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稳定性,基于多年工作经验与体会,文章对制作电缆终端头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电缆维护、试验等方法。
关键词:电力电缆;绝缘;接地线;制作
一、10千伏电缆故障原因
(1)电力作业人员在制作的接头的时候,尤其是电缆终端接头故障率较高
在接头线芯和屏蔽层切断的地方会造成电力集中的问题,随之产生的电缆故障也越来越多。目前,随着电缆的使用越来越广,我国的电力系统部门对10千伏电缆的故障问题已经非常重视。应加强防范由于硅橡胶热缩终端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造成10千伏电缆发生故障;以及10千伏电缆运行过程中,电缆头在制作中由于烘烤不匀,使电缆头下端出现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现象。进行电力电缆的安全管理,旨在减少或者避免10千伏电缆故障的发生率。
(2)交联聚乙烯电缆以其安全美观便捷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存在电缆的绝缘受潮、中间接头的结构密封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迅猛增长,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缆在电力系统中作为传输和分配电能以及连接各种电气设备,施工人员应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达到安全美观便捷的目的。但10千伏电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密封问题,也伴随着电缆工程不断的加速而升温。保证10千伏电缆的安全运行,促使输电电缆化。工程的监理人员在整个10千伏电缆制作的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电力电缆安全管理。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严把电缆设计关。
二、10千伏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方法
(1)制作电联终端头
电缆终端细微的气隙是局部放电的罪魁祸首,其常存在于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与介质层击穿相比,电极边缘处沿面是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为防止问题的发生,在制作电缆终端头过程中需要注意。第一,切剥电缆,在对电缆接头和终端进行制作时,由电缆的切剥开始至完成应尽量减小暴露绝缘的时间,连续进行操作。对电缆进行切剥过程中,注意不应对保留的绝缘层和纤芯造成损伤,以防止隐患的形成。对内衬层进行切剥时不能伤到铜屏蔽,而在剥屏蔽的过程中注意不能伤到外半导屏蔽层,切断位置禁止翘起尖角,铜屏蔽不能松带。对外半导屏蔽层进行切剥时,不能伤到主绝缘,而在切剥主绝缘过程中应不会对纤芯造成损伤。用细砂纸打磨外半导屏蔽层。第二,压接线芯,通常采用压接发来连接中低压电缆端头。这点上值得注意的是若导线线芯与铜鼻子内径配合不当,过大的空隙会增大接头电阻值,在正常运行中,则会因产生高热、高温老化击穿主绝缘。除此之外,还应打磨光滑线芯、铜鼻子表面的棱角,还会发生间断放电击穿的现象,造成了电场集中。第三,注意保持洁净。人难以用肉眼观察到杂质及尘埃,需要洁净的部位的洁净程度就不能直观地观察到。因此,工作人员不应疏忽大意,不能主观评价是否干净,应坚决杜绝不负责任行为的发生。因为对清洁要求严格是制作交联聚乙烯电缆头工作之一,所以应尽可能选择环境优良的场所。存在于空气中、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尘埃易沾染上电缆的绝缘层和半导体以及热缩附件上。使用喷灯、切剥半导屏蔽层或焊接地线时残留的积炭等,制作过程中如果未做好清洁工作,会造成造成电缆附件界面爬行放电,导致热缩件上沾染积炭或尘埃,最终击穿纵向电缆绝缘。因此,制作过程中应用专用清洁剂对完成的每道工序清洁,特别是位于焊接地线后的3岔口处,应对使用喷灯后残留的积炭以及残留的焊渣进行清洁。除此之外,干净手套的使用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防止电缆附件上沾染手上的汗水。第四,密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密封的作用通常为两点,尽可能避免存在气隙,以及防潮。通过以下操作课减少存在的气隙。为确保绝缘端与包绕的填充胶能够较好发生粘合,以椎体的标准削绝缘端部;将一层硅脂膏均匀涂于主绝缘表面,作用是为强化密封;将密封胶包绕于复合管2端;将填充物回填于内外护套前,填平凹陷处,让接头整体外观整齐,最后使用PVC胶带扎紧缠绕;将密封胶缠绕于内外护套的2端后,再进行安装。如果忽视防潮问题,导致绝缘中含水就会破坏绝缘,引发绝缘体形成水树枝。因此,安装、运行电力电缆过程中, 其他杂质、空气、水分等是不允许存在于绝缘层、导体中的。在高强度电场作用下,这些杂质会产生电离,进而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会逐渐老化并击穿电缆绝缘层,从而引起电力电缆事故,因此做好密封工作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为有效防潮,用密封胶填充、密封内、外护套管两端以及每相复合管两端。要想金属护套达到理想密封效果,需要以60摄氏度至70摄氏度的温度加热金属部位。连接管等热缩关键应抱负密封金属护套。最后,应注意接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线亦或铜绞线作为电力电缆接地线,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接地线与电缆金属护层应对地绝缘。当互感器在电缆接地点以上时,应将接地线直接接地。互感器在接地点以下时,在穿过互感器基础上,接地线接地。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
(2)运行试验
试验项目为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以及电缆主绝缘电阻,电缆主绝缘直流耐压试验,当接头或新作终端后,直流实验压为37千伏,电缆额定电压为8.8/10千伏,要求标准:耐压五分钟时的泄露电流应小于耐压一分钟的泄露电流;加压时间五分钟未出现击穿现象。电缆主绝缘电阻试验周期为三年以上及6千伏,对1千伏以上电缆采用的兆欧表为2500伏。为防止运行电缆突发意外事故,将电缆绝缘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发现,可进行试验。并包括如下项目:测量泄漏电压及直流耐压试验和绝缘电阻的测量。在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的同时可进行泄漏电流试验。通过泄漏检测能够发现受潮、老化等整体缺陷,而通过耐压试验则能够发现局部缺陷,如损伤、气泡等。相比于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试验更加有效。因为一段良好绝缘存在于较低电压下,在较小数值内可维持泄漏电流,而在测量绝缘电阻时,该数值则难以用兆欧表发现。电压足够高情况下,与电压增长相比,泄流电流的增长更快,因此,对于发现绝缘内部缺陷而言,对直流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进行测量更具有意义。而测量绝缘电阻则是对电缆绝缘是否良好进行检查的最好方法。例如绝缘电阻下降,说明增大了运行中电缆泄漏电流,绝缘材料就会发热、烧毁、击穿,从而引发停电事故,损坏电缆。对此,很有必要对电缆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当击穿痕迹、全部或部分受潮等现象存在于电缆绝缘中时,两级间是否贯穿这些缺陷是决定绝缘电阻变化的前提,如果仅是局部缺陷,绝缘电阻降低的几率不高,电极间仍然有很好的绝缘。而两级间若贯穿了缺陷,那么绝缘电阻反应就会灵敏。所以检测出贯通性缺陷及整体受潮是检测绝缘电阻的作用。
三、结语
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工矿企业的内部供电、发电站的引出线路、及过江、过海的水下输电线,用于分配和传输电能的电缆就是电力电缆。在电力线路中,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分配和传输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电缆所占的比重正逐渐增加。为提高10千伏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确保电力电缆可靠、安全运行,不仅需要强化电缆线路维护保养及运行管理,还应对制作工艺上要求精益求精,从本质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顾晓璐.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探测[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0):17-18.
[2] 邹小辉.探讨10kV配网电力电缆运行的有效管理模式[J].通讯世界,2017(24):161-162.
[3] 安建国.关于高低压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的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7).
论文作者:恩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电缆论文; 电力电缆论文; 电阻论文; 终端论文; 耐压论文; 护套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