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部病变20例临床分析论文_赵颖,李军霞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部病变20例临床分析论文_赵颖,李军霞

赵颖 李军霞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部病变的认识。方法:20例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高分辨肺部CT,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患者发病年龄为16岁~45岁,平均年龄为24岁。肺部病变出现在AS平均病程20年后。其中16例无明显临床表现,4例发热伴咳嗽,4例有轻度活动后气短。结论:AS合并肺部病变临床症状不明显,易忽视,且出现肺结核感染风险较大。故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肺部病变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22-0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主,同时外周关节亦可受累,以下肢大关节为主,膝关节、髋关节多见,且易出现关节破坏畸形。除关节表现外,可侵犯关节外脏器,眼、心血管、肺脏、消化道、肾脏、神经系统等。其中肺部受累因其症状无特异性,常被临床忽略。AS所致肺部病变早期相对较轻,预后一般较好。但晚期AS可出现肺纤维化,在此基础上易合并感染,导致呼吸衰竭。AS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是正常人群的2~3倍[1]。故研究AS合并肺部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认识,及早干预。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0月住院确诊AS患者580例,其中20例患者合并肺部病变。AS诊断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AS分类标准[2]。肺部病变均根据HRCT诊断,肺结核诊断符合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3]。

1.2 临床特点

20例合并肺部病变患者中,男15例,女5例;AS发病年龄(16岁~45岁);肺部病变出现在AS平均病程10年后,18例患者表现为炎性下腰痛,其中10例合并外周关节炎,2例首发为髋区疼痛,无腰背痛。合并葡萄膜炎6例;18例患者HLA-B27均阳性;19例患者骶髂关节CT: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以上破坏,1例骶髂关节核磁:骶髂关节骨髓水肿;20例患者中有10例有吸烟史。

1.3 AS合并肺部病变的临床特点

2例诊断肺结核表现为发热/咳嗽;14例无临床表现,4例有轻度咳嗽、活动后气短。

1.4 肺部影像学特点

诊断肺结核中1例为下肺斑片状阴影,1例为上肺斑片状阴影及纤维索条影形成;余18例患者中,支气管扩张5例,上肺纤维化3例,磨玻璃影6例,小叶间隔增厚4例,胸膜增厚8例,肺大泡2例。

1.5 统计学处理治疗方案及疗效

2例合并肺结核者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1年半,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好转。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咳嗽、咳痰,消炎治疗后好转。10例患者给予雷公藤多甙,半年后复查肺部CT,磨玻璃影及上肺纤维化好转,磨玻璃影消失及形成纤维索条影。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χ2检验。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在Remzi等[4]研究中,男性患病率为女性的3~9倍,AS在人群中患病率几乎为1%。AS是多系统受损的疾病,肺部受累是关节外症状的一个表现。AS合并肺部病变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不特异,易被忽视。肺胸膜与AS的关系第一次被Dunham和Kautz在1941年及Hamilton在1949年报道,由于研究方法和疾病的持续时间的不同,肺部受累的患病率在既往报道中差异较大,通过普通放射学发现患病率为8%,肺功能测定18%~42%,高分辨肺部CT(HRCT)为40%~80%。本组研究肺部病变发病率为3.45%,与吴金琼[5]报道的2.8%相似。

AS肺部受累患者中仅有16.8%出现呼吸系统表现,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呼吸系统表现,但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病损已很明显。本研究20例患者中,在确诊AS时14例无临床症状,行肺部X线未发现病灶,但在HRCT发现异常,提示AS合并肺部病变容易漏诊。

HRCT的可用性是能更好查看整个肺实质,以及识别早期X线未能发现的病灶,有利于早期诊断。故在研究AS合并肺部病变均以HRCT为主。HRCT肺部病变为多样性,肺部病变包含一些意义明确的异常情况:间质性肺病(ILD)、上肺纤维化、继发足分支杆菌感染、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胸壁扩张受限导致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非特异肺胸膜病变包括磨玻璃影、间隔增厚、肺实质结节、肺实质条带、支气管壁增厚和肺大泡。

多项研究发现HRCT以非特异肺部病变为主,不足以划分为ILD范畴。在无症状人群中,非特异的肺部病变如肺索条影和小叶间隔增厚占33%[6]。吴敏观察发现AS病人HRCT有65%异常,多为轻度的非特异性病变(46.5%),个别为ILD(9.3%),上叶纤维化7%,未发现终末期蜂窝肺。Abdellah等研究55个AS患者中26个病人非特异间质病变46.2%。在casserly和Fenlon研究26个AS患者中肺部病变19人(70%),11人(42%)为非特异病变,这暗示HRCT发现的间质改变的严重性和范围是不能达到肺间质病变的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Abdellan另外发现非特异间质病变(胸膜增厚、随后出现胸膜下线和肺实质索条形成,最后形成支气管壁增厚),故尽管我们观察的大部分不能够十分严格的分类为肺间质病变,但是很明确有一个进行性的肺间质炎症。HRCT早期多显示为非特异间质病变,易被忽略,晚期出现肺尖纤维化乃至空洞形成,甚至合并多重感染,诊断困难。

肺尖的纤维化是最广为人知的AS肺并发症,尤其在病程长、病情重的患者中,可以是单侧或是双侧,常与肺囊性病变相伴随。AS所致肺上叶纤维化常出现在关节症状5年后。在一项系统回顾中发现总体肺尖纤维化的患病率低于7%,但是病程超过10年则增加到21%。纤维化的原因不清楚,推测可能为:胸壁活动度减少导致通气量减少;由于驼背、胸廓的僵硬导致反复吸气和重症AS合并肺部感染有关,肺上叶纤维化、囊肿、甚至形成空洞,易与结核相混淆,而且易合并双重感染,分支杆菌和曲霉菌。吴金琼[5]统计协和住院AS合并肺纤维化患者16例,15例合并感染,1例无感染,其中确诊、临床诊断或疑似肺结核者12例,细菌、真菌、病毒混合感染者3例。Ho等认为, AS肺尖纤维化最常感染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而肺部影像学表现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AS合并肺纤维化存在相同的模式,因而鉴别两者难度较大。故在临床实践中区分肺纤维化和感染很重要,以免误诊误治,尤其一些患者需给予TNF-ɑ治疗。

本组研究其中2例患者均为年轻男性,诊断最初未行HRCT,行X线未见异常,且患者无呼吸道症状,在给予生物制剂较短时间内出现临床表现,表现为发热、咳嗽,之后行HRCT发现斑片状阴影。

多项研究探讨了AS合并肺部病变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吸烟、病情严重性(骶髂关节分级)。AS多见于年轻男性,随着病程延长,关节炎症逐渐发展,导致脊柱强直以及胸廓扩张受限。AS肺部病变是一个炎症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病因学,故随着关节炎症进展,肺部炎症会导致增加及增重。Altin等[4]报道了38例AS患者,发现HRCT肺部病变73%,其中病程超过10年者80%出现HRCT异常,而病程小于10年者为61.1%,说明病程越长,发生肺部病变的可能性越大。王书轩研究发现随着AS病程延长,发生肺间质性改变亦是增加,具有慢性进展的性质。Abdellah等研究HRCT与病程无直线型关系,而肺尖纤维化与支气管扩张与病程在统计学上有线型关系。Kiris等曾使用分级系统运用于CT影像学的肺实质病变:0级:正常,1级:病变局限于单侧肺的一个肺叶,2级:单侧肺的多个肺叶,3级:病变累及双侧肺。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壁扩张用4点尺度分级:0:无,1:轻微,2:适度,3:严重。Remzi研究显示,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即HRCT所见等级随着病程增加而增加,尤其支气管壁增厚。同时发现肺功能与病程无统计学意义[4]。

吸烟被认为不利于肺间质病变,但是研究显示吸烟和不吸烟者没有区别,不管对HRCT和肺功能测定。Kiris等研究了28例确诊的AS患者,发现吸烟者(9例)67%AS患者HRCT出现异常,而在非吸烟者(19例)63%患者表现HRCT异常,两组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my-Jardin等研究98例吸烟者和28例戒烟者,发现吸烟者HRCT为:肺实质和胸膜下结节,相关区域衰减,肺气肿和支气管壁增厚。但磨玻璃影,镶嵌式图案,肺实质索条影,胸膜下线,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扩张等在AS合并肺病变常见改变而在吸烟患者中未描写。从以上可说明,疾病本身导致肺实质病变不同于吸烟。我国严淑研究发现肺部受累与吸烟关系不大。

严淑研究显示根据骶髂关节CT影像学检查分级,发现AS合并肺部受累者较无肺部受累者双侧骶髂关节炎症≥Ⅲ级和Ⅳ呈竹节样改变者增多,有统计学差异。吴金琼[5]研究16例AS合并肺部病变者,其中骶髂关节CT达Ⅲ或Ⅳ以上破坏者为14例。故AS合并肺部纤维化者多见于骶髂关节破坏严重患者。本组20例患者中19例骶髂关节CT显示达Ⅲ级以上。

根据回顾总结住院AS合并肺部病变病例以及文献复习,发现AS合并肺部病变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规肺部X线易漏诊。HRCT可以早期发现肺部病变,非特异性肺部病变居多,但不能忽视,需定期检测。同时肺间质病变的高发病率,提示我们即使没有呼吸系统症状,行HRCT排除性诊断依然重要。给予生物制剂治疗更需常规行HRCT,对于肺部尤其上肺异常者,需密切关注结核感染。

【参考文献】

[1]吴洁文,曾庆馀.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2(2):114—116.

[2]蒋明,DAVID YU,林孝义等.中华风湿病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36.10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S].2008.

[4]Remzi Altin . Senay Ozdolap .Ahmet Savranlar Selda Sar-kaya .Comparison of early and late pleuropulmonary finding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effects on patients’daily life[J].Clin Rheumatol.2005,24: 22-28

[5]吴金琼、车林海、苏金梅、赵岩.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纤维化16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11(53):890-891

[6]Cecilia Mercieca. Irene E. van der Horst-Bruinsma. Andrew A. Borg .Pulmonary, renal and neurological comorbidities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Curr Rheumatol Rep .2014,16:434.

论文作者:赵颖,李军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肺部病变20例临床分析论文_赵颖,李军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