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必须坚持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邓小平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必须坚持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必须坚持邓小平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有制论文,生产资料论文,为主体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因而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即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对非公有制成份占到主体地位。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条件下,只有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成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并在速度上不低于非公有制经济,才能在最终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上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否则,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会变质,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邓小平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注: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不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同一意思的不同提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不发达阶段,即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来说,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在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的生产关系,已容纳不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把归资产阶级所有的生产资料收归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得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272页。)《共产党宣言》是1847年出版的,19世纪中叶时,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主要是大型机器设备,加强了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每隔8年到12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时期,生产大幅度下降,大量的工人失业,工人捣毁机器,游行示威,要求进行革命,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夺取资本家的一切生产工具归无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所有,即归由国家代表的全体劳动人民所有。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说:“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要使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当时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行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已为资产阶级所有,但在农民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个体小农,他们使用归自己所有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对他们所有的生产资料,不能像对待资产阶级所有的生产资料那样,采取剥夺的方式,而是引导他们走上合作社的道路,把他们的个体私人经济变为集体经济。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理论来看,社会主义只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没有个体所有制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等非公有制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人剥削人的社会,只有社会主义的全部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和劳动者集体所公有,才能消灭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才是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由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决定的。

第二,马克思和邓小平论社会生产力的涵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整个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所以,社会生产力不是仅指个别经济部门的一些企业的生产能力。社会上人们的生产能力,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去加工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对人们有用产品的能力。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劳动者劳动都是有目的的, 在劳动开始之前就知道要达到的目的,就知道要生产出什么产品,劳动本身是人们“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物质条件。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进行劳动时要加工的物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进行劳动时使用的各种工具。“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物理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3页。)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进行劳动, 会大大增强他自身的劳动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及劳动熟练程度在不断的提高;劳动资料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科学技术越来越快地被运用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劳动产品的数量、品种和质量也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有众多劳动者集合在一起劳动的企业里,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管理和调节也在不断提高。邓小平说:“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掌握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都大不相同。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注: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8页。 )邓小平在这篇讲话中,从多学科和多种技术方面,深入地阐明了在一些经济技术发达国家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而且把新的科学技术用于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他还科学地阐明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使用的劳动工具也是不同的。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使用的生产工具也越来越发达,由简单的手工工具,逐渐发展成为各种现代化的机器设备。邓小平科学地阐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阐明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历史实际。

第三,我国现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我国所以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现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我国现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还相当低,正如1979年时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个是底子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时期的破坏,使中国成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国后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伟大成绩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我国工农业从解放以来直到去年的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注: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164页。)邓小平的这段话, 阐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当时发展的状况,同时也阐明了我国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相当低的。经过20年之后,我国社会生产力虽有提高,但发展的水平仍然比较低,在广大劳动工人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具有大专文化技术水平和高度劳动熟练程度的劳动者人数还很少。许多人原来都只是小学或初中的文化程度,在劳动岗位上跟老师傅学习了加工工艺和简单操作技能,具有本岗位加工的劳动熟练程度,对产品的全部加工过程并不熟悉。工程技术人员少,具有硕士博士文化技术水平又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更少;使用的劳动资料,少部分已达到经济技术发达国家80年代或90年代初的水平,这部分机器设备大多是从外国引进的,经过较长时期运转过程的磨损,有些机器设备的零部件已经陈旧,企业由于缺乏资金,难以进行技术更新。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科技人员研究和发明的科技新成果,能经过试验制造出更新一代的机器设备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还很少。在我国现时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使用的劳动资料,相当大的部分都是一些小型的比较简单的机器设备,还有些半机械化工具。有相当数量的手工工具也在生产过程中被使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大农民使用的主要是手工工具,在第三产业中一些行业的企业,如劳动服务和餐饮业中,劳动者使用的绝大部分是手工工具。被加工的物质资料,有些是刚从土地上脱离出的称为劳动对象;有些已被加工过的称为原料。各产业、各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中被加工的劳动对象极其繁多。在对企业的管理上,有些企业管理的好,能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照顾他们的经济利益,从而能大大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生产能力就能充分发挥出来。管理落后的企业,原有的劳动者生产的潜力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也会使不同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发生很大差别。总起来看,在一些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铁路、航空和海洋运输业中,职工的文化科技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就比较高,集中在这些企业里的各种科技人才也比较多,创新能力也较强,他们使用的劳动资料大都是比较先进的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和运输机器,有许多小企业特别是农业企业中使用的还相当落后。所以,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各经济部门、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经济的不同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决定的;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又是由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不同的所有制决定着人们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决定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多种经济成份。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份

在我国现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其中既有社会主义经济成份,也有非社会主义成份。

第一,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企业占有使用和支配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国家把在建国初期没收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财产和当时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投资建立企业的财产以及后来各年的财政收入,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划拨给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去兴办各类企业,这些企业占有、使用和支配的生产资料自然归国家所有。国有企业占有、使用和支配的资金实行拨改贷之后,贷款的利息计入产品的成本,促使企业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拨款没有本质的区别。企业使用贷款购买的生产资料仍归国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它所有的生产资料,也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即归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所公有。在国有企业中,全企业的职工,都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作为全国劳动者的一份子也都是这些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并不是他们每人都能分得一部分生产资料,直接管理这些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只能是代表全国劳动人民利益的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全体劳动人民都能得到经济利益。在国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即从总经理、厂长到每个职工,既然都是企业的主人,就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产品出售之后取得的盈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交纳国家的各项税收,一部分按每个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其余大部分仍归企业所有,用于积累,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以扩大再生产,用于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所以,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

在一些私人资本家的企业里,资本家是剥削者,他们不是劳动者,也不是作为全体劳动人民一份子成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但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企业里工作的劳动者,他们的政治经济利益除得到国家所制定的有关法律保障外,在他们失业和生病时,还能得到国家设立的失业保障金和社会救济金的帮助,他们从国有经济的发展中,还是能得到一些经济利益的。所以,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份企业里劳动的劳动者,虽不是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使用者,并不是说他们和国有经济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所以,他们也应努力保护国有经济的发展。

第二,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集体所有的经济。在集体经济的企业中,生产资料归这个企业劳动者集体所公有。我国现时集体经济的企业,有城市劳动者集体兴办的企业;有农村乡镇劳动者集体兴办的企业,如农民兴办的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就是一种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企业的资金,有些是企业劳动者的集资;有些是向银行的贷款,贷款到期后要还本付息。城市和村镇所兴办的集体经济企业,大都是各种小型加工企业、商业、服务餐饮业等,农村的农民兴办的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农副产品的生产分散在各农户,但统一进行加工出售。在集体经济企业中,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既是直接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又是直接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劳动者,他们分工协作,有序地进行劳动和管理,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如有物资、时间和劳动的浪费,都直接损害着他们每个人的经济利益,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进行节约,提高产品质量。出售产品后取得的盈利,一部分用于交纳国家的税收和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的本息;一部分留给企业,以进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一部分按照每个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没有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所以集体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农村中除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的农户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土地虽是公有的,而生产经营却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的,盈亏自负,所以,它们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集体经济。

第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我国现时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逐步改变了原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除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放开搞活外,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得到应有的发展。1999年3月召开的人代会上,经过修改的国家宪法中, 已经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私人资本主义的企业,主要是从小业主发展起来的,他们原来的企业规模比较小,由于管理好,善于经营,能适应市场需要,生产出畅销产品,能取得较多的盈利,资本积累越来越多,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有些小商贩,能很好地利用市场上商品的供求规律,利用商品的地区和季节差价,在生产经营中取得大量盈利,积累越来越多的资本,扩大了经营规模。有些私营企业的资本家,原来是公职人员,他们看到私人办企业做生意能发大财,于是放弃原来的职务,利用原来的关系,借贷一部分货币资本,利用他们原有的技能,从事经商办企业的活动,发展成为资本家;有些人利用各种关系,大量的投资经营房地产,很快发了大财,成为资本家。在农村中,有些善于学习有关科技知识的种植特种农作物和饲养有特色畜牧业的专业户,他们生产的特种农产品和农畜产品质量好,是市场上短缺又为购买者所喜爱的产品,致使他们能够取得越来越多的盈利进行资本积累,企业的规模也逐渐大起来,成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有的同志说:现在几十亿的大款已经很多了,私营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有的同志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暴富集团。现在我国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雇佣几十人、上百人、几百人的已经很多。在资本家的企业中,有单个资本家的企业,有合伙资本家企业,也有股份公司制企业。私人资本家的企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工人和职员是企业主的雇佣劳动者,是劳动力的出卖者,工人和职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与其出卖的劳动力相等的价值外,还必须生产出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商品出售后,企业主在取得的货币资本中,除支付工人的工资外,相当于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为雇主所占有,雇主用一部分上交国家税收。雇主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在这些企业里,人和人之间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所以它们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对立的,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还会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现时国家还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四,个体经济。个体经济,即个体进行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在个体企业中,生产资料归他们自己所私有,不雇佣或只雇佣少数几个临时工人,他们主要运用自己和家人的劳动力,使用归他们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去进行生产和经营,生产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除按规定交纳一定量的税收外,余下收入,一部分用于满足全家人的生活需要外,还有多出部分,用于增加投入,以扩大他们的生产和经营。在城市的个体经济中,有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者:有加工服装的个体户;有修理家电及其他家庭耐用消费品的个体户;有个体运输者,他们自购或租用一部汽车,经营客运或货运;有开办小型饭馆和餐饮的个体户;有经营商业的,如开设家庭夫妻商店的个体户等。在农村和乡镇的个体经济中,大量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实行联产承包的农业种植个体户;特种作物种植个体户;各种畜禽类养植专业个体户;农、畜、禽类加工业的个体户。城市中有些形式的个体户,在农村特别是乡镇中,也大量的存在着,如各种修理业的个体户,贩运个体户,商业个体户等等。现时,在城市、乡镇和农村大量个体专业户,生产出相当数量的产品和劳务,既满足了他们自己的需要,又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从前面引用所说的话里,可以使人们懂得,出于原来的底子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人口多,大量适当地发展个体经济,才能使相当数量的人口得到就业机会。个体经济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个体经济,必然产生两极分化现象,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在适当时机应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调控,引导它们逐步走上集体化的道路,还是必要的,这条道路已被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第五,公司制企业。股份公司制企业,是多个企业组成的企业,总公司下设有多个分公司。公司制企业分为独资公司和股份公司两种类型。公司制企业,按它们占有、支配和使用的生产资料归不同性质的所有者,公司的性质也不同。国有的独资公司,其性质就是社会主义的;私人投资建立的公司,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股份公司中,投资入股的法人都是国有企业,它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股份公司的投资者既有国家的投资,又有私人投资,就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性质,以其控股所有制经济成份的不同,分别归为不同所有制的经济成份。如由国有资产控股,就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由私人资本家控股,就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国家有关经济管理机关组建公司制企业时,如由若干个企业进行联合兼并去形成,组建这种公司时,应考虑到原来各企业的利益,使它们各自的优势互补,都能取得更大的利益。组建股份公司制企业,也可由经营管理好和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发行股票,筹集大量的资金和资本,以扩大生产规模,并逐步设立一些分公司。设立公司制企业,是为了使企业能更快地增强其资金或资本的实力,加速公司的扩大再生产,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应注意,一些公司制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发生了严重亏损,这种局面必须迅速扭转。发行上市股票,其筹集的资金或资本,必须真正用于扩大其生产规模,生产的产品也能够畅销出去。对长期亏损,生产的产品质量低,没有发展前途的,不应让它们发行上市股票。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非常不规范,有些公司生产经营落后,不盈利或亏损,不能按期分红。或者分红很少,从报纸上看,有的一股只分几分钱,比起在银行存款相差很远。一些公司的股票在市场上被严重炒作,有些炒股的赚了钱,有些人亏了钱。赚钱的人所得到的盈利是输了的人的钱,企业并未因此而扩大,公司的生产也未得到进步,社会经济也并未因此而有任何发展,这种赌博性质的股票买卖,应该禁止。

第六,三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有外国资本家在中国投资创办的独资企业,有中国和外国资本家投资合资、合作的企业。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创办的独资企业,它的生产资料归外国资本家所私有。中国国有企业与外资合作的企业中,中国国有企业投资归国家所有,外国资本家的投资归他们所私有。对外开放,以三资形式引进外资,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政治上发扬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为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先后开办深圳等几个经济特区,接着又开放沿海一些城市,现已逐步扩大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三、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地位

在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存在和共同发展的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地位,才能说我国现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取代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的性质。不同的社会经济性质,是由生产资料不同的所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在我国现时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条件下,所以还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由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决定。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注: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邓小平在这段话中,阐明了1985年时,公有制经济还占整个国民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发展点个体经济、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国独资企业,只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从1978年底到80年代中期,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只有几年的时间,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股份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现在公有制经济不再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下降了许多。但是,在公有制经济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必须占有主体地位。只有保持公有制占主体,保持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和优势地位,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邓小平所说的公有制占主体,即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里所说的经济,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的性质。大家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由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决定的。前边讲过:在国有经济中,全体劳动者都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在集体经济中,企业的生产资料归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对邓小平所论述的“公有制为主体”,我认为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时,必须使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有更快的发展,使用公有制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以及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效益都应逐步优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国有经济的一些行业和企业,还应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国有工业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出先进的机器设备,用以装备国有其他行业的企业;生产出先进的电子产品,供应各产业、各行业和企业对电子产品的需要,特别要更快地发展电子通讯业;生产出先进的技术含量高的交通运输工具,用以装备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生产出各种优质的原材料,以提高使用这种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的产品质量。国有企业还大量生产出城乡居民需要的耐用消费品。国有经济的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只有国有经济起着主导作用,加上集体所有制经济,使全部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才算是邓小平所说的“公有制为主体。”

第二,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绝不能长期低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速度。要保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绝不能长期低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大,它的基数大,在每年增长的百分比中,它们包含的增加的物资和价值数量也较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小,它的基数也小,在每年增长的每个百分比中,它们包含的增加的物质和价值数量也较少。在一定时期内,公有制经济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其必然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逐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发展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它的发展速度,仍然快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以1998年为例,从各报纸刊物发布的数字看,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每月、每季度增长的比例,一般为5%左右;集体经济一般为8%左右;个体和私营经济增长一般为13%左右;三资企业一般为14%左右。1999年第一季度,国有和国家控股企业及集体企业增长的速度虽有所加快,大致为8 %左右,但仍低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它们的增长速度在12%—13%左右。近几年来,国外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由于受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原因影响,党和国家制订的搞活国有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不能切实被落实,加上政府和企业中有些干部的腐败,使公有制企业出现了很大的困难。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相当大部分发生亏损,亏损额大,多年不能扭亏为盈。对国有小企业,有些地方没有全面执行中央提出的放活的方针,去实行承包、租赁、委托等搞活小企业的形式,而是实行最后的一种出卖形式,有相当数量的小企业被卖掉和破产。集体企业也发生了许多困难,有些地方的许多集体企业也被出售了。公有制经济这种困难情况和低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党和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扭转。如果不能切实有效地扭转公有制经济的这种困难情况,发展到一定时期,占主体地位的就不是公有制经济而是私有制经济了,从而就会改变社会经济的性质。邓小平说“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 卷,第62—63页。),在《邓小平文选》中,在许多篇都讲到,我国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公有制经济失去其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之后,就不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了。绝不能违背邓小平所指明的我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

四、保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应采取的措施

要使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不长期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公有制经济要能保持占主体地位,党和政府对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须制订出正确的方针政策,采取具体有力的措施。

第一,党和国家应制订出正确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制订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正确方针政策,一定要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邓小平说: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注: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6页。)。公有制经济,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总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例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企业,也是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必须要能卖出去,要生产产品,企业必需能购买到合格的原材料。邓小平说:“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合格的对路的产品。不对路的产品,生产那么多干什么?没有原材料,你搞什么?材料不合格,你怎么干?”(注: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7页。)邓小平在这段话里所说的“对路”的产品,就是能卖出去的产品。企业生产要在市场上能购买到合格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又能卖出去,这就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在生产已经社会化的条件下,各产业、产业内部的各行业、各行业内部的各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国民经济要顺利发展,它们之间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邓小平说:“过去十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摆脱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而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注: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1页。)邓小平所说的“过去十多年”,是指1979年9月以前的十多年。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到1979 年10月这期间,由于受“左”的错误政策的影响,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使国民经济受到很大损失。邓小平说:“我们过去长期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注: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页。)由于生产已经社会化,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也必须符合比例关系,才能够顺利发展。由此可见,邓小平认为按比例发展也是一种客观规律。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才能使国民经济取得顺利的发展条件。

第二,要加强责任制。党和国家制订了正确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之后,还必须要贯彻执行好,因此要认真实行工作责任制。邓小平指出:“要特别注意加强责任制……各地的企事业单位中,党和国家的各级机关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无人负责。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所以急需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任何一项任务,一个建设项目,都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要严格考核,赏罚分明。”(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0—151页。 )邓小平的这段话,是针对1979年当时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具体情况讲的。从讲话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当时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讲的。我认为他的这些指示现在和今后是永久有用的。在这里,我仅就党和国家各级机关来说明要实行责任制的问题。前边讲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命运,必须加强管理,使其能以应有的适当速度持续地发展。加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管理,实行责任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是公有制企业;集体经济的形式是各种集体企业。由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虽已不直接管理各种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但仍负责制订发展公有制经济各种企业的方针政策,负责制订发展各种公有制企业的具体措施,负责对各种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指导和监督。要使公有制企业能得到适当速度的发展,在各级党政机关中,就必须实行责任制,使每个人都负起应负的责任来,对制订发展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方针政策者和制订各种管理措施者和对公有制企业负责具体指导者,都应实行责任制。实行了责任制,工作做得好,使公有制经济有了适当速度的发展,应给予应有的奖励;如不负责任或负不好责任,致使公有制经济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使大量公有制企业发生了亏损的,则应受到应有的处罚。

第三,为公有制企业的资金积累创造条件。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即公有制各种企业的发展。公有制企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补充必要数量的资金,补充资金的来源,可以向银行贷款和市场融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企业自己进行资金积累。为使企业能够进行资金积累,除各种企业必须进行增收节支外,各级政府机构应从减轻企业负担上,为企业进行资金积累创造条件。企业除每年向国家交纳应交的税收外,应严格禁止以各种形式向企业乱摊派,并应建立相应的法律。过去长时期内乱摊派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没有法律的限制。公有制企业的离退人员,国家应逐步加快设立起养老基金,把离退休人员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企业养老,转化为社会养老。他们过去在企业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出的净产值,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给了国家,一部分留给了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他们离退休之后,不应只由企业为他们养老,应由国家和社会为他们养老。企业办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也应逐步转归给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这样可以省去企业办社会事业部分的支出,企业省去这些开支后,就能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增加积累。企业进行自我资金积累,才有可能自主地和及时地进行扩大再生产,使生产不断发展起来。

第四,及时调整公有制经济的行业和企业及产品结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调整其行业、企业和产品结构。现在有些国有经济的行业,如纺织业、轻工业、煤炭业、钢铁冶炼行业、家电行业等,每个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多,生产的产品多是同一品种,许多产品的质量相差不大,集体经济中的各行业、企业和产品结构也有类似情况。这些公有制经济中的一些企业生产的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大量积压在仓库里,也因此致使许多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发生亏损。所以必须切实做好行业、企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在一个行业内有许多生产的产品种类基本相同的企业,其中有些企业的资金较为充裕和生产规模较大,生产的产品质量较高,引导这些企业去兼并生产规模小和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及亏损的中小型企业。兼并企业可利用被兼并企业厂房、利用可利用的机器设备和劳动者,改进它们的一些落后的技术和工艺,增加产品的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出在市场上能很快销售出去的产品。要逐步减少在一些行业中,一方面生产的产品被大量积压;一方面又要从外国进口我国现时还能生产的产品。使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各行业和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品种也不断增多。调整行业和企业及产品的结构,是要使公有制经济各行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的供求关系,以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公有制经济的顺利和快速发展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第五,为公有制各行业和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创造条件。要使公有制经济能有快速的发展,还必须在各行业和企业中采用新技术。邓小平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一系列新兴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注: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87页。)现代科学技术, 是指现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研究和其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新技术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中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的情况下,我国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发展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研究的一些成果,也有些已经转化为现代化的新技术。但我国现在的现代科学发展水平,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已达到的水平仍有不少差距,国家有关机关在科技体制上、资金投入上、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工作条件上,对有突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待遇和奖励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技术上,都必须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革和改善,以推动我国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过程中,我认为要特别加强使机械制造行业能最先逐步现代化。我国现时一些大中型工业企业使用的先进机器设备,大多是从外国引进的,由于对引进的先进机器设备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不能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来。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引进的先进机器设备磨损到不能再使用时,又去国外引进,而且引进的机器设备大都不是最先进的。为使我国在先进技术上,不致长期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定要加强机械制造业的科学研究,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技术含量高的机器设备,自力更生地实现我国机械技术的现代化。

第六,指导国有企业加强管理。实践已经证明,一些管理好的国有工业企业,能有更快的发展。要加强国有工业企业的管理,应在企业上级党政机关负责同志指导下,采用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的方法,选出以厂长或经过公司董事会选出经理为首的企业领导班子来。选出的厂长或经理,应经过试用期,在试用期间,确实表现出真正熟悉本行业的科学技术,又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思想作风上能廉洁奉公,能加强和团结全体职工,再正式任命为厂长或经理。在厂长或经理任职期间,如发现他有以权谋私或损公肥私的行为,随时进行处罚,以至撤换下来。企业应制订出各种管理制度,如制订出从厂长或经理到每个职工在各种岗位上应负的责任和应完成的任务,管理某种具体工作者应完成他所管理的任务。制订出从第一道加工工序开始到最后制成品的每道工序上每个劳动者一定的劳动时间内要完成的加工制品的数量和质量和定额及物资消耗定额,对于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应给予奖励,对于完不成定额任务的,应扣除适量工资,长期完不成定额任务的,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企业制定的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收支帐目,应向全体职工公布。企业对于生产的产品,要经过质量检验小组进行认真的检查,确实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才准销售出去。企业对出售的产品应标明品牌,规定有一定时间内的保修期。使生产的产品具有高质量和低成本,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畅销产品。生产优质和低成本产品的企业,能取得更多盈利,使企业能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第七,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组建自己研制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机构。前边讲过,现时高新技术工业和产品发展非常快,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换代很快,每隔几年,就会有更新的技术和更新的产品出来。所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有自己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和开发机构。企业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机构的人员,必须是高水平的,他们既熟悉国内同类大中型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及达到的发展水平;也要了解发达国家同类型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含量上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趋势。同时要组建培训职工的机构,对广大职工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能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和加工新产品。使我国大中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要能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使生产的产品能不断更新,以致我国大中型企业生产的新产品,能逐步接近、达到国外同类先进技术产品的水平,使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也能立足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大工业企业之林。

第八,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必须一致。现时有些公有制经济的行业和企业,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但经济效益不够好,有些行业的许多企业,不仅不能盈利,还大量出现亏损,而且亏损额也相当大。一些行业的许多企业,发生亏损的原因很多,但国家有关机关和企业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企业所以发生亏损的每一条原因,并逐步切实加以解决,使绝大多数亏损企业能扭亏为盈,还要有计划地提高盈利率,使盈利达到生产同类产品的先进企业大致相等的盈利水平。公有制经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绝大部分都必须扭亏为盈,只有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扭亏为盈,公有制经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才能快速发展起来,公有制经济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为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成份,才能使我国真正走社会主义道路。

标签:;  ;  ;  ;  ;  ;  ;  ;  ;  ;  ;  ;  ;  ;  

邓小平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理论必须坚持_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