比较明确。

典当行生存添压

消费金融公司的出现,对于典当行业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在民品典当业务方面。同时,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息比较低也是其优势所在。从目的上说,消费金融公司和典当行民品贷款相同;从手段而言,典当行民品典当业务是质押,需要实物,而消费金融公司是做信用贷款,手段更加灵活,操作起来也更方便简单。所以消费金融公司面对的人群比典当行广泛。再者就是利息。有银行作为背景,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可高可低。据悉,银行一般贷款利息在0.4%~0.5%左右,而按照《典当管理办法》的规定,典当行的动产质押需要收4.2%的利息,还有综合费用。这一点,消费金融公司是高于银行,低于典当行的,也能在保证手续的基础上做到当场放款。

但典当行业也无需有过大危机感,一是典当行面对的主要群体是中小企业,二是现在70%的典当行主要业务都集中在房产典当业务上,比如武汉、重庆等地的典当行,基本都很少涉及民品典当业务。

然而,按照《典当管理办法》升级的进程来看,如果说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要调整对典当行的业务结构,压缩房地产典当业务,那么典当行的业务必然要向民品业务转型。在这种情况下,消费金融公司势必成为一种冲击力量,再加上还有担保公司的发展(因为目前担保公司做的就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典当行生存将再添压力。

相关链接

国际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经验

■日本的“异色新金融军团”

在日本,消费信贷规模高达960亿美元,最大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是Takefuji、Acom、Promise和Aiful,行业集中度较高,最大的7家金融公司占贷款余额的60%以上。1983年日本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法律,对贷款利率等作了严格的限定,要求利率最高不得超过40%,并规定金融公司不能做夸大的业务广告,与讨债公司建立正常的业务关系等。虽然政府加强了限制,但由于这种贷款无需提供担保且手续简便,并可以通过无人自动切扳机操作,因此深受工薪阶层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据调查,目前这些公司的客户约有600万人,潜在客户有1800万人。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个人消费需求不旺,日本银行业因不良债权问题所累而严重惜贷,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此间大幅度下降,而专向低工资和收入不太稳定的年轻阶层提供消费信贷的金融公司在此期间却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据官方统计,到1997年末,通过金融公司发放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6兆5179亿日元,为10年前的3倍,被称为“异色新金融军团”。

■美国消费金融公司

美国的消费金融公司几乎是小额分期付款贷款的唯一提供者,平均每笔贷款的金额比商业银行小得多。贷款对象大多数是工薪阶层或收入较低者,其收入和职业不稳定性较大,所以贷款风险较高,贷款利率高。

■新兴市场消费金融公司

在新兴市场,消费金融公司是一个成长迅速的细分行业,利差和盈利能力也高于成熟市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BCG统计,墨西哥一般性消费金融的资产达到大约15亿美元,占全国总贷款额的1%,但由于利差高,贡献了净利息收入的8%。新兴市场的消费金融贷款经营成本和违约率一般较低,所以利润颇丰。在拉美,违约率只有3%~5%,税前利润率达36%。据BCG预计,2010年印度消费信贷将增长到32亿美元,而1998年仅有6.3亿美元。

标签:;  ;  ;  

消费金融公司进入中国市场_信用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