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在治疗结束后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数据方面,观察组94.6%的治疗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1%;另外在临床神经症状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改善患儿的预后,可以作为今后主要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97-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不同的因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由于该病起病急,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此时治疗效果直接影响到患儿的预后与生存率。因而,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就应该在治疗方案上进行针对性的完善与优化。本次研究也是以此为基础展开。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儿男22例,女15例,日龄1~3d;对照组患儿男20例,女17例,日龄1~4d。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发生意识障碍、口唇发绀、癫痫等症状。所有患儿在一般资料上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并将血气与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另外,还需要将心率、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控制好颅压与脑干症状,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20mg,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每次1次,15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均检查临床表现与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神经症状恢复情况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意识恢复、呼吸平稳,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与原始反射部分基本恢复;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病情恶化。其中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数据方面,观察组94.6%的治疗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1%;另外在临床神经症状方面,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表2所示。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病因是围生期窒息,一般可以占据宫内窒息的50%左右。一般包括大出血、妊娠期高血压、严重贫血等。因为脑部的能量来源与其他器官的能量来源有所差异,基本通过葡萄糖氧化而产生。而新生儿的脑代谢比较旺盛,脑部耗氧量占据全身耗氧量的一半以上,此时如果脑部缺氧,不仅会导致通气功能与能量代谢的障碍,还会有脑缺血与脑坏死的可能性[1]。从其临床表现来看,最明显的症状是意识障碍与神经异常,多发于足月胎龄儿,且患儿多半具有显著的宫内窘迫或产时窒息。而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于患者的脑部损伤与神经损伤通常是不可逆的,例如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偏瘫、视听障碍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在进展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该疾病现在还缺乏完整统一的治疗方案,但普遍认可的观点为,疾病的治疗方案越早开始越好。特别对于一些重度窒息的患儿,在复苏后,如果出现嗜睡,过度兴奋等情况,就需要考虑检查肢体的肌张力和原始反射能力,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另外,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虽在宫内发生,但仍有发展恶化的可能性,因而为了控制病情,防止防止灌注损伤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维持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在此基础上,采取再灌注损伤治疗,以及脑细胞的代谢激活,才能发挥治疗效果。所以本次研究也旨在探讨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效果。
从研究数据来看,无论是治疗有效率还是临床神经症状情况,观察组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次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神经节苷脂,其效果也相对显著。神经节苷脂含有唾液酸,是一种酸性糖脂,也是大脑神经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细胞再生、分化生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对神经组织具有显著的亲和性,药物作用机制是促进轴突生长和轴突形成,以此为基础,提升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它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附着于受损的神经细胞之上,并消除自由基,降低内皮素,防止患儿出现缺血区血管强烈痉挛而产生的脑细胞死亡、脑水肿。所以,神经节苷脂也多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2]。此外在一些动物研究当中,神经节苷脂也可以降低脑组织损伤部位的一氧化氮含量,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在本次研究当中,神经节苷脂也通过了血—脑屏障,对神经细胞膜起到了稳定作用,并维持了钙平衡,减少脑损伤,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
神经节苷脂集结在神经元,特别是在结合钙离子泵的突触膜结构周围,从而促进了这些离子向神经元的供应。钙离子与神经节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示其具有调节神经元的作用;不仅是短期的突触传导信息,而且有长期的神经元适应,包括信息的储存,说明神经节苷脂在神经元发育中的潜在重要性[3]。临床应用神经节苷脂可以改善因缺血缺氧引起的脑代谢变化,并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在效果上值得肯定。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具有一定神经兴奋的作用,如果患儿出现急性出血等症状,那么则要考虑药物的用量。目前已有大量试验结果证明,在缺氧情况下,外源性GMI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减少钙离子内流,抑制脑水肿的情况。
综上所述,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改善患儿的预后,可以作为今后主要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婉卿,梁世山.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48例)[J].医疗装备,2018,31(07):6-8.
[2]韩俊娅,张晓丽.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1):99-101.
[3]黄默荷,苏菲菲,杨守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1):20-21.
论文作者:张素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缺血性论文; 患儿论文; 神经节论文; 脑病论文; 新生儿论文; 症状论文; 神经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