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政支出滞后影响宏观总量平衡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量论文,财政支出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97(2010)05-0106-07
一、引言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看来,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的出现,就意味着该国的财政支出过于庞大。这种庞大的财政支出又会导致本国需求膨胀和物价上升,进而影响本国对外贸易、利率和本币的稳定;政府财政支出过大,也会产生挤出效应,损害居民的消费或投资等等。总之,根据传统经济学观点,要使一国经济平稳发展,该国财政应该努力避免财政赤字出现。
在调控宏观经济的实践上,人们也始终遵守与贯穿着上述财政赤字的经济学理念。比如,人们主张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和财政赤字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并减少财政赤字(陈华,2010)。[1](P36-37)应该说,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和财政支出运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其根源在于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目的在于保持宏观经济平衡的调控货币投放问题,没有认识到财政支出与调控货币投放的区别以及调控货币投放对宏观经济均衡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本文将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经济模型,对社会经济体运行过程中的政府财政支出与调控货币投放的区别、关系及各自在保持社会宏观经济均衡运行过程中作用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调控货币投放滞后(包括不进行调控货币投放和不适时进行调控货币投放)对宏观经济平衡及其运行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二、对一个社会经济均衡的分析
(一)无折旧与储蓄下的经济均衡
假设一:一个社会经济有四个利益集团组成,即上游厂商、产业末端厂商、社会居民和国家政府。上游厂商包括最终产品上游厂商和材料性产品上游厂商等两类厂商,并且上游厂商通过向其产业下游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提供其产品,来获取其产品利益;社会居民,通过向社会厂商提供劳动,来获取劳动收入;产业末端厂商从上游厂商处购得各种社会最终消费品,并将其交易给经济社会来获得其所追求的产品利益;政府只向社会厂商征收税金,并且暂时假定政府税收全部被政府用来向政府职员发放工资和购买政府行使其职能所必须的各种最终产品。
假设二:社会所有厂商(包括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的利润、劳动成本、税金和材料成本各自占其产品销售价格的百分比各均相等,分别以q、k、t、f表示,并令q=20%,k=10%,t=10%,f=60%。如果产业末端厂商在本期实现的经营总金额为10亿元,即本期的社会总供给为10亿元,那么,根据以上假设,对本期的产业末端厂商来讲,上游厂商在向其提供了6亿元的最终产品;社会居民向其提供了l亿元的劳动;政府本期向其征收了1亿元的税款,根据20%的利润率市场条件其所实现的经营利润为2亿元(卢寿祥,2009)。[2](P236-278)
下面我们将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中的上游厂商利润、工资、政府税收等经济变量进行分析。现在将产业末端厂商直接向其采购产品的社会厂商称为第一级上游厂商,第一级上游厂商直接向其采购材料产品的上游厂商称为第二级上游厂商,……依次类推(弗雷德曼,1986)。[3](P201-216)若以G表示本期产业末端厂商向产业上游厂商进行采购的总金额,(G=6亿元),于是,有:
也就是说,上游厂商向产业末端厂商出售6亿元的材料产品后可实现2.25亿元的利润和可提取0.75亿元的折旧金额。
本期提取的折旧总金额为上游厂商提取的折旧金额与产业末端厂商提取的折旧金额之和,即0.5+0.75=1.25亿元。于是,在没有社会储蓄的情况下,本期形成的实际社会需求为:上游厂商收入+产业末端厂商收入(利润)+居民收入+政府税金=2.25+1.5+2.5+2.5=8.75亿元。
但是,这时的社会总供给金额并没有因为折旧基金的提取而发生变化,仍为10亿元。于是,由于在本期产业末端厂商提取了1.25亿元的折旧金额,使社会经济中出现了1.25亿元的社会需求空缺。为了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平衡,政府必须增加货币投放,以制造和弥补空缺的1.25亿元社会需求(假设政府为此所投放货币能全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在本期没有进出口和社会储蓄、但出现折旧提取情况下的社会总供求平衡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在其生活消费中会逐渐出现剩余。于是,社会经济中开始出现储蓄。在这里,储蓄泛指人们各种未将其本期收入全部用于本期生活消费的经济行为。由于社会储蓄的发生,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因提取折旧而出现的不平衡现象进一步扩大。在上述存在折旧提取的社会模型中,假设所有社会厂商的平均储蓄率为s=50%,社会居民的平均储蓄率为s=30%,那么,本期的社会经济中将出现2.25亿元×50%+1.5×50%=1.875亿元的社会厂商储蓄和(1+1.5)×30%=0.75亿元的社会居民储蓄,从而在原有社会总供给不变的前提下相应制造出(1.875+0.75)=2.625亿元新的社会需求短缺。这时,为了实现和维持社会总供求平衡,政府应在一般性的财政开支和增加投放1.25亿元调控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社会“额外”投放货币,以增加制造出2.625亿元的有效社会需求来弥补社会厂商和居民在本期进行储蓄所造成的社会需求空缺。在发生折旧提取和社会储蓄的情况下的政府的调控以及社会经济的平衡,如图3所示。
从对上述简化的社会经济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折旧基金的提取,还是社会储蓄行为的发生,它们都会造成社会需求的空缺。为了实现和维持社会经济的总量平衡,政府必须在一般性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增加“额外”货币的投放,以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制造出相应数量的社会需求,来弥补由折旧基金提取和社会储蓄造成的社会需求空缺。在上述社会模型中,由于人们提取折旧基金和进行储蓄,本期的社会经济中出现了3.875亿元的总的社会需求空缺。如果假定本期政府的税收资金收支相抵,那么,这3.875亿元的社会需求空缺,其实正是发展了的社会经济所赋予政府的一种可用以调动社会物力、人力的财政能力。
图3 在本期没有进出口但发生社会储蓄和折旧提取情况下的政府调控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政府调控货币投放不同于政府的财政货币投放,即政府一般性的财政税金的支出。调控货币投放是政府为了制造社会需求来弥补本期社会经济中由于人们提取折旧和进行储蓄等原因出现了社会需求空缺从而实现和维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而在一般性财政支付之外向社会经济“额外”注入一定数额货币的行为。而一般性的政府财政支出是政府为了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追求其他经济目的而仅仅对本期财政税金的支付和使用。当然,本文在对财政收支进行详细讨论之前,在此暂时假定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能全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下面将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和推导一般性的政府调控货币投放公式。并假定:(1)在对政府一般性财政支出进行详细讨论之前,均假定政府在本期的一般性财政支出能在本期全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2)在详细讨论政府调控货币投放之前,均假定政府的调控货币投放金额能完全有效地制造出用以弥补社会消费空缺的社会需求。
(二)提取折旧基金下的经济均衡
对于一个无社会储蓄和无社会折旧基金提取的社会经济,社会供给将自动等于社会需求。在尊重社会供求平衡原则的情况下,政府对这种“两无”社会经济是没有干预社会经济的余地和需要的。若用A表示本期的政府调控货币投放总金额(单位:亿元),那么,这时的调控货币投放公式是:A=0。
从前面对简化了的社会经济模型的分析中可知,即使在一个没有社会储蓄的社会经济中,由于社会需求因折旧基金的提取而出现了空缺,政府也是需要对本国社会经济进行平衡干预的。这时,政府调控货币投放的规模等于本期社会经济中提取的折旧总金额。现在,若用Z分别表示本期社会经济中提取的折旧总金额(单位:亿元),并假定政府的货币投放能全部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那么,在没有社会储蓄的社会经济中,政府的调控货币投放公式为:A=Z。
(三)社会储蓄和折旧提取下的经济均衡
从本文最初对有社会储蓄行为的社会经济模型的分析中可知,在存在社会储蓄的封闭经济中,人们的储蓄行为同样造成了社会总需求中的空缺。要想恢复社会经济中的总供求平衡,政府就必须对经济社会进行调控货币投放来制造社会需求从而弥补这种由人们的社会储蓄行为所造成的社会需求空缺。若用Q表示社会所有厂商在本期的总利润(单位:亿元),用Y表示社会居民在本期的总工资收入,
三、政府财政收支与经济均衡
从本文前面简化了的社会经济模型中不难看出,从价值构成上讲,政府的财政税金是社会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理论上讲,政府的财政税入在服务于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制造出与政府征收税入等值的社会消费需求。但是,在政府的实际支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和形成社会需求“漏洞”。分析如下:
由于一国的军事工业对本国经济具有依附性,即本国由各级军火商构成的军事工业链条是依附于本国经济体之上的“额外”的产业链条,所以,本该在本期全部形成社会需求的本国本期的军事采购金额不会直接构成或形成本期的社会需求。但它却能通过转化为本国军事产业链条上各级军火商和军火雇员的消费需求来间接形成本期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当然,本期的军事采购会在本国军事工业链条上引致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会在其上引致社会储蓄和折旧基金的提取,并且,该社会储蓄部分和提取的折旧基金部分将成为本国本期军事采购金额转化为本期有效社会消费需求的漏洞。
(2)产品的单位售价只包含厂商利润、雇员收入、固定生产资料折旧、产业上游材料产品成本和政府税金五部分组成,并且假设该产业中的单位产品厂商利润、雇员收入、固定生产资料折旧基金、产业上游材料产品成本、政府税金分别占单位产品售价的平均百分比分别为q、k、z、f和t,那么,q+k+z+f+t=1;(3)将政府直接向其采购军用物资的军火商称之为军工产业链条中的第一级军火商,该第一级军火商向其直接采购军用材料性产品的军火商称之为军工产业链条上游的第二级军火商,……依次类推。那么,对第一种军事物资的采购(采购金额为T亿元)对社会需求、社会储蓄和折旧基金提取的影响如下.
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规模的膨胀,政府税入会随之增多,加之传统的崇尚财政盈余观念,政府的财政收支会出现较多的余额ΔT。由于这种财政余额,在导致社会需求空缺方面,与财政支出过程中的社会储蓄一样,具有相同的“功效”,所以,政府在调控货币投放中须对此作出充分的反应。
四、政府调控方式与经济均衡
政府调控货币投放的目的,在于以最富有效率的方式制造出社会需求,以实现社会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维持社会物价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
五、总结与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在本期,无论是人们的储蓄行为、折旧基金的提取,还是政府一般性的财政收支,都会造成社会总需求中的消费漏洞。而弥补这些消费漏洞的过程,既是社会福利产生的过程,也保持本期整个社会经济的总供求平衡及其平稳运行的过程。为此,政府本期必须在一般性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通过某种或某些渠道和途径,向经济社会追加投放货币。很难想象,当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足以使就业居民产生储蓄时,该经济社会的居民,尤其是非就业居民,会能够奢望享有什么社会福利。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张和社会储蓄的增多,为了更富有效率地达到平衡社会总供求从而保障整个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调控目的,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产品(穆勒,1999)[5](P67-85),使社会居民享受到更多是社会福利,而这又正是我国大力推进和谐社会进程所必须的。由此可见,即使在一个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里,社会储蓄和折旧基金的提取是一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物质支撑,是社会福利的根本性来源,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当然,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在业职员的工酬会越来越高,他们的平均储蓄率,从而整个社会的平均储蓄率会不断提高(马歇尔,1920)。[6](P256-278)社会平均储蓄率的提高,无疑会在社会经济中形成更大的消费漏洞。因而一个社会经济越发达,提供社会福利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一个社会经济越发达,从而政府所要弥补的社会消费漏洞越多,社会福利的来源就越广厚。
另外,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随着一国整体经济规模的膨胀和质量的提高,政府税入金额会不断提高,那么,维持政府原有财政支出规模(包括政府行政开支和军事支出等等),即现有国家的社会管理成本不变,必然会使政府财政出现越来越多的余额,从而使社会总需求中出现相应越来越大的空缺。如果国家的社会管理成本不变,那么,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除了来自政府的调控货币投放之外,随着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弥补这些越来越大的、由财政盈余所导致的消费漏洞和空缺也将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并成为社会福利的另一个重要源泉。因此,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福利的产生与增长以及社会和谐进程的推进提供更加宽松的余地和更加强大的经济支撑的同时,政府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是提高一国社会福利总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由此可见,居民与政府的节俭是任何经济社会都应当提倡的一个不变的美德主题(周黎安,2008)。[71(P186-198)
由此看来,区别传统的财政支出与政府调控货币投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把传统的财政支出与调控货币投放区别开来,才能把人们对所谓的“财政赤字”的传统错误概念扭转过来,政府的宏观经济平衡与管理才会更富有理性,政府只有适时、适当地进行调控货币投放,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宏观总量的平衡,社会居民真正能从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生活改进的福利。相反,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单纯强调减少或避免财政赤字,不懂得进行调控货币的投放或不适时进行调控货币投放,那么,这必将导致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社会经济运行失衡,从而使社会经济陷入需求萎缩——经济衰退的交互影响中。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的生活消费福利更是难以改进。当前的所谓希腊财政危机的出现,恰恰是人们不懂得调控货币投放对宏观经济平衡运行的意义,在没有足够的外来直接性投资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情况下,希腊经济必将长期陷入衰退(卢寿祥,2009)。[8](P368-379)
最后,囿于篇幅,本文没有考虑国外政府组织和国外非政府组织对本国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由于来自本国非政府组织的救济,也只是本国的社会福利在不同的社会居民群体之间的转移,因而它不会影响和增加经济社会本期所应当形成的社会福利总量,所以,本文对此也不再予以赘论。
标签:财政支出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福利论文; 财政赤字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