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2)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98例肺癌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清扫淋巴结个数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8.64±34.26)min、术中出血量(80.57±22.65)ml、术后引流量(123.64±18.45)ml、引流时间(3.87±0.42)h、住院时间(6.64±0.63)d、术后VAS(4.25±0.62)分均较对照组(152.67±41.64)min、(154.72±44.58)ml、(264.31±27.45)ml、(5.62±0.84)h、(7.48±0.55)d、(6.31±1.09)分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4.29%较对照组32.65%显著较低(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用时短、出血量少和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以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胸腔镜;开胸手术;肺癌;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169-02
肺癌是一种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我国吸烟人群的增加及重工业的发展导致我国肺癌的发生率迅速增长,高达57.63/10万,照此趋势,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肺癌发病率第一的国家[1]。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治疗,辅以放化疗、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手段。传统的开胸手术对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疗效,但具有切口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缺点[2]。现将我院收入的9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对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肺癌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X线、CT确诊。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35~70岁,平均(47.68±8.34)岁;病程3~22月,平均(12.64±3.14)月。将上述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肺癌根治术时,均于常规消毒、导尿后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健侧卧位。术后将所有患者的病变组织送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1.2.1对照组 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方式,于胸部5~6肋骨间隙做一切口,长度约25~30cm。充分患者病变部位,明确患者肿瘤情况后,切除病变处肺叶,彻底清扫纵膈淋巴结,然后留置胸腔引流管。
1.2.2观察组 采用胸腔镜手术,于患侧腋中线7~8肋间隙做一切口作为置镜口,长度约为1.0~1.5cm,放入胸腔镜后探查患者肿瘤情况。明确肿瘤确切位置,于患侧胸外部做一4~6cm切口作为主操作口;在患侧肩胛部下缘行长约1.5cm的切口作为副操作口。在胸腔镜的检测下进行手术,切除肺部肿瘤组织,在彻底清扫完纵膈淋巴结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胸腔,然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缝合胸腔。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清扫淋巴结个数等手术情况。VAS评分指划一条10cm的横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0分),最痛(10分),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在横线上划记号来表示自身疼痛程度。(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参数的比较
两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均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见表1。
3.讨论
肺癌的病因复杂,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而造成患者预后不良,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3]。随着微创观念的普及,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为患者接受[4]。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疼痛较轻,有利于患者进行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心肺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癌都有较好的疗效;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均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胸腔镜手术放大了手术术野使得手术医生在胸腔镜的检测下进行操作,在胸腔镜高倍放大和强光照明的手术视野下,手术部位充分暴露,医生能够直视手术部位并进行病变部位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小,组织损害程度轻,减少了手术中出血量,从而缩短了术后患者胸腔引流和术后恢复时间。田文鑫[5]等研究者在对157例肺癌患者进行两孔、三孔胸腔镜与开放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时,发现胸腔镜手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治疗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用时短的优点。另外,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较低。胸腔镜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利于患者咳嗽咳痰,维持患者的心肺功能,避免了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的减少避免了胸腔积液的发生。王冬冬[6]等研究者在对75例早期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时,发现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综上,胸腔镜手术对肺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参考文献】
[1]张喜军,李淳成,吴耀军,等.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0):1371-1374.
[2]陈焱,田进涛,宋小平,等.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2):1319-1320,1321.
[3]王小文,黄春,葛明建,等.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前瞻性对比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1):4-7.
[4]牟志民,张海,毛广显,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2):149-151.
[5]田文鑫,佟宏峰,孙耀光,等.两孔、三孔胸腔镜与开放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11):994-997,1010.
[6]王冬冬,丁成,陈俊,等.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16):61-63.
论文作者:王亮,陈建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肺癌论文; 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胸腔镜论文; 时间论文; 肺叶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