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手术后使用脂肪乳27例的观察论文_孙强

胃肠手术后使用脂肪乳27例的观察论文_孙强

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000

【摘 要】目的:探究胃肠术后使用脂肪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胃肠术后是用脂肪乳的患者27例,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组采用脂肪乳,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术后肠鸣音回复时间为8.2 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7 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2.1 d;对照组的术后肠鸣音回复时间为11.3 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7.5 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3.8 d。脂肪乳对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为:治疗组治疗前的总胆固醇为3.83 mmol/L,治疗后为0.79 mmol/L,甘油三酯为4.05 mmol/L,治疗后为0.81 mmol/L。结论:脂肪乳对胃肠手术患者具有促进机体康复、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切口更好更快地愈合,减少血清白蛋白分解的治疗价值,而又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胃肠手术;脂肪乳;观察

胃肠道手术前后由干暂禁食及术后初期代谢相对亢进,机体处于负氮平衡。蛋白质分解过多,不利于切口愈合及疾病的康复。故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人体代谢所需要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及电解质等物质显得十分必要。静脉使用脂肪乳纠正负氮平衡已见报道,但对胃肠手术切口及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血浆蛋白变化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我院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使用脂肪乳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胃肠术后是用脂肪乳的患者27例,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3例,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为17-67岁,平均35.6岁;治疗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为16 - 68岁,平均36.1岁。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所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禁止饮食,并持续胃肠减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的患者从禁食之初开始每日经外周浅表静脉输人500-1000 ml 10 % 一 20 % 的脂肪乳。脂肪乳使用前后,测定肝功能全套及血清总胆固醉、甘油三醋、观察切口愈合时间、愈合质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是否出现输液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等副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 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的术后肠鸣音回复时间为8.2 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7 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2.1 d;对照组的术后肠鸣音回复时间为11.3 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7.5 h,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3.8 d。脂肪乳对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为:治疗组治疗前的总胆固醇为3.83 mmol/L,治疗后为0.79 mmol/L,甘油三酯为4.05 mmol/L,治疗后为0.81 mmol/L。

3.讨论

3.1脂肪乳的简介

脂肪乳又称英托利匹特,英脱利匹特,脂肪乳剂,脂肪乳注射液,力能。适用于需要高热量的病人(如肿瘤及其它恶性病)、肾损害、禁用蛋白质的病人和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的病人,以补充适当热量和必需脂肪酸。

使用的注意事项为:①长期使用,应注意脂肪排泄量及肝功能,每周应作血像、血凝、血沉等检查。若血浆有乳光或乳色出现,应推迟或停止应用。②严重急性肝损害及严重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肪代谢紊乱脂质肾病,严重高脂血症、胰腺炎、胆囊炎、脑卒中病人禁用。③使用本品时,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以防乳剂破坏,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④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变色或沉淀;启封后应1次用完。⑤贮存时不宜冷冻。

作用特点为:(1)脂肪含热量高,氧化1g脂肪可提供9kcal的热量;(2)脂肪乳剂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可维持人体脂肪组织的恒定,防止单独使用糖进行肠外营养引起的必需脂肪酸缺乏;(3)脂肪乳剂基本上是等渗液,特别适用于外周静脉营养;(4)脂肪乳剂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脂溶性维生素;(5)脂肪乳剂无利尿作用,亦不会自尿和粪中丢失。

3.2脂肪乳对胃肠术后的积极作用

胃肠手术前后的暂禁食及术后胃肠生理功能的变化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所致的营养障碍一直是胃肠外科的重要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切口的愈合及病体的康复,过去对禁食患者主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葡萄糖及适量的白蛋白来弥补胃肠手术患者的营养问题,但由于能量补充不足,手术初期蛋白分解的相对亢进,尿素氮及非蛋白氮升高,特别是对伴肾功能不良患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必需脂肪酸是机体康复所必需的,但休内不能合成,必须由外源途径提供。故通过胃肠外途径补充橄、脂肪、蛋白质显得十分重要。手术前后脂肪乳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球蛋白的变化均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手术及禁食本身对血清球蛋白的变化无明显影响,脂肪乳对血清球蛋白也无治疗作用。脂肪乳组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I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脂肪乳具有促进切口愈合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补充了必需脂肪酸及大量能量以利组织修复的直接作用外,还与减缓了血清白蛋白的下降而促进切口及机体的修复间接作用有关。术后脂肪乳组在肠鸣音恢复、肛门开始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方面明显提前于对照组,提示脂肪乳的使用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脂肪乳使用前后对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酷的观察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别,提示治疗剂量脂肪乳无明显提高血脂的作用,仅只有替代胃肠对食物中脂类的生理吸收作用。脂肪乳治疗组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无显著性下降,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下降显著。血清白蛋白是促进组织修复最重要的成份,提示脂肪乳的应用可减少血清白蛋白的分解,促进组织的愈合。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脂肪乳对胃肠手术患者具有促进机体康复、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切口更好更快地愈合,减少血清白蛋白分解的治疗价值,而又无明显副作用。综上所述,脂肪乳对胃肠手术患者具有促进机体康复、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切口更好更快地愈合,减少血清白蛋白分解的治疗价值,而又无明显副作用。

参考文献:

[1]须星,郝艳茹.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内临床应用进展[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2):217 - 219.

[2]白雪,李世拥,于波,等.橄榄油脂肪乳在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4,8(3):251 - 252.

[3]马麟,姜晶,刘入铭,鱼油脂肪乳减轻全胃肠外营养引起的肝损害[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423 - 428.

论文作者:孙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胃肠手术后使用脂肪乳27例的观察论文_孙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