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在甲状腺手术全身麻醉 ( 全麻 ) 中的应用。方法 72 例甲状腺手术患者 , 随机分为实验 A 组、实验 B 组和对照组 , 各 24 例。三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实验A组在麻醉前用利多卡因缓慢静脉注射进行麻醉前诱导, 并在术中使用利多卡因维持;实验 B 组在麻醉诱导后 , 气管插管前应用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 拔管前、后 5 min 的镇静 - 躁动评分 (SAS), 拔管后 30 min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 , 曲马多用量 , 呛咳程度等。结果 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05)。拔管前、后 5 min, 实验 A 组和实验 B 组的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 A 组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为 (1.62±0.82) 分 , 曲马多用量为 (0.23±0.34)mg/kg ;实验 B 组分别为 (1.53±0.75) 分、(0.20±0.27)mg/kg ;对照组分别为 (2.64±1.24) 分、(0.63±0.43)mg/kg。实验 A 组与实验 B 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 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 A 组和实验 B 组的呛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 A 组和实验 B 组的呛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 , 麻醉前缓慢静脉注射并术中维持给予利多卡因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给予利多卡因麻能够明显增加麻醉效果 , 且能减少镇痛药曲马多的使用 , 减少术后躁动 ,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甲状腺手术 ;麻醉恢复期
利多卡因是常用的麻醉用药 , 在表面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等应用较广[1]。甲状腺全麻手术期间可导致多种麻醉并发症 , 如气管导管诱发的呛咳等。临床上有多种应用利多卡因的方法 , 如缓慢静脉注射并术中维持、气管内喷雾等[2]。为解决上述麻醉并发症 , 本研究采取利多卡因的缓慢注射并术中维持及气管内喷雾两种方法 , 观察比较不同给药方式对于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 取得不错成果 ,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6 月 ~2016 年 6 月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 72 例 , 随机分为实验 A 组、实验 B 组和对照组 , 各 24 例。实验 A 组患者中 , 男 5 例 , 女 19 例 , ASA评分 I~ Ⅱ级 , 年龄 25~70 岁 , 平均年龄 (43.2±9.0) 岁 ;实验 B组患者中 , 男 6 例 , 女 18 例 , ASA 评分 I~ Ⅱ级 , 年龄 26~72 岁 , 平均年龄 (44.6±9.2) 岁;对照组 24 例患者中 , 男 8 例 , 女 16 例 , ASA 评分 I~ Ⅱ级 , 年龄 24~73 岁 , 平均年龄为 (46.2±9.0) 岁。三组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水 , 手术室内建立静脉通路 , 并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实验 A 组在麻醉前 , 应用利多卡因静脉缓慢静脉注射进行麻醉前诱导 , 首次剂量为 1 mg/kg, 之后以 2 mg/(kg?h) 维持。实验 B 组则在麻醉诱导后 , 气管插管前在可视喉镜下向声门生和气管内各喷雾 2% 利多卡因 1 ml 和 4 ml。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处理。麻醉期间出现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则采用阿托品、血管活性药来就进行调节。在麻醉清醒过程中 , 根据患者 VAS 评分适量使用曲马多。
1.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 拔管前、后 5 min SAS 评分 , 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 , 曲马多用量 , 呛咳程度等。评估患者的呛咳程度 :0 分 = 无呛咳 , 1 分 = 轻度呛咳 , 2 分 = 中度呛咳 , 3 分 = 重度呛咳[5]。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 表示 ,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 1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实验 A 组的苏醒时间为 (32.46±20.37)min, 拔管时间为 (43.72±27.46)min ;实验 B 组的苏醒时间为 (33.62±20.64)min, 拔管时间为 (44.28± 27.64)min ;对照组的苏醒时间为 (35.83±21.74)min, 拔管时间为 (45.71±27.85)min。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 2三组患者 SAS 评分比较 拔管前 5 min, 实验 A 组 SAS评分为 (4.16±1.43) 分 , 实验 B 组为 (4.09±1.32) 分 , 对照组为(4.85±1.73) 分 ;拔管后 5 min, 实验 A 组 SAS 评分为 (4.03±1.23) 分 , 实验 B 组为 (4.01±1.22) 分 , 对照组为 (4.65±1.62) 分。拔管前 5 min, 实验 A 组和实验 B 组的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拔管后 5 min, 实验 A 组和实验B 组 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三组患者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与曲马多用药量比较 实验 A 组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为 (1.62±0.82) 分 , 曲马多用量为(0.23±0.34)mg/kg;实验B组分别为(1.53±0.75)分、(0.20±0.27)mg/kg;对照组分别为 (2.64±1.24) 分、(0.63±0.43)mg/kg。实验 A 组与实验 B 组拔管后 30 min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 曲马多用量少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4三组患者呛咳评分比较 实验A组呛咳评分:0分13例, 1 分 10 例 , 2 分 1 例 , 3 分 0 例 , 实验组 B 组呛咳评分 :0 分14 例 , 1 分 9 例 , 2 分 1 例 , 3 分 0 例 , 对照组呛咳评分 :0 分2 例 , 1 分 9 例 , 2 分 10 例 , 3 分 3 例。实验 A 组和实验 B 组的呛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 A 组和实验 B组的呛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麻醉时临床上手术之前实施一种镇痛措施 , 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全麻手术期间 , 患者的气道保护反射减弱 , 无疼痛感。但在结束手术后 , 麻醉恢复过程中 , 患者的气道反射恢复 , 患者的呛咳、疼痛加重。为减少术后患者的呛咳、疼痛发生率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临床上正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减轻上述损害。利多卡因是一种常见的酰胺类局麻药 , 常用于口咽及气管麻醉。相关报道显示 , 气管内喷雾 2% 利多卡因能够减轻因插管导致的呛咳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 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 , 利多卡因可用于
麻醉前诱导 , 并在术中缓慢滴注维持麻醉 , 麻醉效果比较理想[3]。另有文献报道显示 , 术中持续缓慢的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能够降低麻醉恢复期的躁动、减少疼痛并减少镇痛药的用量[4]。本研究的报道显示 , 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 A 组和 B 组的患者麻醉复苏期间所使用的镇痛药曲马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 且实验 A 组和 B 组的术后呛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本研究的数据显示 , 麻醉前缓慢静脉注射组术中静脉缓慢滴注利多卡因能减少术后疼痛及镇痛药的使用 , 且气道内喷雾利多卡因能够明显减少呛咳的发生。
综上所述 , 在甲状腺全麻手术中 , 麻醉前缓慢静脉注射并术中维持给予利多卡因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给予利多卡能够明显增加麻醉效果 , 且能减少镇痛药曲马多的使用 , 减少术后躁动 , 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冯联忠 , 方瑾 . 甲状腺术后出血七例治疗体会 . 临床外科杂志 ,2015, 13(6):397-398.
[2] 孔明健 , 吴震 , 黄玉琴 . 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全麻苏醒期呛咳的影响 . 江西医药 , 2015, 50(12):1482-1484.
[3] 刘海生 , 雷涛 , 黄敏 , 等 . 环甲膜穿刺在急诊饱胃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 2011, 15(5):392-393.
[4] 侯莹 . 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 大连医科大学 , 2014.
论文作者:龚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利多论文; 评分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卡因论文; 差异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