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知识”与“理解”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的“知识”与“理解”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的“知”和“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外专家给企业文化下过很多定义,但无论怎么定义,企业文化也脱离不了习惯和氛围这几个字。企业文化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群人聚在一个组织内,由于环境、经历、行为、感觉和思维的共同性,长时间形成了共同的习惯和氛围,从而达成共同的核心价值、共同理解及共同的意义。

      所以习惯和氛围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如果长时间没有把优秀的习惯植入组织内,即使找几个专家总结出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那也只能是写在书上,挂在墙上的教条而已,对组织的影响力很有限。企业文化犹如空气一样,是不会让人看见的,但会无时无刻环绕在组织内部,充斥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和员工的细小行为上,甚至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判断出企业文化的优与劣。

      让员工了解一个企业的文化,绝不是靠看文化手册或背刻板的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能达到的,企业文化一定要让员工“悟到”,而不能让员工“知道”。

      流于形式的“知”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这决定了很多问题也会相伴出现,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停留在“知”的阶段。让员工“知道”企业的文化肯定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够由“知”上升到“悟”,企业文化只能是形同虚设,不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的企业中。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建设热潮,但是大多数企业都停留在对企业文化“知”的层次,也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形式主义”,而且只是单纯模仿西方的企业文化建设。

      其中有些模仿外在的形式,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标志。也有些企业直接请广告公司做了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了企业文化。今天看来,所有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大多数企业忽略了外在形式下包含的内涵和基础,因此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

      如今,大多数企业都在标榜企业文化建设,但是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只是一些规章、口号和标志等,认为企业文化除了对外宣传作用以外,不会产生更多的价值。企业文化更是没有与本企业的管理接轨,只是找一些华丽动听的词汇给外人看,把企业文化当成装饰品,对企业文化中的商业伦理更是视而不见,好像是给社会及企业以外的社会大众看的。结果企业文化很“虚”,很多企业是“喊”文化,而不是在“做”文化,这样长久下去其实对企业产生的危害是致命的。

      而对于企业中的员工来说,如果企业停留在对企业文化“知”的层次上,员工就只能游离于企业文化之外,企业文化不能够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实质的影响。“知道”企业文化的企业员工一定能够对所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以及员工手册等耳熟能详,因为他的工作无非就是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但是员工所能够做到的也就停留于此。

      如果仅仅是“知”,你不会从员工的行为中看到整个企业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规范,企业与员工只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员工对企业缺少归属,企业也缺少对员工的规范和引导。因此,停留在“知”层次上的企业文化只能流于形式主义,“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企业文化必须上升到“悟”的层次。

      从“知”到“悟”

      从“知”到“悟”的过程是一个与企业风格达成一致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中的员工不断与企业进行磨合,更重要的是要始终想到去领悟企业家和企业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在企业中,通常企业家最喜欢那些不用言传只要意会就能领会自己意图的员工,而且这类员工的办事风格完全与这个企业家的风格相同。这类基本上是在这个企业多年,深深理解这个企业及企业主的思维和行为风格以及企业文化的老员工。

      你让他们总结公司的文化时,他不一定很完整地把企业文化手册和文化理念背出来,但能说出这个企业与其他企业及这个企业老板与其他企业老板的差异。

      比如这个企业和企业主比较务实,那对务虚的及只注重表面现象的员工来说就没有多少市场,久而久之,员工就会形成靠务实和苦干及结果说话的办事风格。这种办事习惯和氛围只有长时间的观察和感悟才能理解。因为在干事的过程中,也许务实的不会被很快认可,务虚的往往说的比务实的好,可能造成干事的暂时不被理解,反而务虚的得到表扬,但是如果这个企业和这个企业主很务实,那到最后还是务实和苦干的员工得到认可。

      务虚和会表现的员工却被辞掉,目睹了一个一个故事的老员工就会不自觉的改变自己的办事风格,没有任何侥幸的偷懒想法,这就是把公司文化悟到了,而对于只知道公司文化而没悟到文化的新员工,因为没有把握企业文化的真谛而犯务虚的毛病,结果在公司得不到认可。

      领导者要韬光养晦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往往为了这个组织的长久发展,会把自己的管理主张和观点隐瞒起来,也会委曲求全地做一些与自己主观相违背的事情,韬光养晦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风格。

      历史上那些为君王打下江山的功高卓著的开国大臣为什么不是被开国君王规劝告老回乡,就是找一个理由把他杀掉,虽然理由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大臣虽然跟随这个君王很久,但是却只知道这个君王的办事风格和个人性格特点,而没悟到这个君王表面现象之后的内在心理诉求,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比如越王勾践本身是一个多疑和心胸不太开阔的君王,但为了成就霸业,表面变得谦卑和包容。

      同样都是他的员工,范蠡和文仲却对此感悟不一样,文仲只是“知道”勾践的文化,而范蠡却不仅“知道”更是“悟到”了勾践除了表面的文化现象之外的实质文化。所以等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时,范蠡毅然离开了勾践,而文仲却不听范蠡的规劝,认为勾践是一个同甘共苦的人,结果文仲被杀,而范蠡成了有名的陶朱公。

      汉高祖与韩信的故事也一样,为了成就霸业,刘邦很谦虚,并对韩信很尊敬,但韩信却没有悟到刘邦的真实性格和文化个性,所以在刘邦面前自恃功高而忘了君臣之礼,导致最后错判形势被刘邦杀掉的结局。纵观历史,能在一个组织中善终的大臣必是悟到这个组织和组织中领导文化实质的人。

      “悟”的知行合一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更好地探知事物的本质,只有实践才能把道德意识完整地体现出来。只有知中有行,行中有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才能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只有口头上的知而没有实际的践行,任何道德、文化及良知都犹如空中楼阁,看似绚烂多彩,其实只是表象的繁华,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如何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呢?从企业文化“知”和“悟”的层次上来说,所谓“知行”了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超越了“知”的,在“知行合一”中包含了对企业文化的“悟”。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杜绝喊给外人听的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知行合一,真正把企业文化与管理实践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中的商业伦理落实到行动中去,只有当企业文化变成企业的一种氛围和空气一样,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才能显现出来,中国企业才能靠文化来成就企业。而单纯通过“知道”企业文化是不能够对员工和公司的行为产生实质影响的,只有员工自己“悟到”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在“悟”的层次上,企业员工与企业整体的价值观达到高度一致。

      通过“悟”来达到企业文化“知行合一”的一个例子就是坐班制度。在中国,为什么有着合伙人组织架构的企业发展得并不是太好,原因与这些企业的员工大部分不坐班有关系,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不能在这个企业长期办公,就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文化共性。即使这个企业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很完整的文化体系,那它的文化力是最弱的,因为不坐班的员工只是“知道”企业文化而不是“悟到”企业文化。

      如果员工不在企业长时间办公并和其他员工相处,就感悟不到企业的习惯性行为,就呼吸不到弥漫在企业各个角落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就无法认同和融入这个企业,永远像外人一样不能与这个企业形成默契。所以一个企业要有强大的生命力,招聘兼职员工而采取不坐班的上班形式是不行的,因为员工只有在坐班的过程中才能够“悟”到企业文化并把文化价值贯穿到自己的行为中。

      习惯性的固化行为模式和心理默契是企业文化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要达到这两个境界,必须要把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必须要让员工悟到企业文化的实质,而不是让员工简单的知道企业文化的几个要素。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它贯穿企业从创始到终结,它是弥漫在企业各个角落中的空气,它又是一个企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只能靠“悟”,而不是简单的“知”。

标签:;  ;  ;  ;  

企业文化的“知识”与“理解”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