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要有过程的。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外学生的主要差距在于,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有待于加强。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事物、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如果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讲解或完全靠课本上的间接经验达到的,而多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相研究讨论解决;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让学生自己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割一割、补一补;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
另外,对学生来说,既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又需要有坚实的知识作为创新基础。要迅速把握知识,必须学会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本领,获得必要的知识,打下创新的基础。
一、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创新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为创新提供条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从而诱发他们去积极探索、创新。
2.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会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索才能产生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年轻从教时,特别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他总是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充满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现机会。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这是激发创造的重要条件,尤其要鼓励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结论,善于质疑,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造的欲望。
3.发挥合作优势,让学生能创新。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运用集体的力量,使班级、小组、个人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应优先让那些不发言的学生说说对所讲内容的见解,并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全班交流。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实践证明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许多人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潜能,都有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个学生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结合教材内容开展适宜的数学活动,拓展书本知识,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叶圣陶说得好:“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的越多。”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了统计图表,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数据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在实践活动中,特别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自己去研究,哪怕学生只是一点小小的发明或发现,教师都应大胆地给予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给学生以更多的爱,学会创新
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为了智能的开发,为了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更多的爱。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给学生以鼓励的眼神,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时可以说:“别着急,你再想一想。”这样,教师的宽容和充满爱的语言会使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缓和,思维会立刻活跃起来,问题可能就会较快地得到解答。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就会怒目而视,板起面孔大吼,结果往往是学生思考出的问题也不敢讲,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是不利的。实践证明,爱能激发智力,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必须爱学生,尤其对学困生或淘气的学生更要爱。如果教师对学生一味苛求,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受到打击,创新意识就会被扼杀。相反,老师若真心爱学生,教学氛围就会民主、宽松、和谐,教师就能正确看待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避免引起学生紧张害怕心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营造学习氛围和创设适宜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
论文作者:李志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就会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