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各大机电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企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了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式的转变,同时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而作为与国家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在培养机电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观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教育状况,发现很多学生尽管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却缺乏较强的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机械电子职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与发展的探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机电行业;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机电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专业,其专业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这一角度来看,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展开简要探讨。
一、机电行业教育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
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探索的教学现状,机电专业教学更是不例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重视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灌输,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自然而然就能利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观点严重忽略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使得机电专业教学职业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机电专业就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使学生今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发展需要,阻碍其未来发展。
2、实践性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职业教育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只要涉及对学生实践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均可视作实践性教学;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实践性教学指的是在实际的工作仪器与工作设备上,通过专业人员或专业教师的指导,依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实践性教学任务。针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也随之受到影响。
3、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够及时
创新是具有前瞻性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新颖性的。但我们的教育却没有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固守书本的基础理论知识,没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展示给学生,并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4、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和深刻
虽说学生过于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但是很少有学生真正学习到书本知识的精髓,只是熟悉了书本的表面的理论知识,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实践课程处于从属地位
各所学校把大量的主要的时间用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只留下很少的时间甚至没有时间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一从属地位使得学生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
6、学校的考试制度忽视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很多学校的考试制度还是沿用传统的笔试方式,致使学生忽略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复习。所以,学校的考试制度也是学校推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的障碍。
7、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教育机电专业教学离不开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学效果可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教师的专业态度、知识储备、教学理念等方面对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产生重要影响。而就当前现状而言,职业教育机电专业教师在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上参差不齐,部分专业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知识储备欠丰富、专业态度不够端正,对实践性教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受到影响,教学效果欠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机电行业教育结合实践的创新与发展策略
1、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职业学校学生而言,知识基础相对不高,对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第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通过搜集本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资料,通过视频播放等形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有所了解,并树立起专业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第二,鼓舞学生的学习士气。职业学校可在每年新生入学阶段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到本校为新生演讲,现身说法,为学弟、学妹指明学习方向,鼓舞入学新生的学习士气。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环节的设置,灵活教授教材理论,转变以往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总结理论,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知识掌握程度。
2、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及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运用发散型思维方式探索新问题、新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培养师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学校领导应该定期找相关专家或教授给全专业师生开讲座,帮他们树立重视实践的观念,加强学术研究方面的研究和探讨,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和重视。其次,学校领导应该定期对老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督促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教师积极接受新鲜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
教师要跟上学术研究的潮流,时刻保持敏锐的接收新信息的能力,并及时地传达给学生,丰富传统的书本内容,也鼓励学生多关注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从而更主动地学习和研究问题,并为自己时刻注入新的血液,保持头脑的敏捷和眼光的敏锐。
5、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完善实践过程
在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实训基地的建立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职业学校应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与社会各方力量的真正接轨,加强与机电企业的有效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场地现场实习,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予以实训指导,以此在提升办学效益的同时,解决了机电专业实训条件滞后的问题。
6、创新实习考核模式,强化实训效果
在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中,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习考核。因此,对实习考核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考核实践中,教师应创新考核方式,建立新型考核机制。首先,日考核的实施。对学生每天在实训基地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测。其次,项目考核的实施。机电专业学生的实习环节包括多个训练项目,在学生完成项目训练后,及时进行项目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者,继续进行该项目的训练,直到过关后学习下一个项目。最后,结业考核。在学生完成一个实习环节后,对其实行结业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者,继续进行项目训练,直到过关后予以结业评定。
结语:机电行业教育结合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成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载体,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职业教育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机电专业教师分享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观点,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李凤荣,张志远.浅谈职业教育机电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7(14)
[2]杨进.以“双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创新创业型机电专业人才的实践探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02)
[3]吴壁葵.实践育人视觉下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投资与创业,2017(2).
论文作者:张永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机电论文; 专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理论知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