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发展研究论文

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发展研究论文

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发展研究

郑君瑜1,2

(1.中共莆田市委党校,福建 莆田 351100;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25)

摘 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文明演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理念、大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最初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而成型,但随着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也开始逐渐与中国的发展相融合,适当改良了其发展思路。以生态思想作为研究核心,对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生态思想发展历史和发展变动契机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衍变

习近平同志指出:“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认为,社会制度的不同是导致自然现象发生改动的第一要素。而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习近平思想也对自然有着深层次的理解,如生态维护观念及生态保护观念等。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时代中对于自然有着对比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促进了习近平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自始至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成型与发展都密切相关,而生态思想也为中国社会的成型结构起重要的奠基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思想的起源

生态思想中几乎所有的观点都是以人作为主要的论点,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人是社会活动形态中的第一动力因素。也就是说,自然是相对稳定的,而人才是决定社会形态和决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影响者。但恩格斯同时也认为,人能够构成社会,但人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血肉来自于自然,我们的繁衍、思想都属于自然”。这一观点实际上强调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即自然是包含人类的生态环境,人们需要维护自然,认同自身“自然产物”的定位,才能保护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而在中国文化中,道家虽然未曾直接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但老子曾留下文字,即“道法自然”,直接点明了生态正常运行是以自然为主,生态是一切活动因素的组成。如若说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在不断运转,那么自然就是维持现状的中心轴。不仅如此,道家思想还留下其他文字,如“万物父母、息我以死”等内容。这些文字也描述了自然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呼吸和生存都需要仰仗于自然,人类就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这些以研究人类作为出发点的生态思想论点就是生态思想的研究源点。而马克思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生态思想的重合之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观念能够对习近平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

二、“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概念奠定期

一个思想的设定自然要经历长期的研究与验证,生态思想的成型也是如此。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人们似乎始终掌握着生产和繁衍的主动地位。人们能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将自然界中的其他元素加以驯化归为己用。人固然是拥有头脑和发展需求的生物,但从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来看,无论人们将自身进化为何种形态,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多么发达,人永远都需要被限制在自然环境中,无法真正脱离自然而存在。这便是自然的伟大力量,也是奠定“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一概念的重要理由。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观无疑对自然有着敬畏之心,其与历史上其他的生态观念不同,认同人们可以改变社会的形态,但人类绝对无法干预自然的发展。历史上所有的人类社会的成型与改造都必须建立在自然稳定的基础上,而自然对于人类的“警告”,也的的确确证明了自然具有真实力量。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强调,人们所有的社会生产行为都需要建立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需要依赖自然才能生存。

是的,我确实是个劳改逃跑犯,刚跑出来的。两位干部,你们放心,我一定老实交待。我是个老口子了,党的政策我是晓得的,这不,都写在这墙上哩,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哦对不起,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在里面呆长了,那样说惯了,说惯了。我是说,用不着你们给我松皮松骨苏秦背剑,我就会老实交代,交代个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真的,连蚊子心肝大点儿都不漏掉。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所强调的观点概述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宏观指南,在发展生态经济层面也是如此。国家认为发展经济属于必然性举动,但维护自然也应该同期运行。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刚好为国家未来的生态发展提供了可用思路,即尊重自然、重视自然规则、维系自然生态平衡。国家将这三点规则作为需要切实履行的思想,不断在维护自然平衡的行动中以正确的思想和方向发展经济。对此,国家不断精进生产技术,呼吁国内所有产业尊重自然,尽可能节省生产所用的自然资源。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习近平思想起到了正面的影响。

最后,人类需要维系自然的平稳运行。自然界会为人们提供生产与生活必要的产物,但自然界所生产的自然物质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人们过度消耗自然产物时,也会干预自然界的平衡性。“所有分离了自然规律而展开的社会行动,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3]因此,人类所有的“有所求”,都应建立在有所节制和节约的基础之上。

其次,人类需要重视自然界生物平等的规则。自然界不仅存在人类这一种活动性生物,动物与植物也同样是自然界的组成。恩格斯曾指出:“人类可以统治自然界,但统治行为不能是残暴的,人类需要站在自然界内,审视自己的地位,再通过我们的智慧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进行统治和调整。”[2]即人类不能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去破坏生态的平衡性。简言之,出于生存而做出一些改造性举动符合自然发展的既有规律,但出于其他原因而对某个物种赶尽杀绝,就是一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表现,不应该出现在自然界。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加铺的沥青面层的方案一般厚度为15~22cm之间,这样设计的路面弯沉、回弹模量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铺筑的方案一般为:过渡层为1cm稀浆封层、下封层或者1cm的沥青砂作为过渡层使用。采用此层结构的目的是进行封水设计,并调整碎石化表层的平整度,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密封性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1cm的沥青砂是借鉴以往的工程铺设一层过渡层在高架桥和钢桥面上使用的效果良好,以上3种方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将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作为体现生态思想的基本步骤

随着国家经济能力和思想层级的不断发展,国家越发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于是生态文明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越发升高,十九大也将提升生活质量和将生态环境良好维护的目标放置在与人民需要、经济发展的同等地位。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融合性落实的最好体现。

在智慧社区的创建过程中,5G为信息传输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网络基础。加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将智慧家庭、物业管理、周边商圈、公共服务统一规划,依靠手机APP、家庭平台等智能终端,形成智慧化、一体化、数字化的社区服务网。

因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双重作用使然,中国人始终对自然有深层次的敬畏之心。古时候人们祭拜天地,认为天地是构成万物的基础,人们忌惮和尊重自然的力量。而这种敬畏之心令中国人多年来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故在建国后,中国也开始将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前行方向。当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只是理论方面的论点,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在中国的发展初期,国家将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的行动方向。但发展工业必然消耗一部分自然资源,于是秉持尊重自然生态规则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观正式与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相融合,成为当前人与自然稳定和谐发展的奠基石。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成为其发展契机

首先,人类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自然所具有的能量人类无法掌控,因此,人类也不应该依靠一己之力去改变自然。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来升级和改造生活,为自己建造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但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需要尊重自然固有的活动规律,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等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出,“社会化形态中,所有生产者都需要使用合理调节的方式进行物质转换工作,且将自然消耗量控制到最低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便会处在互相尊敬的最佳状态”[1]。也就是说,所有的社会生产行为都需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形态,不能在非特定情况下做出违背自然的事情。

3.持续践行生态思想是国家发展事业的整体需求

十九大报告表明,我国若要建设可持续型发展形态,必须尊重自然,成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辅助每一位公民都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中成长,为当前的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发展观。这样一来才能够在多个层面实现生态友好发展目标。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发展经济必然与自然产生冲突,而每个国家都面临发展与保护这两种难以在短时间内平衡的现象。期间,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确对国家决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解决了一部分矛盾冲突,令国家在发展与保护的和谐层面继续发展。当前,国家仍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为了避免更多的矛盾,必然要继续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便是生态思想可以在中国现代继续应用的根本原因。

你知道这个现象背后的意义吗?现在很多早教中心都已经把这个现象发展为一个特定的亲子游戏了,其背后的理论就是认为宝宝照镜子是在认识自己,这是一种以感官体验建立与周围事物联系的训练方法。

五、结语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核心,对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史进行深入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尊重自然、维护自然始终是人类发展进程的必然使命。且人类的发展越是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人们就越应重视资源,重视对一切资源开采和应用工作进行监督。自然的能量不容忽视,只有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清晰认知时,人们才能以更加和谐的方式利用自然,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18,P=0.012),见表1。

参考文献:

[1]孟献丽,左路平.有机马克思主义的新生态观——兼评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解决之道[J].国外社会科学,2016(1).

[2]韩璞庚,吴谦.从对立到融合: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之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2017(12).

[3]申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坚守、偏离与复归——迈克尔·洛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Community of Destiny: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s in China

Zheng Junyu1,2
(1.Party School of Putian Municipal Party Commtttee, Putian 351100, China; 2.Party School of Fujian Provincial Patry Committee, Fuzhou 350025, China)

Abstract: Xi Jinping’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oughts have realized the re-recog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aw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re are the grand concept and philosophy of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s initially take shape with Marxism being as the core, gradually conforming to China’s development and properly improving their development ideas alo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Xi Jinping’s Marxism-based ecological thoughts. This paper, taking the ecological thought as the core of research,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al changes of ecological thoughts contained in Marxism.

Key words: Marxism; ecological thoughts; ecological evolution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99(2019)01-0003-02

doi: 10.3969/j.issn.1674-9499.2019.01.002

收稿日期: 2018-12-07

作者简介: 郑君瑜(1983—),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师清芳]

标签:;  ;  ;  ;  ;  

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