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吴卫平

基于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吴卫平

广州市花都区建筑设计院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创建更多节能、减排、低碳的绿色节能建筑是我国实施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然而,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营造出一种舒适、健康的人类生活环境;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则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全程设计。而BIM技术的有效使用就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个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BIM技术,一方面能够将建筑的各种信息统一、直观地表现出来,把建筑属性数字化,从而确保相关建筑信息的可计算性以及可预估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完成节能分析和环境分析,进而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BIM技术;应用探究;

前言:

随着绿色发展观的推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开始向绿色建筑设计发展,BIM技术也随之产生了,在软件平台上管理和统计建筑设计的所有信息,给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提供了方面,对对以后的施工工作进行管理。比起传统的建筑技术,运用BIM技术能够使建筑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技术,BIM技术最大的优势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正好符合当下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建筑行业内也受到了一致好评。

1 简述绿色建筑以及BIM技术的含义

1.1 绿色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建筑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一种概念或者象征。“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同时,它又可以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或者是“节能环保建筑”等。它可以利用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太阳能板的吸附作用,更好地实现光、热、电之间的交流与转换,节约能源,进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程度。

1.2 BIM技术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它可以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信息的呈现方式以各个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作为其基础而建立的一个模拟仿真道具。另外,BIM技术还具有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等五大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建筑工程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

2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节能与能源利用的分析

节能与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BIM技术”具备的强大功能所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导入相关的能源能耗的分析软件中,结合实际情况以及使用规范的标准对建筑能耗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相关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好的完成在设计环节中对能源资源消耗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优化建筑维护的热工性能,使其比国家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提高幅度达5%;对于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相关规定以及现行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另外,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末端系统机输配系统的能耗,室内房间的照明采用节能型的电气设备及相应的节能控制措施;同时,还可以对室外一些植物的种植进行相关配置的优化,充分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特点,进而合理地确定其种植的位置,保证植物足够的自然采光,降低人工照明能耗。最后,还可以利用雨水来营造室外的景观水体,利用一系列的生态设施来削减径流的污染。

2.2 室外物理环境的分析

室外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声环境、光环境、风环境以及热环境四种,它们对于室外建筑的基本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要求场地内的环境噪声必须要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的要求,而且场地外的风环境要有利于人们的室外行走、活动和建筑物的良好通风,在过渡时期以及夏季典型的风速和风向的条件下,场地内部人类的活动区不能出现漩涡区或是无风区。另外,对于建筑及照明的设计要避免产生光污染,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反射比以及反射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须符合《玻璃幕墙光热性能》的相关规定,而对于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要符合《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最后,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还明确指出:对于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或设有遮荫面积较大的行道树的路段长度超过70%等一系列的措施,从而进一步降低热岛强度。

2.3 节材与节材资源的利用分析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其材料使用的百分比也做出了详细而又明确的要求。比如:对于400MPa级及以上强度的等级钢筋应用比例要达到85%;另外,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需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达到50%等要求。而对于这类看似相当困难的要求,如果仅仅只是采用以往的技术手段,那么,要准确而快速的完成这些建筑材料所占比例的运算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能够将“BIM技术”顺利地引入,利用“BIM技术”中所包含的强大数据信息以及对建筑材料的统计功能,这些问题自然就能够迎刃而解。因此,“BIM技术”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利用其本身强大的碰撞检查功能,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冲突解决在初步设计的阶段,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能够通过“BIM技术”本身具有的强大数据信息的统计功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相关材料占比的运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2.4 室内环境的分析

室内环境主要是由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光环境以及室内湿热环境所构成的。对于这五方面内容的准确分析,也是要基于准确的三维模型上才能更好的完成。控制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选用满足国家现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要求的装修材料,同时,对室内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以及景观水体等的水质进行严格检测,必须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另外,对于室内的声环境,其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要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平均值;而对于光环境,其住宅建筑室内主要空间至少60%面积比例区域,采光照度不低于300lx的小时数不少于8h/d等;最后针对室内湿热的环境,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者是复合通风的建筑,使其房间内的热环境参数在适应性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比例。与此同时,利用“BIM技术”具备的强大功能所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导入相关的分析软件中,更好的完成相关内容的研究和分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而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增强各个专业之间的协同性,而且,对于落实建筑节能环保的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BIM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建筑行业朝着现代、信息、系统化的方向迈进,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09) :65.

[ 2]王锋.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 (06) :189-190.

[ 3]钟晓迪,李文博.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25):122.

[4]安晓龙.分析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实践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9):15.

论文作者:吴卫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吴卫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