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预制桩采用静力的方式压入到地基结构当中,就是静压桩,这种施工方式本身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单桩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同时施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噪音,所以在柔软地基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现阶段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静压桩;施工技术
1 前言
静压桩施工过程较为简便,施工噪音小,对于桩体的震动以及冲击较小,所以在高层建筑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静压桩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桩周围土体以及已完成桩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桩体抬升情况的发生,施工过程中一定按照要求的顺序进行。施工单位需对土体结构进行详细的勘查,确定在不同土质中压桩机压力的使用值,确保压桩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桩体结构的完整性,进而保障静压桩的施工质量,确保静压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工程概况
某项目总共19层,包括地面18层与地下1层,工程长530m,宽141m,基础的深度为6.5m,建筑基础选用筏板基础结合剪力墙来建设。由于附近都是居民区,建筑的场地较小。施工现场地质单元主要是汾河西面I级阶地,稳定的水面埋深在地表之下4.3m左右,水位的变化幅度≤50cm,地下水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侵蚀,施工现场为中软型场地,建筑的抗震处在有利地段与不利地段之间,属于较为普遍的建筑场地,建筑场地级别为Ⅲ类,地基选用静压法技术来进行施工,共有182根桩。
3 施工技术
3.1 施工准备
1)就施工现场开展全方位的地质勘探工作,并结合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地理位置、间距以及其使用状况等,做好压桩技术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2)在作业的场地开展好“三通一平”的准备,配置水源、电力系统,清扫现场的障碍物,维持场地路面的平整与整洁。
3)桩基础轴线的位置(引点)要求放置在不受压桩作业干扰的区域,并在其周边配置超过2个基准点,以此来检测桩基础的方位是否存在有偏差。
4)依照轴线所确定出来的桩基础的位置,借助直径为8mm的短钢筋定位好,并在钢筋的尾部缠绕上色泽鲜明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借助白灰粉来将其桩径围好,以便于检测工作的开展。
5)依照对应的建设次序安装相关的机械装置,接上水电开展进一步的检验工作,检查相关的设备是否可以正常地运行,其配重与其对应的承载力是否相吻合。
6)作业环节所要用到的建材,需根据设计方案,有顺序、分批次地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在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前要求相关的制造单位提供其对应的合格证书与相关文件。
3.2 主要施工方法
1)具体流程如下:定位→准备相关设备→实施插桩作业→调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停止→桩机移位。
2)压桩的具体次序是依照场地当中的桩位的密集程度以及现场具体条件所确定下来的。
3)压桩作业形式。为了明确现场的地貌情况,本工程先进行试桩,,具体的桩长分别为20、23、31m,在测验后最终确立规划的有效桩长为23m。在全方位开展作业之前进行一次有效桩长的代表性研究试验,在压桩工作结束之后的15天之后开展对应的承载力检测试验,只有检测的结果符合相关标准之后,才能够全面地开展建设工作。
1)明确桩基位置。借助轴线的桩基础以及对应的测量设备,借助设计蓝图的布置图来确立桩基础的具体地址,再借助钢钉将其钉入到地面下大约10cm深,并做好对应的标记,以免在之后的压桩作业过程当中出现错位的情况。
2)压桩机就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压桩机运输到其所对应的位置之上,借助设备自身的液压装置来开展对应的调节工作。与此同时,借助土壤的实际状态,开展与其相对应的配重。在其位置定位准确之后开展吊桩与压桩的工作,在吊桩的环节当中要求在桩体上部的1/3处进行固定,依照相关的规格标准以及安全规范来实施作业;通常情况下,插桩工作在进入到土层40cm左右最为合适,之后再开展对应的垂直度矫正工作,将其误差控制在0.5%之内,反复检测其对应的垂直度在符合标准之后才可以开展下一步的静压沉桩作业。
3)静压沉桩。在开展液压体系环节当中,启用压桩设备,连续地将桩体缓慢地压入到土层当中,应当控制好其作业以及其施工的速率,通常≤2m/min,在其压力达到对应的标准之后,要求将其作业的荷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区间,并在整个过程当中都保障其压力与桩体维持垂直的角度,假如遇到桩体偏移、抖动、错位;桩身出现裂缝、水泥脱落;地表出现隆起、周边的桩体上浮等情况,要求立即停止压桩作业,并查明原由,处理好之后再继续作业。
4)接桩。本文中的项目借助焊接法来进行接桩。在对接的环节当中,上层与下层之间桩体的中心线误差不能>2mm,节点弯曲矢高控制<1‰L。在焊接工作开展之前,要求用钢丝刷将焊接两端接头上的脏物或污染物清除掉,以防止在焊接的环节当中出现变形的情况。
(5)终止压桩。依照规定的要求,在施工作业的环节中,将桩顶的标高当作是控制管理的基准,当符合相关标准之时,终止压桩。
4 静压桩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4.1 质量问题
在作业环节当中,静压柱最常见的问题就出现在下放以及操作环节:静压预制桩在下沉的环节当中经常出现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的问题,有可能会因为压桩的速率过快而导致在集中荷载的作用下,桩身不能承受其压力而出现错位、倾斜、变形甚至是断裂。
4.2 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静压桩工艺在高层建筑建设的环节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所以,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开展好对应的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地保障项目建设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
1)施工作业开展之前的控制形式。验收桩体的外观以及结构的强度,并核查电焊条以及相关建材的质量合格证书。在初沉桩的环节当中,若出现不垂直的情况,需及时调整并更正。在接桩的过程中更是要求将桩体的中心线控制在同一条直线之上。在作业的环节当中,若出现有断裂的情况,要求与相关的技术人员共同协调并规划出对应的研究形式,依照项目的地貌标准、上层载荷以及其结构位置,要求选用补桩的形式来开展。
2)地基禁止出现下沉过大的情况。当地基出现下沉时,不仅会影响到桩基础的作业,更有可能会波及到项目建设的安全,因此,要保障地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选择地址的过程当中,需尽量选择土层较硬的场地,当现场的场地条件得不到保障时,就要求对现场的地基开展对应的夯实工作,并开展对应的沉降分析,以此采取对应的控制方法。
3)控制预制桩的质量。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而预制桩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到静压桩的施工质量,因此,选购人员在开展选购的工作时,要依照项目的设计图来进行规划,并做好与生产商之间的协作工作。在进行对应的桩基础作业之前,开展对应的检查核对工作,以此来保障其项目的质量安全。通常情况下,要求在核对的过程中检验其完整性、截面平整性以及桩体的是否有弯曲的情况。
5 结论
现在静压桩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能够具有足够的水平,施工人员也应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并且提高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此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丁晓伟,朱引.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的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8).
[2]杨飞林.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2017(9):158-158.
作者简介:
孟帅(1992年4月26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南京,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工程管理
论文作者:孟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静压论文; 作业论文; 环节论文; 工作论文; 场地论文; 地基论文; 情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