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家重视加强电力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变电技术也随之不断改变,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在电力工程的运行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变电运行技术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是促进电力工程发展的重要技术性因素。但同时,我国变电运行技术还没有发展到成熟阶段。变电运行技术在为电力工程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由于自身发展不成熟,在电力工程的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工程的正常进行。本文介绍了变电运行技术的内涵,分析了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现状,找出变电运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为变电运行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应用
一、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现状
(一)变电运行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促进电力工程的建设,为社会供给电能,有效提高发电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良好应用,在当前阶段下促进电力工程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电力工程中的变电运行技术,主要是指在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指令的指导下,对各个电力站点加强内部设备运行的管理工作,对相应电力设备通过相关指令实行运送和停止运送的操作控制。除此之外,变电运行技术还负责检测各种电器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工作状态,全面、实时地对整个电力系统实行监控。
由于电力系统自身存在的复杂性特点,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运用具有专业性较强和集中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工作难度大,缺乏灵活性。变电运行技术既可以高效率地维护较多的电力设备,又容易因为自身发展的不成熟,在应用中存在高故障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正常运作。
(二)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的制约是现阶段下,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电力工程的危险系数高,在电力工程的运行中,危险系数更是在不断加大。变电系统因为提供的服务不同,在设备的型号规格配置、运行时间和效率上都存在不同,而每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检测人员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知识,充分掌握设备结构,并在检查中就不同设备的不同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有重点有目的的检查,形成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排除不安定因素,保证变电工程的运行过程正常、安全地进行,保护社会正常的用电和供电。有些检查人员,在日常检查工作中,没有做到规范性和专业性,不能按规定要求操作,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使得电力工程变电设备出现问题,甚至导致了整个变电系统的瘫痪,影响电力工程的变电运行效率。
(三)变压器的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
变压器是变电运行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变压器零部件出现异常的主要表现是变压器内部出现零件损坏和零件异常的状况,直接造成变压器的磁芯无法正常工作,变压器出现振动和振动带来的一系列不利的影响。变电器由于暴露在室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如果防护不当则容易造成事故发生。在阴雨天气下,变压器的异常极易造成局部放电现象发生,结合外部环境中的降雨,容易引发火灾。同时,变压器长期在室外暴露,如果没有按规定进行恰当的防护,也容易造成变压器自身的损坏,严重时会引起变压器着火。变压器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
互感器出现异常状况的情况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互感器出现异常表现在当出现停电状况时,变电系统被迫停止运行,未能及时将电压保险丝熔断,容易导致互感器发生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较大的瞬间负荷,温度较高,电源中断,极易引起互感器的异常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流互感器发生异常时,会伴随铁芯穿芯螺丝夹得不紧,导致硅钢片的松动;铁芯里的交变磁通产生变化;电流表指示降至零,有功、无功的指示降低或出现摆动;电度表转忙或停转;差动断线光牌字警示;电流互感器发出异常声响,出现冒烟、发热的情况等其他现象的发生。
(五)油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
油位出现异常,是诱发变压器出现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变压器设备中的油位和变压器设备中的线圈以及内部的铁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当变压器的油位呈上升趋势时,变压器就会转动变快,会增大变压器内部的摩擦力,如果状况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变压器设备外部出现放电现象,导致火灾发生。当变压器的油位呈下降趋势时,变压器就会转动变慢,这种情况在原则上看来是对变压器设备的保护,没有对变压器内部造成影响,但实际上,变压器内部油位过低时,变压器内部就会出现瓦斯保护,但变压器内部的油位持续下降时,变压器就会出现缺油问题,没有专业油保护的变压器线圈可能会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使得变压器击穿的现象发生,造成严重的事故。变压器油位变低,也会大大影响变压器的使用效率
(六)温度变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
温度变化也容易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保障变电运行过程的安全。变电运行过程中,对温度有着明确的要求,温度只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保证变电系统的安全。如果出现变压器的温度不满足标准范围要求的情况,就会使得大量的热量无法散发出去,而风扇的运转速度,远远低于温度异常速度,设备不能得到冷却处理,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机器的老化,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措施
(一)合理处理开关异常情况
变电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开关过热的问题。当线路开关出现异常情况时,要隔离该开关与单母线开关,并安装断路器以防止事故问题进一步扩大。要仔细检查隔离开关各部件的运行情况,对于瓷瓶出现轻微破损或裂缝的可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继续使用,对于破损较为严重的情况,要立即更换。如果隔离开关在过热状态下仍然可以继续运行,就可以在监视状态下,至停电维修时再进行更换。
(二)加强变电运行保护措施
变电运行保护主要体现在瓦斯和差动行动保护两个方面。瓦斯保护,侧重点在对于预变压器的保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找出正确解决措施。差动行动保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重点检查变电器油位、油色以及其他相关零部件。
(三)规范避雷针的使用
避雷针的安装,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避雷针可以起到防止静电或雷电对电力工程设备破坏的作用。相关专业人员在安装避雷针之前,科学地计算好安装位置,合理地设置好避雷针,使得避雷针可以正常发挥作用。将电力工程变电系统中的雷电流有效地分散到周围地面,从而有效疏导电压,分散电流,对变电器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确保电力工程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总结
变电运行技术,作为电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对维持电力工程变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电运行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工程的运行损失,有效地保障电力的运行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只有充分掌握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分析出电力事故发生的原因,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不断创新技术,增强能力,维护好变电设备,使得电力工程能够正常运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姜勋国.电力系统构建下变电运行技术及安全管理思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4,(9).
[2]康禹.电力工程中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剖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论文作者:殷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变压器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异常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就会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