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靖[1]2004年在《当代高校教学区的交往空间研究》文中指出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立生活,必须和别人交往。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定的心理需求,他们除了学习,还渴望交往,彼此增进了解、携手共进。高校教学区不仅是创造知识的场所,也是公共相遇的场所,其良好的交往空间成为师生相遇、交流、创新的舞台。因此,研究和优化当代高校教学区的交往空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的角度出发,以当代高校教学区的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理论联系实际,提出相关设计要点及优化发展原则,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课题的认识。首先阐述了当代高校教学区的交往空间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对有关概念加以界定,最后指出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框架。 第二部分是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回顾了国内外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沿革和发展,然后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学区交往空间的现状。 第叁部分是有关理论和特征分析。运用有关教育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的理论,对交往空间进行分析,为以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对交往空间的特征加以分析,并进行层次划分,便于后面章节的分析。 第四~六部分分别对教学区外部公共交往空间、教学区中隶属于建筑(群)的外部交往空间、教学区建筑(群)内部交往空间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点。 第七部分是优化发展原则。通过前面章节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当代高校教学区交往空间优化发展的“八化”原则,以指导我们今后的设计。
向泽涛[2]2007年在《大学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一体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理念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高等教育发展随之呈现出的新动向,进而影响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实施策略。在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更加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本体论,强调教育不应仅在教室课堂上完成,课外交往空间环境应该作为“泛教室”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也作为教育的延伸部分。同时高校更加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教育的人本化、多元化、职能化、终身化、社会化成为现代教育方式的发展方向。另一个方面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不仅具有重要的使用功能,而且也是学生们从课堂外获取更加丰富知识的场所。在这其中,大学校园课外交流空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交流空间的创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空间对富有想象力的校园环境也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的背景和动机,论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共六章对大学校园课外交往空间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提出自己论文的选题背景,分析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现状,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以及论文的结构。第二部分第二章:对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简单论述,以交往与空间的一些理论出发,总结出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一些现状,以便下文对课外交往空间的具体分析。第叁章: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方面着手,通过古代到近代到现代的一些教育理念变革,探询出教育理念发展对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影响,同时探讨一下网络发展对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影响。第叁部分第四章:从空间形式和动静形态上对校园课外交往空间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对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一些调研成果以及现有的一些学术成果的归纳总结,分门别类的列举出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种类,以及他们自身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第五章:结合前面几章的内容,通过实例和理论知识的综合,总结出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发展原则,确定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发展方向。第四部分第六章:回顾与总结,通过对大学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再思考,提出对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几个认识,总结大学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发展追求。最后,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大学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的构建展望。
罗莹英[3]2013年在《基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宿舍具有明确的使用群体,当代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宿舍的使用者,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随之变化的心理行为特点。应该以此为根据,为高校学生宿舍的设计提供良好的思路,并探讨出基于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的思路。本论文在分析了宿舍的发展和现阶段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论文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出发,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通过对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友慧苑学生宿舍学生的宿舍行为进行调查和观察,了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规律和变化,在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宿舍的功能的需求。论文从学生生活区和宿舍楼单体—一个规划一个建筑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分析。论文第叁章基于功能分区的校园规划模式,分析了学生生活区与校园其他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生活流线、出行方式,确定了学生生活区的选址原则。并通过分析比较了学生生活区的多种布局形式,具体分析学生生活区内各要素-宿舍楼、道路、室外环境等的设计方法,研究学生生活区的规划设计。第四章,论文探讨的是宿舍的分项设计,具体分析了入口空间的门禁系统、值班室及接待区的设计;寝室单元中卫生间的设计、洁具尺寸、平面尺寸,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卫生间的平面形式;寝室内居住部分的家具尺寸、布置方式以及平面形式的比较、优化;阳台的分类和功能;走廊的功能和设计细节,并且分析了公共活动用房的种类和设计细节,探讨了公共活动用房在宿舍楼的位置。对居室内的环境营造和宿舍防护提出一些看法。最后探讨了宿舍楼造型设计的原则和特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的造型手法。第五章论文通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山南学生宿舍和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友慧苑学生宿舍两个案例,具体分析了该宿舍设计的优劣,提出值得学习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论文在最后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了设计思路。
叶猛[4]2008年在《当代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着全球激烈的竞争,建筑业也得到长足发展,要解决好专业建筑人才建设与培养的问题,就必须加快高校建筑教育的发展,对建筑系馆的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建筑设计已受到建筑业界的普遍关注,作为同属高校教学建筑的建筑系馆,既有高校建筑共性的一面,又具有其服务于建筑教育的特殊性一面,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与典型性。本文以当代建筑系馆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基本功能组成、公共交通空间组织、室内外界面设计及可持续发展设计等几方面入手,对其设计创作做一次概括与总结。建筑系馆具有鲜明的专业独特性,应从建筑学教育模式的分析出发,通过对教学、教研及办公空间的科学组织来满足建筑教育的基本功能需求,并从不同大小层面上为师生交流提供适宜的交往空间,营造浓郁的建筑专业学习氛围。同时通过个性化的室内外界面设计,使建筑系馆造型凸显建筑专业特色,成为整体化、生态化和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校园的一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选题背景以及建筑专业教育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建筑系馆的特殊性及现况等方面进行简述,着重介绍建筑系馆的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第叁章从建筑系馆的功能、空间、界面及可持续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纳,理清设计思路;第四章以前文分析展开,对笔者设计的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系馆工程实践进行剖析点评;最后第五章对全文做出总结。
谢志昌[5]2012年在《高校学生活动中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对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水平综合人才的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这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使其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高校学生活动中心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重要辅助性教育职能的校园建筑类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校学生活动中心为研究对象,从当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大学生交往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创造出符合当代大学生交往活动需要的空间场所,从而为我国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的设计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课题的背景、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首先是相关的理论引导,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关于大学生交往与空间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论文核心观点的提出提供交叉学科的理论支持;其次是对国内外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的发展进行简单回顾,同时指出我国该类型建筑所存在的现状问题,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叁部分是规划设计,深入分析高校学生活动中心在校园层面的规划设计方法,包括建筑的区位选址、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模式。第四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针对高校学生活动中心复杂多样的内部空间设计提出具体的设计建议。首先研究了建筑内部功能配置的确定方法;其次是对其空间特性的研究,并在次基础上提出其空间设计的原则性建议;接着对高校学生活动中心的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进行分类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设计建议。第五部分首先是造型设计,笔者从多个角度对大量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为该类型建筑的造型设计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其次是外部设计,探讨高校学生活动中心几种主要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
张智勇[6]2013年在《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扩招成果明显。为了适应时代的新需求,我国高校在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方面也放生了重要转变。与此同时,高校的扩张与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间的产生了矛盾,从而使校园规划呈现出集约化等趋势。“巨构”是西方在二次大战之后产生的以解决城市大规模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为目的思潮,但因其理想化色彩较浓,故首先在组织简单、易控制的高校校园这一城市模型中得以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的设计实践也开始在我国逐渐展开。在已完成的实际项目中,巨构式教学建筑各方面的优越性已经有所体现,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创作中不免出现种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的特征、问题以及具体设计中的应对策略进行一次总结和梳理,以指导未来的设计实践。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论文基本框架。第二章首先对“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解析,接着将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从在校园整体规划中所充当的角色、所包含的功能属性、总体布局的模式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对各类巨构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使后续研究具有更高的针对性。第叁章首先介绍了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产生的过程及其原因,同时分析了其实践现状以及比较优势和现存问题,从而引出了接下来的研究方向。第四章通过总体布局的选型与设计和功能布局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的布局结构设计。第五章通过外部交通组织和内部人流组织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的交通系统设计。第六章首先将巨构式教学建筑的公共交往空间分为室外、室内和灰空间叁类并分析其特征和设计要点,接下来分别从多义性、结构性和生态性叁个方面探讨其优化设计策略。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典型的实际案例,为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这一建筑类型的概念和特性提供一个相对全面的阐述,并通过归纳、整理得出在巨构式教学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矛盾及其一般规律和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巨构式教学建筑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王雪[7]2007年在《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概述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指出高校图书馆经历的叁次变革,是一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史。同时界定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与现存问题,比较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公共图书馆的个性与共性,从而引发当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趋势的思考。其次分别分析在新的建筑形势下,这些新趋势(人性化、开放化、数字智能化等)在图书馆建筑中的应用:人性化趋势,作为校园建筑的图书馆,其位置和形态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它与整个校园中心区的关系,有利于学校和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并能充分尊重校园文脉和传统校园文化,彰显校园特征是图书馆最外在的人性化设计;图书馆核心的阅览空间及环境设计越来越关注空间的品质和阅读者的心理感受,注重交流场所的设置,从基本阅览行为的空间到辅助行为发生的空间其空间及环境设计都是以读者满意度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最后指出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在强调“以人为本”管理原则和服务理念时,强调将对图书馆馆员自身的关注与对读者的关注的内在一致性。开放化趋势,首先指出图书馆走向开放性的发展必然及其走向开放性的相对优势,构成开放性设计的管理模式(“人本位”的管理模式)、技术要素(功能分区的“模块化”理念)、特征(空间的通透性、模糊性、多样性、流动性)及设计原则(以读者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弹性空间的布局原则);着重介绍开放性的内部空间设计,内部功能流线的简洁和富有选择性,阅览层的灵活空间和剖面的整体空间设计及开放性内部空间带来外部形态的变化,导致建筑表皮的通透性、均一性及形态的自由性。数字智能化趋势,首先指出带来图书馆馆藏含义及阅读介质的变化、信息存贮技术对藏书的影响、导致图书馆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及服务模式等图书馆模式的变化。其次详细论述了数字化技术导致图书馆建筑功能布局及面积分配的变化、带来更简短的流线序列和多功能的设计模式,更智能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导致建筑造型、细部设计及采光方式的变化。最后提出建设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的概念。指出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空间区划的重分配与空间结构重组织,提出自助型复合化的高校图书馆的实现方式,为我国高校图书馆不断适应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完善的要求。
刘学卿[8]2016年在《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高校教学区的交往空间研究
李南希[9]2005年在《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研究》文中指出当前,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使我国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1 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战略主动性将掌握在受过良好教育并能面对未来挑战的人手中。面对这种需求,近年来国内加大了高校建设的力度,一大批高校正处于改建、扩建、迁建或新建的过程中,由此带来的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高层次的校园空间环境的需求。校园交往空间作为校园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也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营造校园交往空间的目的是组织和诱发校园中人与人的交流以及人与环境的沟通。以此思路为出发点,本文从人的行为、心理以及高校校园空间自身特性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高校校园中“交往”与“空间”的互动关系,试图构建出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理论体系,借以探索未来高校校园设计的理想模式。这对于我国新时期内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完善与更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从交往与交往空间的概念入手,以环境心理学、建筑学、教育学等范畴的相关研究为理论指导,对高校校园交往空间进行初步分析;接着分析了国内外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趋势,探求其外在形态与时代的关联;再从校园规划布局与交往空间、校园建筑外部交往空间、校园建筑内部交往空间等几个方面从大到小、由外及里来探讨校园交往空间的具体设计和完善,并通过国内外校园交往空间的实例加以验证;最后,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综合优化的目标、原则和模式,并结合作者的设计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
李文[10]2016年在《基于丹麦典型案例的高校建筑交往空间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而交往活动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便要求高校建筑需要提供更加开放、多元的交往空间。我国高校对交往空间的设计越发重视,但就目前交往空间设计整体水平仍需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通过对丹麦高校建筑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生活体验,分析其交往空间的分布,空间模式,设施,行为类型等,总结高校建筑交往空间的特点,试图探求高校建筑交往空间一些重点节点的设计策略,试图为我国高校交往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性的基础资料。本文主要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对丹麦高校建筑交往空间进行研究。从分析影响交往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始,对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定义;接着以丹麦高校建筑交往空间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重点空间节点的特点、行为方式、设施、空间的经济技术指标等:重点对室内方面分析,定义了开放性中心空间,对走廊设置方式进行总结,对楼梯的多样做法进行归类等,并补充室外空间的设计,分析了一些案例中的室外平台和庭院;列举了国内两个典型案例更加全面研究交往空间的设置;最终总结交往场所的分布特点、节点特点、设施单元特点,以及交往行为的特点总结;总结了交往空间在建筑计划方面、重点空间节点(开放性中心空间、走廊、大台阶或坡道)、重点空间节点组合模式等的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 当代高校教学区的交往空间研究[D]. 齐靖. 湖南大学. 2004
[2]. 大学校园课外交往空间研究[D]. 向泽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07
[3]. 基于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研究[D]. 罗莹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4]. 当代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与实践[D]. 叶猛. 中南大学. 2008
[5]. 高校学生活动中心设计研究[D]. 谢志昌.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6]. 高校巨构式教学建筑设计研究[D]. 张智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7]. 当代高校图书馆设计的新趋势[D]. 王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8]. 行为模式下的高校建筑系馆设计研究[D]. 刘学卿.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9].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研究[D]. 李南希. 重庆大学. 2005
[10]. 基于丹麦典型案例的高校建筑交往空间研究[D]. 李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