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面对课堂生成问题_中国近代史论文

教师如何面对课堂生成问题_中国近代史论文

教师怎样面对课堂生成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问题论文,课堂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浙江省2008年高中历史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中,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在大会专题报告中提到,南京市宁海中学有一个老师在博客上写了一个案例,我们来看如何处理这个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这里不妨先将案例录之如下:

本来是昨天的事情了,可到现在这个细节却始终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今天一觉醒来,依然很清晰,总感到一定要写出来,否则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到底何事情?

昨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初二(6)班上历史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当通过启发引导,学习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内容后,我向学生指出,这些措施的消极影响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中国还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再加上苏联又逼迫中国还债等原因,致使中国出现了历史所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或者“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为了具体地说明这种严重困难,我用数字加以说明,指出据报道,在这一阶段,中国大约饿死了几千万人口(不确切,只是以前看书或上网了解的大致数字,还受自己家乡长辈们的讲述影响)。原本我是想说明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的灾难,可是,有一名学生听到大量人口饿死之事,却站起来这样讲(大意):“老师,当时要不是饿死这么多人口,那今天中国的人口就更多了。”听了这句话,我有点愕然,限于课堂时间有限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只是简单地点出,不能这样理解。但课后一直到现在,我却心情有点沉,因为这是一个令人不得不反思的问题。

反思什么呢?1.时间才过去了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已经对这段伤痛的历史快要遗忘了,历史不能忘却,究竟如何评价这段历史?我们后人要从中汲取什么样的历史教训?2.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思考?3.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历史教师究竟如何平衡应试和学生素质关系?4.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究竟要如何体现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不一而足。

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怪问题“当时要不是饿死这么多人口,那今天中国的人口就更多了”,这个时候老师该怎么办?我一边听聂教授讲座,一边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也觉得这个问题是不太好解决,跟这位老师一样,也有骨鲠在喉之感,但一时也似乎没有良策。

不愧是聂教授,他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他说,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不要纠缠到政治问题上去,历史教师就要用历史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老师既然已经意识到“不能这样理解”,那么就应该谈谈自己怎样理解。聂教授说可以向学生说明三点:第一,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困难时期人口的大量非正常死亡,所以才导致了1962年经济恢复以后人口的报复性增长!出现了人口的一个高生育期。(报复性增长,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词,以前我可没有听说过。)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女婴被溺死的情况。可见事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第二,如果当时不饿死这么多人,也就是我们不犯“左”倾错误,那就是遵循八大的正确路线,全党全民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就会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而一般的规律是,生活水平越高,人口的增长率就越低,你看现在的欧洲国家就是这样。第三,人口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多的是低素质的人口,缺的是高素质的人才,现在不是大量引进“海归”吗?可见,人口的多寡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啊,如果我们能像聂教授一样去处理这个问题,我相信学生会心服口服的。

在以后两天的听课中,我有意识地注意上课老师如何处理生成性问题。可能是这些课都经过了教师精心的预设,课堂上对生成性问题解决的案例并不多见,不过也有这样的事例。

一位老师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设计了一个活动:走近维新人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研究一个历史人物,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这样设计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成问题的机会,这位老师不简单,敢于冒险。我们看老师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研究“康有为”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康有为为什么要打出孔子的旗号来宣传维新变法?老师的解释是:这是由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决定的,他们不敢打出资产阶级的旗号。

我觉得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假,但他们是不敢打出资产阶级的旗号吗?康有为打的就是他自己的旗帜,他可没想过什么资产阶级不资产阶级,他也没有什么另一套被隐藏起来的资产阶级旗号。康有为这么做,也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维新变法前,我们缺少一个思想启蒙运动,中国的士大夫只知孔夫子,有多少人知道伏尔泰、知道孟德斯鸠?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件事上责怪康有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是后人强加在康有为头上的。当然,有时候老师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适合教给学生,这位老师这样的处理也未尝不可。再看下面。

研究谭嗣同的这组提出:谭嗣同的性格比较激进,也比较冲动,这种性格对维新变法运动有没有作用?会起什么作用?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这是历史教学中教师的目光很少会触及的地方。我们学习历史人物,就应该让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心灵世界,历史的主角是人,历史教育在人的教育上有独特优势。让历史人物穿越时空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感悟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前人的思想和命运中去反思、追问,丰富自己的思想。可惜老师的处理简单了一点:也许是老师自己也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因此她把这个“皮球”踢给学生,让学生来说到底起什么作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促进作用,他举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例子,谭嗣同变法的决心最大,态度最坚决,所以变法失败后,他不肯逃走,宁可以自己的血警示后人。老师认为学生说得很好,带领大家一齐鼓掌,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

现在,我们来反思老师这样的处理有没有到位?首先要围绕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来认识这个问题,也就是要像聂教授提出的那样,站在历史的角度直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我认为可以向学生说明两点(或者是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从维新运动的过程来看,在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的背景下,激进的做法不利于维新变法运动的稳步推进,事实上,维新派的失败恰恰不是他们的软弱性,而在于他们的措施太激进,总想一口吃成胖子。激进就容易冒险,比如把赌注押在袁世凯身上,让袁世凯乘天津阅兵时杀掉荣禄,软禁慈禧,做这种事符合谭嗣同的性格,可是注定袁世凯是要告密的,注定要失败的。因此,谭嗣同的性格特征作为变法的领导者来讲,并不能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和成功。第二,从人格特征上来看,谭嗣同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的行动,在变法失败后,他不愿像康梁那样逃走,而是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唤醒后人,这是谭嗣同人性最光辉之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样来处理,就是站在我们应该站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因为就性格问题来讲,无所谓好与不好,我们只能以事论事,从历史的基本史实出发来认识这个问题。

要求老师当堂圆满地解决生成性问题也不现实,有时候,暂时把问题交还给学生也是可行的,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可以借机整理一下解答问题的思路,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最不明智的做法是将学生的问题打压下去,或者是顾左右而言他,不了了之。

有教师在讲到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师: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而新三民主义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

(一学生站起质疑)

生:老师,教材前面说旧三民主义不敢彻底反帝,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造成,那么,新三民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能不能说这时的民族资产阶级就不存在局限性了呢?

师:……没有说民族资产阶级就不存在局限性啊。

(这是一个略显刁钻的问题,但也确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教师猝不及防,竟然被难住,因此,这位年轻老师没有正面回答学生的提问,只是含糊其事了事。学生虽然坐下了,但脸上的表情并不满意。紧接着,第二幕又出现了——)

师:什么是节制资本呢?就是说,要限制大资本家和大企业的垄断,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工人、农民的生活会受到影响……

(又是刚才这个学生站起来质疑)

生:为什么要限制垄断?垄断是资本主义的特征,孙中山要建立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呀。

师:(停顿了片刻)……我已经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坐下吧。

生:(欲言又止)可是……

(旁边一学生帮老师说话:“老师已经知道你的意思了,你还要讲?”)

显然,第二个问题老师无法当场回答,民生主义是一个难点,教材又没有什么介绍,老师对此的理解是不深刻的,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因此无法自圆其说,也解答不了学生的疑问,只好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

这个案例反映了一个问题,对待学生的课堂质疑,老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处理?显然,这位年轻老师还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其实,老师可以抓住这大好的契机,一方面充分鼓励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在自己还回答不了的情况下暂时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回答,组织课堂讨论。因为学生提的这两个问题是老师在备课中忽略的,而又恰恰是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不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了吗?而老师在处理时,担心教学不按自己预设的轨道进行,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不敢放开课堂,对开放式的教学缺乏自信,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热情会被扼杀,课堂教学会缺乏活力。

当然,最理想的做法是老师凭自己的机智和学识,现场解决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记得浙江省历史特级教师何凡老师讲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次,他在讲“没收官僚资本”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叫,“共产党怎么好抢啊?”何凡老师说,如果不加理睬,肯定不行,如果讲大道理,也行不通。情急之下,我说了一句:就是要抢,抢得好!学生惊愕。何老师就进一步启发:官僚资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说,是从人民那里剥削来的。老师:现在共产党代表人民把钱抢回来,把他们的资本没收,还给人民,这有什么不好呢?就是要抢。这样一讲,学生也就理解了。而有的老师面对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常常敷衍学生:你们回去自己查资料。或者:等老师课后查了资料告诉你们。可是,课后却石沉大海,从不提起。

在课堂教学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生成,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解决?我想,关键是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和设计的方案立足于学科特征,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急中生智,不妨将这些问题暂时放一放,等我们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再来解决也不迟,而不要随意地转移话题,将这个话题打压下去,或者是应付措施不当,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起反作用。前者反映了教师的史学功底及基本素质,后者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问题了。

对教学生成问题的处理显示了课堂教学的弹性,恰恰是这种弹性,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课堂,也展示了一个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标签:;  ;  ;  

教师如何面对课堂生成问题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