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党建工作视域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崔 媛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00)
摘 要: 当前高校加强党建工作建设时,要注重丰富党建理论,并且将学生纳入党建工作机制之中,通过融入工匠精神,从而使学生成为有理论修养、有实践精神的全面型人才。从加强党建工作视域看,将这一精神融入学生培养之中,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从当前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背景出发,探究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价值,从而探究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视域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视域;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高校的重要责任就是培养有担当、有抱负的人才。当前中国正在全面实施“2025中国智造”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速进行,在该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教育环境、学生就业要求也出现了根本性变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优化学生培养机制,丰富培养内涵,打造精神教育、党建培养的全新模式,成为现阶段高校教学机制本质化创新的关键突破口。
1 当前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施背景
新时期,高校做好党建工作,并将学生培养纳入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的核心之中,通过激发党建活力,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强化思想引导,切实推动高校教育体系深度改革。目前高校正在推进“党建+”,高校党建工作要结合自身使命,聚焦学生培养的各项诉求,将党建工作打造成凝聚学生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
1.1 加强党建工作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思想的重要要求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与思想境界的关键内容,也是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诉求。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与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理念与人文心态。此外,加强党建工作,能够引导学生向党组织反映个人疑惑,让组织了解学生思想,真实、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变化,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理念。
1.2 加强党建工作是培养学生养成扎实学风的重要要求
良好学风是培养高校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要求,目前高校学生成长环境极为复杂,特别是受社会各项复杂因素影响,心态浮躁、过多关注实用性、学风不够扎实等等问题频发。实际上,高校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集大成阶段”,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素养,也需要注重个人兴趣爱好的拓展,以及个人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要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建设,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学风建设来约束自己,通过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树立“学生标兵”,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打造良好的学风环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良性结合,将有效突破当前高校学风复杂的现实问题,构建积极乐观的教学氛围,实现党建工作的理想价值。
1.3 加强党建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要求
加强党建工作,尤其是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党建工作,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信念,让学生的多样素养得到有效彰显和培养。做好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号召力与影响力,让学生及时掌握国家发展、聚焦时代变化,实现全面成才。立足学生全面成才,做好党建工作,将有效把握学生成长趋势,使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专项人才。在目前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时,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尤其是要构建学生参与、师生共建的党建工作机制,除了让党建工作内容更生动、鲜活,更能发挥党建工作的实际价值。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在于学生,关键依靠也在学生,只有从学生诉求出发,关注学生兴趣爱好,才能让高校党建工作更加富有实效。当然,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目标。
2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培养活动的具体价值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引导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未来职业工作的关键要求。高校教育学生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教育体系之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理论素养,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因此,在当前学生培养时,要精准把握工匠精神的本质,立足学生培养要求,搭建践行工匠精神的平台,实现最佳培养效果。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建设过程中,正面临全面加强的时代机遇,尤其是从传统的任务型建设逐渐向内涵与质量培养转型升级。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如何有效扎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就发展成为新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时代命题。通过向学生讲述党建工作的最新理论动态,开设工匠精神培养专题,引导学生形成思想共识,让工匠精神真正融入学生成长之中,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的最理想效果。通过加强党建工作,使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更加生动、鲜活。
本质上看,工匠精神指的是追求精品、追求卓越的重要内涵。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教学体系之中,通过培养学生有效理解工匠精神,将为学生构建积极践行工匠精神的实践机制。以往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重点更多放在技能培养上,忽略了对学生精神理念与积极意识的有效引导,学生具备了相关知识技能或者理论水平,但是明显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就业时,存在一定应付心态。但是,很难有效应对多种复杂问题,恰恰存在不同心理压力现象。所以,选择工匠精神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丰富教学内容,助力高校教学机制的真正革新。
2.1 融入工匠精神实现学生培养机制的全面创新
当前高校正在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将为学生培养探索全新路径,助力高校学生培养机制全面创新。创新党建工作的引导价值,实现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想效果。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精神理念的关键,也是目前高校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建的核心和关键是形成良好的学生党建,通过积极履行为党输送“新鲜血液”的使命,实现新时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风,筑牢学生思想底线的关键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活泼,且有着极强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因此,通过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激发党建活力,实现思想引导的最佳效果,为高校学生培养寻找到正确的方向与路径。
2.2 融入工匠精神实现高校教学体系的本质革新
4c 1H NMR(CDCl3) δ:8.08(d,1 H),7.88(d,1 H),7.70(s,2 H),7.50-7.44(m,1 H),7.40-7.36(m,1 H),7.11(s,1 H),2.41(s,6 H).
3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视域下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该段落第二句是论据句,它只是呈现了一个事实:歌手庞麦郎以一首《我的滑板鞋》惊醒了很多当代人。而通过分析,我们恍然大悟:清醒地与时代保持一段距离其实也是真实地表现时代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恰恰赢得时代的共鸣。这样的论据虽然只有一个,但很有说服力。很多考生错误地认为,论据越多越好,其实不然,精当的论据常起到一以当十的效果。
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变迁。吕新发[15]讨论了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变迁的趋势。从中国长期历史来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代与近代;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时期;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到税费改革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第四阶段,税费改革以后[16]。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可先后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经济改革初期和新农村建设 3 个时期[17]。
3.1 立足学生为本,为党建与工匠精神融合探究合适方向
工匠精神是一种基于社会实际需要的重要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立足学生全面培养视角的精神要求,更是当前引导高校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到社会工作的关键所在和本质诉求。从当前学生培养视角看,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建设,将使得学生能够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内容,实现学生培养机制的全面优化,并且为当前高校教学机制的全面创新,提供充足动力。对于工匠精神来说,其本质就是职业为上的负责心态,也为高校学生实现个人全面提升奠定重要基础和人文内涵。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培养学生形成职业精神,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心态,并有效满足学生的职业培养需求。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培养活动,发挥文化引导的积极机制,将实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
为了适应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需求,加强防灾抗灾现场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江苏省防办组织研发了防汛防旱移动式应急指挥所。
3.2 立足时代环境,突出党建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机制
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改变了文化传播与思想交流的格局,也改变了校园党建思维与思维理论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模式。对于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活动来说,要充分发挥出党建工作的“精神引领”功能,让工匠精神理念与党建精神深度融合,要积极从完善教学内容出发,推动学生培养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作用,明确引领党建精神舆论,突出发挥党建精神引领和价值驱动的培养实效。强化党建工作,构建最强教育载体,让工匠精神借助时代传播平台,发挥更深层次的影响力。
3.3 积极诠释实践应用,为工匠精神建设搭建良好平台
在教育机制全面创新进程中,良好的高校教育,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也要注重实践锻炼教育。高校学生培养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心态和技能教育,也要结合实践要求,适时更新教育理念。工匠精神作为力求卓越、塑造精品的重要内涵,在将该精神融入学生培养活动时,要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形成合理理解与全面融入,通过为学生践行工匠精神搭建实践平台,实现高校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为学生掌握、体会工匠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工匠精神是一项积极精神,也应该成为当前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立足高校学生培养活动的多样要求,通过为学生感知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空间,比如邀请校外“大工匠”进行经验分享与教学,与企业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所诠释的文化内涵与实践素养。
4 结语
当前高校开展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工作,要从做好党建工作出发,努力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党的引导,建立属于高校特色的文化传递方式,研究出属于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独特方案,从而有效确保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常规化、制度化和连续性开展。良好的党建工作,不仅营造了积极乐观、正面向上的校园氛围,也有效诠释了良好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取得了学生培养的理想效果。通过用心经营,为高校学生培养与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加强高校党建教育工作中,需要老师参与学生成长、综合感知学生的具体变化,就成为做好学生培养与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审视及其路径——基于对广东省五所高校的实证调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2):129-130.
[2]伊焕斌.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辽宁振兴发展培养具有“ 工匠精神”的新型实用人才[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134-135.
[3]管小青.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索——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到职业信仰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02):117-118.
[4]罗志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党建政工研究质量——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全面启动2018年度课题组课题研究工作[J].企业文明,2018,(03):122-125.
[5]娄权鑫.工匠精神:没有工匠哪来精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产教融合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研讨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7):154-155.
基金项目: 天津职业大学校基金项目““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731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崔 媛(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政工师/助理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党建研究。
收稿日期: 2018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