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论文_黄鑫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论文_黄鑫

昆明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云南 昆明 6501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国土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阶段,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设计思想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得到改善。而本篇文章正是在此过程中,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方面进行分析讨论。并且在此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希望能对我国资源优化以及空间规划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资源环境;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来分析,通过在城市规划区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帮助相关研究人员更好的了解城市规划区资源结构特点,针对该地区资源利用情况,环境保护情况,制定妥善的环境保护方案,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区环境质量。为了保证城市规划区资源与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相关研究人员要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点,并结合城市管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从而保证城市规划区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

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概念与特点

①概念。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够有效反应一个地区生态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谓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城市规划区中的各项环境资源数据进行有效汇总,经过系统分析之后,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保证城市规划区的环境承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真正实现节能的目的。现阶段,超强度的资源开发,使得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工业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大气环境质量与地质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影响城市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保证城市区域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合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减少大气环境与水环境污染,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②特点。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反映出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好的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来分析,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相关研究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各项资源的消耗情况、人口密度与森林覆盖率等。资源环境承载力还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等,工业污水处理率、固体废物的利用情况。

2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联性

①国土空间规划是调节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否能正常进行与我国资源的发展以及保护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而资源的成那你能力也决定了空间规划是否合理。现如今,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与资源环境的客观要求相对应,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则会让资源遭到破坏,环境受到损害,最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因此,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与资源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是调节发展以及资源环境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土空间规划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能相对应,满足发展需求,让社会能进行可持续发展,而这点也需要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对区域进行调节,不断对环境治理这一方向进行研究,加大力度,同时,其规划的内容还需要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进行配合,适应,对于超出或者是违背了资源承载力的行为,应当进行调整,控制其开发者的经济效益或者是政绩效益,防止进行盲目发展。②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互消长。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所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就是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消长关系。我们对于这一关系应当引起重视,这种关系根本上来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让空间变得灵活,更加受控制,可保证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范围之内,另一个角度来说,空间规划可以让资源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发展创新,不断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③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现如今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需要对资源承载力进行分区处理,如此才能保证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家经济进行稳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同时,做好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以及结构调整,资源保护等等。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而一个科学国土空间规划,能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之上编制出来的。

3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用的相关建议

3.1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构建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当中,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在一定的土壤单元内,准确计算土壤的污染物负荷,并结合土壤环境承载力指标,准确计算土壤环境承载能力,针对城市规划区中土壤资源的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壤保护措施,在提升土壤防污能力的同时,保证城市规划区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另外,相关研究人员还要根据土壤污染情况,合理确定废水与废气排放强度,结合人口密度,选择合理的工业化率指标,保证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更好的构建。

3.2国土空间规划定位和内涵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合理开发、利用、治理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在空间上统筹社会经济活动同资源环境系统的组织运行。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国土集聚开发、分类分级保护和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针对各区域差异条件进行空间划分,根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合理布局,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行分类分级管控和协调,对国土利用效率低下区域进行国土综合整治。因此,全国及省级以上国土空间规划的要点是分区规划,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开发格局、农业生产格局和生态保护格局,针对不同区域发展导向进行适宜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识别区域发展限制性“短板”要素、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小,并对未来承载状况作出预警是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决策的基本前提。

3.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点

通过合理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好的反映城市规划区中各种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保证城市规划区中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提升,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在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相关研究人员要结合城市规划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土壤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选取合理的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保证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可靠。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是国家较为重视的一点,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对其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十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国土资源以及空间规划进行编制和改善,力求促进我国国土空间的布局,产业布局,对结构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我国的资源有效利用。空间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宇飞,熊炳桥,王完牡.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多规合一”思路探索——以湖北省漳河新区为例[J].中国工程咨询,2018(3):69~75.

[2]刘明.丘陵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6.

[3]肖金成,欧阳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5):18-23.

[4]安宝晟,程国栋.西藏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14,34(4):1002-1009.

[5]王长建,杜宏茹,张小雷,等.塔里木河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J].生态学报,2015,35(9):2880-2893.

论文作者:黄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探析论文_黄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