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瓶颈”,走向理性经营时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瓶颈论文,理性论文,资本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银监会颁发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产品创新、机构发展、监管评级、改制上市等都与作为风险监管核心问题的资本充足率有极大的关系,而资本约束问题更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无法回避的难题。适应监管的要求和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国内银行必须突破资本约束“瓶颈”,走向理性经营。
资本约束的“瓶颈”
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本约束“瓶颈”是从满足监管要求的角度讲的,局限于监管资本的概念。实际上目前资本约束还有来自股东的压力、市场的压力以及国际竞争等压力的需要。
银行监管方面的压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金融监管与金融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资本充足率从一个看似遥远的理论话题,成为摆在国内银行面前的现实课题,而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的出台,更使资本约束突然成为国内银行绕不过的发展“瓶颈”。按《新办法》计算,整个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了2%。按照监管要求,到2006年底,如何分步达到《新办法》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国内银行均面临巨大的监管压力。
股东方面的压力
从银行股东的角度看,作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考虑的是投资收益率和机会成本。对于单个股东来讲,股东的理性已经跟过去不同了,面对增资要求,他们会向银行管理层提出问题:“这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处?”对投入非常谨慎,充分考虑投资风险,更多的关注银行的投资回报,希望补充的资本能够获得与以前投入同样甚至更多的回报,而银行的补充资本,通常摊薄了老股东的股本,每股收益在短期内可能降低,因此银行的老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对增资往往持审慎态度,不可能有求必应,而新的投资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必然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及投资收益有更高的要求。
市场方面的压力
目前,国内银行资本金缺口大约为15000-20000亿元人民币,一年大概需要有几千亿元的资本金补充。但是从1991年到2004年国内股票市场累计筹集资金才11600多亿元,平均每年的筹资能力才数百亿元。因此,要想短期内从市场上大量融资补充到银行,不太现实。
对外开放的压力
我国金融银行业对外开放之后,资本充足率问题成了一个重要的门槛,没有加入WTO的时候,怎么唱都是自己家那台戏,一旦走出国门,就必须接受资本充足率衡量,进不去,外部评级就低,在国际融资、发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业务都会遇到更加苛刻的条件,筹资成本、机构设置、代理业务、服务费用等都会遇到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内商业银行正在通过到境外上市或到境外设立分行等途径走向国际化,但资本充足性问题是国外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考察的第一个要素,使这种努力变得越来越难。包括香港在内的境外监管机构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香港金管局把8%的资本充足率作为一条神圣的界线。2005年3月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将持牌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比率上限,由12%调高至16%,以配合2006年年底香港实施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的《新资本协议》。因此,如果没有充足的资本,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交往中就一定处于劣势。
总之,对于资本约束,一方面银行难以回避;另一方面又必须接受管理。在资本补充受到多方制约,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条件下,如何适应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是国内商业银行走出国门时要首先解决的难题。
“瓶颈”约束未取得突破
尽管各方面包括商业银行自身都做了大量努力,试图突破资本约束“瓶颈”,但总体看,由于以下问题依然存在,这种努力尚未取得根本性进展。
观念问题误区
在我国,对商业银行长期经营目标从观念认识到对银行经营者的考核上都是很不充分的,往往出现为只注重眼前短期盈利,只注重一时的,没有扣除未来风险的盈利。
《新办法》出台以来,尽管国内银行对资本约束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存在“速度情结”,普遍追求规模扩张型的发展道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是一些银行领导的个人认识局限,还包括社会的环境、生存压力的影响。外界对一家银行的评价基本按规模大小标准评判,很少看它的资产质量。这种评判反过来加大银行自身的认识误区。而一些无利可图,甚至危害银行长远发展的业务,在国内银行却是大行其道,实际上,如果我们对“速度情结”的抑制稍有放松,在基层业务操作中就可能带来很多不理性行为。例如,高成本的协议存款本身是不可取的,如把它作为存款的基础是不赚钱的,甚至还会亏本。我国12家股份制银行的平均存款利率一般是1.5%-2%。平均贷款利率为5.5%左右,名义利差仅3个百分点。管理好的银行自身平均管理成本大概为1个百分点,一级企业的平均违约概率也在1个百分点,两者相加已经是2个百分点,银行可以赚的只剩下1个百分点的利差。假如现在协议存款成本提高到4%以上,肯定不能赚钱。虽然这是一个明显的道理。但是实践中做起来很难,有的基层行乐此不疲,甚至愈演愈烈。根源就在于银行经营者的风险意识淡漠,追求一时的“表面繁荣”,不讲质量的规模扩张的冲动仍然十分强烈,而且愈演愈烈,根源就在于银行经、营者对质量的重要性和资本的有效性认识不充分。因此,可以说办银行首先是个观念问题。
风险管理水平偏低
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办法和体系等方面与国外先进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现代银行风险管理中,损失主要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对于一定信用级别的企业,每年预期损失概率大体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固定的量,并且可以直接在成本中列支,从今后的产品销售收益当中扣除。非预期损失则是超过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潜在的损失,它具有波动性,是一个变动的量,由于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列支当期成本,必须要资本来覆盖,其基础是风险计量。国外先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能够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大量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和金融工程等风险计量技术,对风险进行实时的量化管理。为此,西方国家积极要求《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因为它可以区别风险管理的好坏,使好的银行节约成本。例如,在量化信用风险中,大量使用初高级评级法、违约过滤器,以及RAROC。在计量市场风险时,大量使用VaR值、CaR值管理,使用压力测试、情景分析、情景模拟等技术。
由于国内银行现在还不能准确计量风险,因此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以定性为主,时效性差,在风险识别、度量和控制方面不够精确及时,一些工具在国内银行单一、简单的市场交易中可能使用过,但作为组合性的管理,全行还没有一家银行做过这样的尝试,实现实时量化的风险管理仍需假以时日。
经济资本管理的低水平
为满足监管要求而形成的约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为实现理性经营,必须通过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大,是一种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后者为经济资本。
过去,国内银行界对经济资本普遍缺乏认识。我们现在经常讨论和引用的经济资本,实际是一个资本补偿的概念,银行业务要发展,但资本又必须满足监管需求,就产生了资本补充的问题。但在考核中真正应用经济资本是非常困难的,要建立在有大量数据支撑的准确的风险定价基础之上,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客户评级体系、债项评级体系等风险量化手段,才能准确地量化出需要有多少经济资本而不是监管资本来覆盖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是个变动量,它可以大也可以小,如果风险管理水平高,就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经济资本,从而使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分离,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的目的。同时,通过将经济资本应用到银行的各条业务主线上去,指导银行业务的扩张与收缩,可以充分发挥经济资本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真正作用。目前,国内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实施客户评级体系,更没有一家银行接触过高级债项评级体系,在世界上也仅有少数几家大银行可以做到评级。
转变理念,力求“突破”
既然资本约束的“瓶颈”源于多方面的原因,那么,要真正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转变观念,多管齐下,从根本上着手,才能取得实效。
树立以市值长期稳定增长为目标的观念
我们之所以陷入如此严峻的资本约束“瓶颈”,是在经营目标认识上存在误区。国际上通常把净收入作为银行的短期目标,把市值的稳定增长作为银行的长期目标。
现在国内多数银行主要以短期赢利目标为主,以利息净收入作为每一年的财务指标,但一个先进银行的发展,应该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市值,它是银行资产负债表所有现金流量的远期净折现值。通俗地讲,市值的稳定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能不能一年比一年更值钱。市值的稳定增长是衡量一家银行经营绩效的根本评价标准,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近几年来,发生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几大进步背后,都是为了追求银行市值的最大化。在实践中,如果增长市值的观念能确立,就能在商业银行经营的大旗上真正地写下“利润、风险”四个字,然而观念的转变,在股份制银行中实际上还是很艰难的。
引进真正的经济资本约束,优化资本的概念
国际上先进的银行非常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科学管理,能够自主地运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通过RAROC或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办法来衡量利润中心的业绩,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以此制约风险资产的过快扩张,促进银行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和资源的调整和配置。而这正是当前摆在国内银行经营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内银行必须适应环境与形势的变化,尽快全面引进经济资本概念,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对经营风险进行科学测量,逐步对经济资本进行比较准确的计算,以便对经营绩效实施经济资本调整。可以先从简单的业务或少数分支机构做起,逐步推广到全行。同时,要强化分支机构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逐步构建与国际银行接轨的经济资本约束机制。
树立以资产质量为发展第一主题的理念
这是一个实践的口号,实践要求,也是我多年在银行界工作中的深刻体会。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并不是指账面的最大化,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指经过风险调整后,经过质量过滤后,真实利润最大化。因此,效益必须以质量为前提,只有保证了质量,效益才能是真实的、持久的,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
以全面风险管理来打造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是能真正准确地量化风险、控制风险、驾御风险。因为银行本身是风险的机器,要通过承担风险、转化风险,并将风险植入其金融产品和服务中进行再加工,获得风险报酬。全面风险是以风险度量为基础,以定价来覆盖风险成本,这是第一个手段,第二个手段是以风险资产的配置来调节银行的业务。要通过“一个基础,两大管理手段”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既专业又统一的管理来逐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控制方面面临新的挑战,还面临日益凸显的市场风险。应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以卓越的服务质量来打造银行的品牌
银行业本质上是一种为社会提供融资、支付、信息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性行业,银行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面向市场,服务大众。服务是银行经营的“灵魂”,在银行竞争非常激烈的买方市场环境下,如果服务不好,银行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卓越的银行服务决不是简单的口号,必须在行动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摆在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首位,坚持“客户是上帝”的服务宗旨。
从国内外银行的实践来看,由于良好的服务所获得的各种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越来越大,这类业务在客户中的影响也越来越高。因此,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不仅是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突破资本约束“瓶颈”的必要手段,更是打造驰名品牌,塑造现代银行的根本。
持续全方位的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银行得以成长发展和延续的动力是保持银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核心竞争力基础是精确的风险计量、风险控制。而增强这个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创新。创新分很多层次,包括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创新。
商业银行的创新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创新是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没有这一层次的创新,银行发展的基础就不会坚实。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在银行业即将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层次的创新是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没有管理和技术创新,产品和业务的创新就很容易被模仿,就不会有活力,更不会有新的突破。
第三层次的创新是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是上述两个层次创新的源泉。我国商业银行要深入研究银行的经营管理规律,提炼和确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能够促进员工自觉行动的有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从而为银行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
标签: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资本充足率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管理风险论文; 经营风险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