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成就斐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如此利好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极为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屡创性高。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对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检测是强化建筑项目质量的关键一环,而其中的水泥检测更是重中之重,水泥石建筑工程中极为常见的施工材料,它的品质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是确保建筑项目稳定性、安全性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建筑工程开展水泥检测的重要意义入手,从相关要求、核心要素,两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检测中的水泥检测展开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启示,推动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检测;水泥检测
建筑行业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行业,人们的起居住行离不开建筑项目的有效支撑,建筑行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点滴可见,如果无法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就相当于置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长期以往,还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到建筑项目的质量问题,就不能忽视对常见建筑材料——水泥的关注,水泥作为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项目整体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建筑工程检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对水泥的检测。
一、建筑工程中开展水泥检测的重要意义
水泥是建筑工程中使用量较大、使用极为普遍的建筑材料,水泥作为基础建筑材料,因为量大、且质控难度较大等潜在原因的存在,更需要进行严密的检测和控制。一旦对水泥检测的要素把握不当,就会诱发相应的水泥质量问题,不但会延迟建筑工程施工的有效开展,还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在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水泥材料的各个关键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确保水泥材料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相一致。只有以国家标准来从事和落实建筑工程的水泥检测工作,才能收获良好的检测效果。
二、建筑工程检测对水泥检测的相关要求
1、水泥检测基本要求
用于建筑工程的基础性水泥材料需要严格的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标准来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检测,哪怕是硅酸盐类水泥,如矿渣、火山灰等组成的水泥,也需要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水泥材料的使用不能随意,更不能滥用。当然国家政策、行业规定只是从一个大的框架中对水泥检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满足大条件的基础上,各建筑企业要依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征特点等来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合理的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以及检测方式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水泥检测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水泥检测的特殊性,水泥检测工作往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得以优化和完善。
2、对水泥数量和有效期的关注
以水泥材料为主的建筑结构具有极强的建筑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一般可以持续几十年,这也是水泥材料的优势之一。但是水泥材料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它存在一定的有效期,同时在不同的储存环境下,水泥材料的质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水泥采购量,应该控制在200吨~500吨以内,其中散装水泥可以控制在500吨以内,袋装水泥则要适当降低采购量,控制在200吨以内。在正式开始进行水泥的采购之前,采购人员应该对建筑项目的工程量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水泥用量的合理分析与有效确定,避免水泥材料的无序购买。同时还可以根据工程进度的计划要求,开展水泥材料的单批次购买,这样的购买方式,既可以确保水泥购买量的精准,而且灵活多变,容易操作。在完成采购工作后,要对水泥材料进行分批检验,确保水泥材料的质量达标,提高水泥材料的使用效率,彰显优质的作用和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水泥质量进行二次检测
水泥材料具有其特殊性,它较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旦在存储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水分、温度的控制,那么水泥材料的性征也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变质的水泥材料被用到建筑工程,势必会影响建筑项目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有关水泥材料的二次复检工作,也是水泥检测的重点工作,在水泥材料的复检中要着重检测水泥的性征、状态是否能够满足建筑项目工程作业的质量标准要求,一旦检测出水泥的质量不符合标准,那么这些水泥材料就不能再用作建筑施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项目的品质。
三、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核心要素
1、针对水泥批次和保质期问题进行检测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需要开展的建设项目较多,因此水泥的使用量也较大,无论是大批量购买,还是单批次购买,都要去确保水泥的质量要符合相关的工程质量要求、其中有关水泥的批次和保质期检测是水泥检测的重要内容,不同批次的水泥在性能和保质期方面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做好水泥材料批次和保质期的有效管控,才能确保建筑项目在工期范围内进行水泥材料的标准化使用,确保水泥材料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了确保水泥来源的可追溯,建筑企业应该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供货商展开长期合作,对水泥材料的生产批次、检验标准等进行相应的明确,建立水泥材料的检测机制,从性能、型号等多个方面对水泥的质量水平进行监管,确保水泥材料供应的健全有序。
2、水泥的常规质量检测和标准审验
不同批次与型号的水泥,在质量标准上面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质量水泥的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将水泥材料运用到建筑工程中时,要根据项目的实际特点和建筑物质量标准要求,来对水泥的使用标准进行相应的明确。通过常规质量检测和标准审验的方式来提高水泥材料的使用价值。一般来说,可以从水泥的细腻度、粘稠度、凝固性等方面进行质量检测,在检测的时候需要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采取专业的检测手法,这样才能保证水泥检测的效果,确保水泥的优势性能得到相应的发挥。因为水泥检测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这也从侧面对水泥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检测人员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建筑企业也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水泥检测专业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深入企业,进行专题知识讲座。
3、对水泥质量进行严格的二次审核
建筑项目的工期持续较长,水泥材料在储存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对水泥材料的质量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还需要对水泥材料展开相应的二次检测。首先,应该通过对水泥材料物质形态的观察,分析其所处的状态,并以此为原点展开水泥材料的二次检测,确保水泥材料的形态达标,能够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其次,在完成阶段性任务,以及工程竣工阶段,也需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二次检测,并将水泥检测的结果,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参考标准,确保水泥材料性质的稳定,提高水泥材料结构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我国建筑工程的水泥检测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进行建筑工程水泥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核心要素、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水泥检测结果的实际指导价值,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侯俊楠.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J].四川水泥,2018(04):9.
[2]芦剑.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分析[J].四川水泥,2018(03):5.
[3]王伟达.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居舍,2018(04):25.
论文作者:刘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水泥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项目论文; 要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