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棉花论文,要点论文,病虫害防治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是如何保证一播保全苗,俗话说“头大脖子软,顶土费劲出土难”。棉花播种后每年都有因出苗问题造成纠纷,所以保全苗很重要。为确保一播保全苗注意以下几点: 施足基肥,浇足底墒水。亩施复合肥50 kg,或亩施有机肥2500 kg、尿素10 kg、硫酸二铵10 kg、硫酸钾10 kg(提高抗病性),浇水后耕平耙好。 及时覆膜,适期播种。为提高地温可以提前覆膜,盖膜时地面要平整无根茬,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地面,并压实边缘,两边要埋入土中4~7 cm,然后在膜上每隔4~5cm压一小堆土,以防大风揭膜。邯郸县棉区地膜棉播种期一般在4月20~30日,正常年份在4月25日以后播种(如下雨有墒可提前覆膜使地温升高)。 播深播量。棉花为双子叶植物,幼苗顶土力差,因此要求穴播每穴用种不少于4粒,亩播量不少于1.5 kg。播种深度2~3 cm为宜。 合理密植。中肥水地每亩3000~3300株,杂交棉1800~2000株/亩,旱薄地每亩3500~4000株。 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苗病主要有棉立枯病、红腐病、炭疽病。发病原因。播种后低温高湿,播种早的棉田发病重,2014年4月中旬下了一场雨,为了抢墒20日以前播种的,苗病很严重,而4月25日以后播种的,棉苗长势很好,比早播的苗壮。虫害主要有棉蚜。 防治措施。防死乐+绿丰95喷雾2次或灌根;枯黄绝杀+爱农喷雾2次;除草剂危害的,用解害灵+爱农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防治蚜虫:用药量不宜过大,氧化乐果3盖10 ml+吡虫啉1袋完全可以达到防治效果,一定要混用药,不能单打。 棉花中后期病害防治。①防治枯黄萎病。维管束变黑是该病的典型特征,用枯黄绝杀+爱农或用多菌灵+绿丰95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注意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即从现蕾期开始用药,有很好地预防效果。②棉红叶茎枯病。症状:叶片变红或紫,向下卷曲,严重时干枯脱落,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绿丰95或70%的代森锰锌、百菌清600~800倍+磷酸二氢钾喷雾防治。 棉田虫害。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代、四代棉铃虫发生期为7月25日左右,此时正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因为抗虫棉的生殖器官如:蕾、花、铃的抗性低,应用药防治。蓟马、棉盲椿蟓、红蜘蛛、伏蚜要及时防治。盲椿蟓昼伏夜出,提倡大面积统一防治,喷药时应从棉田四周向中央围喷,以防棉椿蟓成虫逃迁。用辛硫磷+菊酯类农药,一定交替轮换使用。防红蜘蛛、蓟马用三氯杀螨蝽、双甲迷、久效磷、氧化乐果、甲胺磷等。 及时整枝、打顶。及早打疯杈,抹赘芽,及时打顶,一般在7月15日打完顶,稀的、地力壮的棉株多留一些果枝,弱、密、地力差的棉株少留果枝。群尖依果枝留棉铃的多少随够随打。一般下部果节2~3个,中部留3个,上部2~3个,8月10日前全部摘掉群尖。 抗虫棉栽培中应注意的事项 抗虫棉种子一般都为包衣种,不得浸种、催芽。 目前的抗虫棉是以抗鳞翅目的棉铃虫为主。抗虫不是没有虫,落卵量与常规棉一样,但残虫少、危害轻,为防止产生抗性提倡“人工捉虫”。目前,推广的抗虫棉品种不抗蚜虫、红蜘蛛、盲椿蟓等害虫,对3龄以上的棉铃虫抗性较差,因此,对迁飞到抗虫棉田的大龄幼虫及蚜虫、红蜘蛛、盲椿蟓等害虫,一定要注意及时除治。 防早衰、防病害。土壤缺钾是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钾素多存在于棉株的幼嫩组织中,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分配;钾素还能提高棉株的吸氮量,提高棉株抗旱、抗寒、抗病及耐高温能力,使棉株生育期加长,秋桃数和铃重增加,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从而推迟吐絮而防止早衰。因此,应注意施钾肥,一般每亩施硫酸钾10kg。 联系电话:0311-87652160棉花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_棉花论文
棉花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